APP下载

面部多针浅刺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30例

2017-04-04王成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颊车刺法中医医院

王成虎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针灸四科,山东 枣庄277000)

面部多针浅刺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30例

王成虎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针灸四科,山东 枣庄277000)

目的:观察面部多针浅刺法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取面部局部腧穴,采用浅刺法,施以平补平泻治疗。结果:痊愈1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0例。结论:面部多针浅刺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孕期;周围性面瘫;多针浅刺

笔者采用浅刺手法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例,均为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枣庄市中医医院针灸四科门诊及病房女性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6.8岁,均为单侧,病程3天~1个月。

诊断标准[1]:①起病突然;②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由患侧向健侧歪斜;④或有舌前2 /3味觉减退,耳后乳突部疼痛等;⑤由肿瘤、外伤、腮腺病变、等其他原因继发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除外。

2 治疗方法

取患侧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健侧地仓、颊车。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舒适为度,取患侧及健侧面部穴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托尼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于患侧阳白、四白穴向下平刺,颧髎、颊车、地仓直刺,进针深度2~3mm,施平补补泻法。后以同样针法刺激健侧地仓、颊车,留针20min。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1]

痊愈: 面部症状消失,蹙额、皱眉双侧额纹对称,眼闭合正常,鼻唇沟对称,人中沟居中,鼓腮时口角不漏气,面部表情正常。显效: 面部症状基本消失,蹙额、皱眉双侧额纹基本对称,眼闭合尚可,鼻唇沟恢复对称,鼓腮时稍有漏气,但尚留局部发紧、发木及眼睛迎风流泪等后遗症。好转: 面部功能有所恢复且有后遗症。无效: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10例,占33.3%;显效15例,占50.0%;好转5例,占1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疗程24例,3个疗程及以上6例。4例产期临近时停止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继续治疗。

5 讨 论

孕期周围性面瘫治疗要以“精、简、廉、效”为原则。取穴宜“精”,单取面部局部腧穴,同时患侧健侧俱取是广义上的“巨刺”,《灵枢·官针》谓:“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但应避开“合谷、太冲、三阴交”等孕妇禁针穴。操作宜“简”,诸穴均采用浅刺法,手法轻,《灵枢·终始》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又《素问·刺齐论》曰“刺骨无伤筋,刺筋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皮,刺皮无伤肉”,故应根据疾病的深浅判断针刺的深浅,因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阻滞面部经脉,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部位较轻浅,故针刺不宜过深,手法不宜过重。治疗费用宜“廉”,用针刺疗法费用低廉。“效”是终极目标。

孕期周围性面瘫治疗要以最简单、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单用浅刺面部局部腧穴治疗孕期周围性面瘫虽然疗法简单,但疗效显著,且安全。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

R246.945.12

B

1004-2814(2017)01-0072-01

2016-08-19

猜你喜欢

颊车刺法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常按5穴护牙齿
常按7穴不掉牙
唐县中医医院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小穴位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