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国外密环菌人工栽培猪苓技术

2017-04-03张悦

上海蔬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环菌猪苓菌核

张悦

(辽宁省凤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辽宁凤城 118100)

·食药用菌·

利用国外密环菌人工栽培猪苓技术

张悦

(辽宁省凤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辽宁凤城 118100)

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植物,其药用部分为菌核,药理甘、平、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的功效。猪苓多糖注射液是临床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在肿瘤治疗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猪苓供求矛盾突出,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而我国一直采挖野生猪苓供药用,自然环境遭严重破坏。

传统的猪苓栽培是采用野生菌核进行无性繁殖,猪苓生长速度缓慢,在密环菌供应前提下,1个生长周期需4~5年。近年来,我们在辽宁省凤城地区进行猪苓半野生栽培试验,试验取得成功,该栽培方法省工节本、操作简单、猪苓产量高、收益大,一般2个劳动日可栽猪苓200窝,无需任何特殊管理,4~5年后每667m2可产鲜猪苓700~1000kg、产值5000~7000元;如连续栽种,3~4年后可连年获得产量。我们在凤城市红旗镇永兴村试栽53.3hm2、在弟兄山镇草河岭村试栽13.3hm2,均达到了预期目的。此栽培技术作为研究成果于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并获得汉中市科研成果奖。

1 关键技术

国外杂交密环菌抗逆、抗病、丰产性好,将其用于猪苓半野生高产栽培,通过半野生繁殖缩短猪苓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利用拌生菌,从猪苓的双倍体菌丝直接快速诱导白苓菌核形成,快速接种共生密环菌。(2)猪苓单倍体快速繁殖后接种木材诱导菌核,再快速接种密环菌。(3)利用杂交选育的密环菌高产菌株,实现密环菌同质遗传体栽培,缩短猪苓、密环菌的接触适应期。这3个关键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可缩短猪苓生产周期1~2年,单产提高30%以上。

2 栽培要点

2.1 菌材培育

密环菌是供猪苓生长的营养来源,在栽培猪苓前应先培育密环菌的菌枝、菌棒和菌床。

2.1.1 菌枝培养

3~8 月选直径1~2cm的伴生树枝条,截成6~10cm长小段,放在0.25%硝酸铵溶液中浸泡10min,备用。挖坑(长×宽×深=60cm×60cm×30cm),坑底铺一薄层树叶,在坑内靠紧平铺2层浸泡好的树枝段,上面再靠紧摆放带有密环菌菌素的根或菌材,覆1层薄土,再铺2层树枝段,如此反复摆放6~7层,最后覆土厚5~6cm,并用树叶覆盖保护,培育40d即可。

2.1.2 菌棒培养

将直径6~12cm的阔叶树枝干(最好是壳斗科植物)锯成长40~80cm木段,每隔10~15cm砍深至木质部的小口,将密环菌菌种接种于小口处。将接种后的木段搭成井形架,置于15℃左右温度下培养2~3个月即可。也可按菌枝培养方法,将木段置于坑底,每层靠紧平铺100~200根,两层木段之间加入密环菌枝2~3根,用土填充空隙,共铺4~5层,最上层覆土厚10cm。

2.1.3 菌床培养

在6~8月或10月~翌年3月培养菌床。挖坑(深30cm、长宽60cm见方),坑底铺1层树叶,摆放新鲜伴生树木段3~5根,间距2~3cm,放菌枝2~3根,覆盖薄层砂土,上面覆土厚10cm。

2.2 菌核培植

2.2.1 制备菌种

夏季采收猪苓后,随即将猪苓子实体晾干(切忌熏烤、曝晒或雨淋),将晾干的子实体揉成粉末状,即为繁殖孢子菌种。也可选用个头小、瘤状多、表面凹凸不平的猪苓直接作种。

2.2.2 菌种的栽植

在4~5月和11月,选湿润但不积水的肥沃熟土地块,翻耕,加腐殖土后耙平,挖穴深30~50cm,穴内放入伴生树的根或3根培养好的菌材,将菌核接在菌材间密环菌旺盛之处,并用树叶填充间隙,再依上述方法反复层层放置菌材与菌核。也可直接在底层菌材上放1层猪苓菌种,最后覆盖腐殖土或砂土。还可挖开培育好的菌床,取出上面几层菌棒,将猪苓菌核直接铺于最下层菌棒上,再用树叶填充空隙,然后按上述方法摆放菌棒和猪苓菌核,最后在顶层覆土厚30cm。

2.3 田间管理

菌种栽植后,保持土壤湿润,旱季应及时浇水灌溉,多雨季节注意排涝防渍,并严防人畜践踏。

2.4 采收与加工

一般栽后2年的4~5月或9~10月采挖猪苓,选择灰褐色、核体松软的菌核留作种苓。挖出的猪苓要用刷子刷净沙土等杂质(不可水洗),置于阳光下晒干或晾干,放在通风处保存。分级标准:甲级-苓块大,表面黑色,质地坚实,肉质白色;乙级-苓块小,表皮呈灰色,苓体烂碎,皱缩不实,肉质褐色。

猜你喜欢

环菌猪苓菌核
虎奶菇菌核的平板培养及形成机制研究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猪苓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一口“超级蘑菇”嘛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蜜环菌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
猪苓汤治疗肾系疾病验案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