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特长生心理辅导探究

2017-04-01倾芳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教师情绪

倾芳娣

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众多的研究表明,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因素的30%归于战术训练,70%归于心理因素。而高中体育专业生要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除了受技术训练的影响之外,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大。通过调查了解,部分体育考生在专业考试中出现比赛失常,技术动作变形以及失误、犯规等现象,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充分发挥训练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缺乏心理稳定性造成的,所以心理辅导对提高专业生的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的运用

(1)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提高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2)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学生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在训练中,对待内向型的学生可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而对外向型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可进行批评教育。

(3)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机能和调节情绪状态。例如:可采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提高运动技术;可采用放松方法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等。

(4)有些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表现出的行为是训练中心不在焉、消极怠工,教师要了解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训练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5)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竞争意识。例如,采用目标设置方法,让学生达到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目标的同时,体验体育训练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专业训练中提高专业生自信心的训练方法

1.通过暗示法树立自信心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帮助人建立和提高自信心。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使他们建立自己完全有能力高效地完成任务的信念。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应用他人暗示法在学生有畏难情绪时,鼓励和激发他们刻苦训练的斗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也可以用自我暗示法。例如,在遇到失败和困难时,暗示自己“顶住,我能行”来提高自我效能。

2.通过理性情绪疗法重建自信

通过理性情绪的训练程序向学生澄清合理的思维,即不愉快是自然的反应,但如果一点挫败就感觉大难临头,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使事情更加恶化。倒不如正视困难,能改变就努力改善,至于改变不了的,就应该学习去适应和接纳.经过这样的训练程序,不仅可以使受训者摆脱消极情绪和无助感,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在新的努力尝试中,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3.通过设置适宜的目标增强自信

自信心与目标设置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训练中应该帮助学生根据其能力的客观评价,设置可实现的,具有挑战性,可测量反馈的,自我比较的目标,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不断积累小的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自信。

4.通过对最佳操作的表象训练提高自信

这种方法要求受训者首先进入放松状态(或半催眠状态),然后,在指导语暗示下,系统地回忆以往在完成某项任务中的最佳操作表现,从而在心理上进入流畅体验,增强自己的动机水平,排除以往的失败阴影和心理障碍,把自己从悲观变为奋发自信。

5.通过对成败的正确的归因增强自信

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个体对成败归因的要素,当学生把完成动作的成功和比赛的胜利归因于自己的运气好,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时,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消弱。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将合理的归因技术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善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运气或没有足够的努力。这样,无论遇到成功还是遭遇失败,学生自信心都不会被减弱,反而会逐渐积累和增强。

6.用积极思维替代消极思维法增强自信

积极的思维往往使人情绪乐观,行为积极;而消极的思维,往往使人悲观失望,情绪消沉以及自信降低。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往往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体育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将消极的思维转化为积极的思维,以便在训练中提高自信心。

7.通过成功体验的认知积累自信心

自卑和无助感是人对自己能否改变事物和环境能力的消极评价。因此,当一个人缺乏自信时,应该尽可能创设条件,让他在训练中经常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和能力而取得成功。这样,通过一定的成功认知和记忆的积累,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定势——我可以通过努力来把握自己的未来,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三、考试前对专业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考試前教练员要认真检查和鉴定考生的准备情况,对未能在临考前达到最佳状态即最适于比赛要求的心理素质的考生,要采取心理激发手段,使其达到应有的水平,目的在于消除考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1.实战训练法

模拟正式考试程序和强度进行的训练方法,主旨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要让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提高其应付考试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考试定势。

2.对抗训练法

采取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考生对抗性比赛。重在了解对手、正确对待对手,以消除心理紧张,保证其正式考试时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现场考核法

在考试的前两个月,学校主管领导、教练要现场对考生进行抽查考核,一方面了解训练的情况,提出考试前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考生提高适应性的一次很好的锻炼。

4.闭目静养表象法

训练结束后休息时,仔细回想当天训练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多地唤起参与运动时的各种感觉。比如:“看到了”场地、队友、教练以及奔跑时的情形。“听到了”训练或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声响以及自己和队友正确与否的动作印象。这样有两个好处:①使考生的运动过程得到反馈,尽快动力定型。②促使考生自我意想增强信心。

5.音乐调节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对情绪过激及情绪抑制的考生使用的。在考前,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可用不同的音乐进行调节,前者用稳定法,听一些节奏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其心理平和;后者用激奋法,让其听一些铿锵激奋的进行曲或摇滚乐,以激发其心理功能,使其心理处于比考前的良好状态。

6.体会交流互激法

这种方法实质是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心理后,每个人与队友进行交流,把自己良好的感受、体会与队友分享,使之从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产生心理互动和互激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体育高考生考前心理辅导》

[2]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136。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教师情绪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