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病房意外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2017-04-02何玉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病压疮

何玉华,曾 玲,魏 玲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自贡 643020)

精神科病房意外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何玉华,曾 玲,魏 玲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自贡 643020)

目的 探讨精神科病房的意外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4例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意外风险因素主要有冲动伤人、跌倒、自伤自杀、走失、噎食、压疮、错服药、烫伤等。结论 加强高风险患者的管理,提高识别高风险的能力,做到预防为主,保证患者的安全。

精神科;意外风险;防范措施;护理管理

精神病患者在幻觉、妄想、自罪、抑郁、兴奋、躁动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个体无法自控的,可能危及自身、他人的事件,主要表现为暴力攻击、自伤 自杀、走失、噎食、压疮、错服药、烫伤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选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病房住院的发生意外的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ICD-10)相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共入组24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8~52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文件,查看精神科病房常见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总结精神病患者意外风险因素。

2 结 果

精神病患者意外风险因素主要有冲动伤人、自伤自杀、跌倒、走失、噎食、压疮、错服药等。本组患者发生冲动伤人10例、跌倒5(骨折3例)、自伤3例、自杀2例(未遂)、压疮1例(并发糖尿病),错服药2、烫伤1例。

3 讨 论

3.1 意外风险因素

3.1.1 病房设施。病床高低,地面是否湿滑、马桶高低,卫生间是否有扶手、门窗是否有损坏、病房内是否有刀、剪、绳、玻 璃等危险物品。

3.1.2 患者病情。患者是否存在幻觉、妄想、抑郁、自罪、攻击他人、冲动或自弃行为,是否伴有躯体疾病,行动是否困难,有无意识障碍,生活是否自理。

3.1.3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后又不能及时反映躯体情况,易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口干、便秘、尿潴留、体位性低 血压、迟发性运动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粒细胞缺乏症,锂中毒等[1]。

3.1.4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精神疾病患者多数无自知力,病员在幻觉的支配下会出现打人、毁物、吞服异物等精神症状,责任护士当班时对病员的风险认识不够,易发生意外事件。另外,由于精神科多数为封闭病房,无陪护人员,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多,如果护理人员把药物发错病员未发现,或摆药错误查对药物不到位,有可能发生用错药物。有些药物如氯硝西泮可导致走路不稳,一些降压药物导致低血压,可造成患者跌倒、骨折等。

3.2 护理对策

(1)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做到有的放矢。做好患者入院评估有无冲动伤人、自杀、自伤、跌倒、压疮、外走、噎食等风险,掌握具有潜在性暴力行为患者的特点.如患者出现攻击、辱骂性行为、语调高、语量多、控制能力降低、幻觉、妄想等症状加重时,应警惕暴力性行为的发生。当患者发生互相攻击及冲动行为时,首先要迅速干预,使用语言和保护性措施,立即将患者分开,必要时进行单间隔离。夜间巡视时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观察,特别是抑郁症患者、跌倒高危患者上卫生间时给予跟踪巡视,视具体情况增加巡视次数。视患者需要落实陪护措施及各种预见性防护措施,对同时服用降糖药物、降血压药物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夜间均应加强防护措施。(2)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夜间是安全护理管理的薄弱时段,夜班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体力超负荷;加之夜班护士多数为年资偏低人员,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因此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护士长要根据病区患者情况及护理人员资历、性别、能力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做到新老、男女、强弱搭配,使护理力量得到最大保障,必要时增加护理人员,确保重点环节、时段、地点都有护士随时巡视[2]。作者所在医院在清晨6∶00~8∶30,晚5∶00~10∶00各增加1名护理人员协助病区管理,并规定夜间30 min巡视查房1次和不定时查房,在厕所、走廊尽头的房间建立巡视登记本,巡视后及时登记签名,发现问题随时处理,并在晨会上交班。另外还规定了夜间护士长查房内容包括基础护理、 重点患者护理质量、护士岗位状态、患者睡向交接班情况、 病区管理,环境卫生、护士仪容仪表等,发现问题当面指出及时解决,并于次日报告护理部,护理部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强调,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3)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家庭是精神病患者物质生活的中心,也是精神寄托的对象,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其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施教,让患者掌握自我宣泄、积极寻求帮助的方法,预防自伤、暴力攻击、跌倒、压疮、噎食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服用时间、间隔时间,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安全用药。对于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注射前应备有食物,防止出现低血糖导致跌倒。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告知患者上下床时、排便后等改变体位时,动作宜 缓慢,防止猛回头和急转的动作。指导和提醒患者做到3个30 s后再行走。对于高危出走患者外出检查时增加护士,掌握病员心理。(4)加强基础护理及饮食护理,做好患者清洁。对有进食困难的患者要专人守护患者进食,设噎食专座,提供易吞咽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进食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讲话,体位取坐位。对昏迷、呕吐、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噎食、误吸、窒息。

总之,精神病患者突发事件以攻击行为、自伤、自杀、外走、跌倒为主.事件原因涉及精神症状、医护缺陷、环境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众多因素,护理人员是第一线的具体执行者,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都需护理人员去观察处理,精神科的护理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复杂性等特点,加强高风险患者管理要应从多方面着手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1] 郝 伟.精神病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7-209.

[2] 范秀清.精神科节假IEI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270.

[3] 全瑞国,普启光,纪桂英.精神科突发事件导致医患纠纷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6):587-588.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1

B

ISSN.2095-8803.2017.15.133.02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病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