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02肖海琼罗银秋黄睿花梁海云黄伟平郭彭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胃管循证中毒

肖海琼,罗银秋,黄睿花,梁海云,黄伟平,郭彭鹏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价值

肖海琼,罗银秋,黄睿花,梁海云,黄伟平,郭彭鹏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在急性中毒患者急诊洗胃时给予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洗胃治疗。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洗胃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首次液体吸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2%、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中毒患者在急诊洗胃时给予循证护理可以优化洗胃效果,迅速吸出毒物,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中毒;急诊;洗胃;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危急,洗胃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方法。洗胃时需要插入胃管,多数患者的依从性差,应激反应强烈,不利于洗胃的顺利开展[1]。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将护理经验、科学理论、法学知识、患者需要有机的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急性中毒患者在急诊洗胃时给予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研究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7.5±3.5)岁。中毒原因:7例为食物中毒,8例为药物中毒,29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对照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7.2±3.4)岁。中毒原因:9例为食物中毒,7例为药物中毒,28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两组患者中毒原因、性别、年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护理,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引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准确插入胃管。合理配置洗胃液,洗胃时动作要娴熟、沉稳,用力不要过猛避免损伤胃部,增加患者痛苦。

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1)急救护理。由急救护士、护理骨干组成急救小组,了解患者的中毒原因,评估患者的中毒严重程度,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除毒物,给予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可以阻止机体对毒素的吸收,注意调节液体的温度,减少不良刺激,避免出现低钠血症。密切关注患者心率、呼吸、面色变化情况,有心律失常患者立即实施胸外按压、补液、气管切开术、电除颤等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同时给予头部降温,营养神经药、脱水剂等。(2)病情监测。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容易恶化,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量阿托品,有阿托品中毒反应时应减少使用剂量。安慰、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耐受性。在洗胃时有明显腹痛、瞳孔放大症状时应停止洗胃,避免引起不良事件。(3)呼吸道护理。中毒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有明显增多现象,应帮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呼吸道加强护理,严重呼吸困难患者给予气管切开术。洗胃完成后留置胃管,4 h后重复洗胃直至洗胃液澄澈时拔出胃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洗胃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首次液体吸出时间、并发症情况(虚脱、腹痛、洗出血性液体、口鼻涌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6.82%),其中虚脱2例,腹痛1例;对照组有14例出现并发症(31.82%),其中虚脱4例,腹痛3例,洗出血性液体5例,口鼻涌液2例。两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483,P=0.0001)。研究组洗胃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首次液体吸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相关指标比较(±s)

18.9±6.9 32.4±7.8 8.5989 0.0001首次液体吸出时间(s)组类 n 洗胃时间(min)护理满意度评分(分)研究组对照组44 44 t P 27.8±5.5 33.6±6.9 4.3601 0.0001 91.4±5.0 83.6±3.1 8.7947 0.0001

3 讨 论

传统护理对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时主要采用清水冲洗,吸入大量水分容易引起低钠血症、脑水肿,影响急救效果[2]。胃管留置深度不超过55 cm,不能完全达到胃部,影响洗胃效果。且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对插管的恐惧都会影响洗胃的彻底性。所以,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急性中毒患者十分重要。循证护理根据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病情给予急救护理、呼吸道护理、病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洗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适应性,规范了洗胃护理操作流程[3]。采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冲洗可以组织毒素吸收,有效降低脑水肿、低钠血症发生率[4]。同时,胃管留置长度最长能达到70 cm,使洗胃液能顺利排出,优化洗胃效果。洗胃液温度与洗胃效果有明显相关性,温度过高会损伤胃粘膜,加速毒物吸收,温度过低会引起胃痉挛,不利于洗胃的顺利进行。所以,洗胃液温度应控制在38℃~41℃。

本文通过观察发现,研究组并发症、洗胃时间、首次液体吸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循证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提高了洗胃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缩短了洗胃时间优化了急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赵文凤,伍红菊,李祖敏,等.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77-1679.

[2] 刘 银,徐燕艳.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 243-244.

[3] 余 钰.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过程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07-108.

[4] 青春娟.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5,10(5):731-73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15.45.02

猜你喜欢

胃管循证中毒
《循证护理》稿约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