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实施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7-04-03范小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规范化导管静脉

范小艳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规范化护理实施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范小艳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理实施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并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各34例。对比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培养阳性率及导管内相关血流感染率、导管堵塞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规范化护理运用于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中,能够有效减轻其感染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规范化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护理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为肠外营养支持、血液透析、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但在治疗时患者也容易出现导管外渗、堵塞等现象,感染率较高[1]。本文主要研究规范化护理实施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并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2.6±3.78)岁。根据护理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具体如下。

(1)皮肤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对其穿刺处皮肤予以护理,并用2%的氯已定进行消毒,对存积血渍进行清除。

(2)导管护理。在穿刺置管24 h后,护理人员要进行敷贴更换,在春冬季节可使用透明敷贴,而在夏秋季要注意使用透气性较好的棉质敷料。同时,要将穿刺时间、更换时间在敷贴上予以记录,并结合导管刻度标记患者的导管异常状况。

(3)导管接口处护理。护理人员要注意间隔7天进行输液接头更换,若是出现接头内残留血迹、脂肪乳剂,要进行有效处理,并用乙醇对输液接头予以消毒。同时,在每日输液、输血、输入高营养液之后,护理人员要注意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予以脉冲式冲管,并用250 U/mL的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

(4)监测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各项体征的严密监测,并对其静脉走向与穿刺区域皮肤状况予以有效监测,以免出现炎性反应。一旦穿刺处皮肤出现红肿、发热现象,要用金黄散等药物处理。

(5)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注意结合患者的认知情况、受教育程度、心理状况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讲解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1.3 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培养阳性率、胆管堵塞率、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导管内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其中,若患者存在深静脉导管置管史且体温超出38℃,伴有寒战现象,无其他部位感染现象为CRBSI。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在实施规范化护理后出现,外周血培养阳性0例,CRBSI1例,导管堵塞0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护理后出现,外周血培养阳性3例,CRBSI2例,导管堵塞1例,非计划性拔管3例,发生率为2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创口较小,且操作相对方便,在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及肠外营养、血液透析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然而,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在长时间置管下,患者的耐受性会有所降低,且容易发生导管外渗、阻塞、血栓等现象,从而致使相关感染的发生[2]。而患者一旦出现感染,不仅会增加护理难度,而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规范化护理是一种系统、科学、有序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组建护理管理小组,并确定规范化的护理内容,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护理,让护理工作更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控制感染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关感染的出现[3]。另外,护理人员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穿刺皮肤予以严格消毒,并在更换输液接头时,运用机械力将接口周围血迹、细菌予以清除,在输液后用肝素液正压封管,以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中运用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避免相关感染率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赵 霞,段富交.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08):809-811.

[2] 黄文红,于杭英.导管固定装置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3):303-304.

[3] 邢 红,袁文华.护理套件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52-54,5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

B

ISSN.2096-2479.2017.30.75.01

猜你喜欢

规范化导管静脉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