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例低龄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7-04-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低龄伤口语音

魏 曦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9例低龄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魏 曦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 总结本科收治的9例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前检查与准备、护患沟通与护理工作经验。方法 选取3年内收治的低龄唇腭裂患儿9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术前准备后均行手术整复,术后常规治疗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出院。结论 唇腭裂患儿创面愈合良好,发音有不同程度改善,家长均感满意。

低龄;唇腭裂;护理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不同程度上对患儿的容貌、语音、咀嚼以及颌面部的发育造成影响。外科手术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对于唇腭裂患儿的手术年龄较传统认识有了很大的不同。唇裂患儿的手术年龄已经提前至1.5个月左右,而腭裂患儿的手术年龄也提前至3岁以内。对于低龄唇腭裂患儿,护理时应注意该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手术前、中、后分别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期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我院颌面外科收治低龄唇腭裂患儿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唇裂伴完全性腭裂,年龄4个月~36个月,平均16.8个月。手术均在插管全麻下进行。单侧唇裂手术采用Millard法,腭裂手术均采用兰氏法。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修复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低龄患儿在陌生的医院环境中,普遍存在更严重的恐惧心理。护士应为患儿缔造更为温馨和谐的治疗环境,在病房张贴米老鼠,喜羊羊等卡通人物的贴画以减轻患儿的恐惧感。适当与患儿进行交谈和游戏,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往往会给家长带来震惊、沮丧、自责、担忧等一系列负面心理,此后由于喂养困难、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医疗费用等都会给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应注意评估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增加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交流,做好与家长的解释、沟通工作,增强其对手术的配合度。接手术时态度和蔼,多给予患儿安慰和鼓励,减少患儿的焦虑、恐惧感。

2.1.2 饮食护理

唇腭裂患儿术后主要是喂养进食。因此,术前必须指导家属正确喂养患儿,纠正不良的喂养习惯。术前3天,指导患儿家长停止母乳及奶瓶喂养,改用汤勺或滴管喂养,以避免患儿术后因进食方式改变而影响进食,甚至产生哭闹,引起手术伤口张力增大,从而增加伤口裂开的几率。

2.1.3 预防感染

入院后即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的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检查口腔内有无伤口、溃疡。此外,注意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患儿,入院时要全面体检,了解患儿体重、营养发育、血红蛋白、白细胞、出凝血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脏的健康状况,做好患儿术前体质上的准备。如体重<5 kg,血红蛋白量低于10 g/L,或患儿合并扁桃体肿大、凝血功能异常、全身状况较差,均应暂缓手术。术前3天予麻黄碱液滴鼻,术前1天擦洗口腔,清洁口鼻部、口周备皮。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遵医嘱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患儿清醒后由于伤口疼痛及饥饿,往往会哭闹不止,此时应嘱家长尽可能安慰患儿,保持患儿安静,切不可马上喂食,并限制患儿手臂活动,以防抓伤伤口。针对年幼儿,可嘱其家长手抱患儿于怀中,并加以抚触,注意颈部不可扭转、弯曲,此方法可增加患儿安全感,稳定患儿情绪。严禁患儿术后大声哭闹,或将手指、玩具等放入口中,以防伤口裂开。术后指导家长注意抱儿姿势,加强看护以防患儿摔跤而导致伤口裂开。

2.2.2 呼吸道护理

与成年人相比,婴幼儿颈部较短,气管细软,神经发育不健全,且局部软组织丰富,易发生喉痉挛。且麻醉药的刺激可引起分泌物增多,床边应备吸引器以便及时吸出口腔内渗血及分泌物,负压保持在250~300 mmHg,以防吸引器压力过大引起伤口内出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以防舌后坠及喉头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呼吸道梗阻,应立即托下颌,牵拉舌体,必要时行气道插管术,静脉给予肌松剂缓解喉痉挛。

2.2.3 喂养护理

指导患儿家长术后4~6 h内禁食水,以防全麻后呕吐导致误吸。4~6 h后可喂少量葡萄糖水,如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则可正常喂哺。坚持使用汤勺喂养,术后2~3周内进流食,之后改为半流食,禁食过烫及过硬食物。一个月后可进普食。少食多餐,增加营养摄入,餐后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2.2.4 伤口护理

告知患儿家长术后1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应避免患儿哭闹、感冒、发烧等不利伤口的因素。唇腭裂患儿伤口均不需包扎,采用暴露疗法,每日换药,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洗净血凝块及口鼻腔分泌物,予红霉素眼膏涂擦伤口,保持伤口湿润。局部使用唇弓,减少患儿啼哭时的张力,防止伤口裂开。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术后患儿口腔分泌物多呈深红色或混有少许小血块,若患者有频繁的吞咽动作,要引起高度重视,可能存在口腔内出血[2],如患儿口腔内出血较多(2 h内50 mL以上),持续鲜红色,要考虑患儿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减少腭部活动,防止腭部填塞的碘仿纱条脱落。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患儿触摸,必要时根据天气给婴幼儿佩戴厚薄合适的手套,以防其抓扯伤口。每次餐后及时清洁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用1%呋麻滴鼻液和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交替点鼻,行口腔护理2次/d,使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口腔,清除食物残渣。鼓励患儿多饮冷开水,以减少出血,达到冲洗伤口的目的。

2.2.5 健康教育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儿术后1个月开始语音训练,由于患儿多存在腭咽闭合不全,需训练腭咽闭合功能。家长可在指导下按摩软腭,以软化瘢痕,鼓励患儿作干呕、打哈欠等动作,以抬高软腭。此后可进行鼓气、吹气球、吹笛子等训练。并训练舌部功能,如卷舌、舌尖舔唇、张口闭口运动等。部分不良的发音习惯可能使部分患儿语音恢复效果欠佳[2]。腭裂患儿语音改善的结果虽与患儿腭部裂隙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但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语音训练,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3 讨 论

患儿的术前准备十分重要,包括患儿的心理疏导、喂养,家长的健康教育等,对于患儿术后的治疗以及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低龄患儿,家长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家长护理不应仅仅停留在住院时围手术期的护理上,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应贯穿着整个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过程中,包括术前正畸治疗、牙槽突列整复、腭咽成形、语音训练等。家长的信心、耐心和决心是唇腭裂序列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3]。国外亦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特别护士,在患儿家中及医院内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正确喂养并介绍相关知识,在患儿的序列治疗中起到桥梁作用。及作为颌面外科护理工作者,我们应全面提高自己各项专业技能,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因势施护”,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唇腭裂患者。

[1] 邱蔚天.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76-877.

[2] 李多玉.口腔科小儿全麻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8,3(8):31.

[3] 商怀珍,周 莉,等.唇腭裂患者家长的心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0,15(11):48-4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A

ISSN.2095-8803.2017.15.186.02

猜你喜欢

低龄伤口语音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