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7-03-31刘献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综述数学教学

刘献平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注重练习形式和反思,这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运算能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运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相当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数学课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大脑潜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小学生运算能力重要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一、培养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学,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兴趣因素,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知识化为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故事。

1、创设故事情境,培养计算兴趣。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将计算教学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充满了生趣。例如在巩固“7的加减法”时,我先出示小猫在草地上抓蝴蝶的情景图,一共7只蝴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猫在草地上要做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出故事情境。让小猫继续抓,根据小猫抓的结果,列出算式。这样通过教材创设的小猫抓蝴蝶的情境,学生在全情投入帮助小猫抓蝴蝶的过程中巩固计算,不但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高了。

2、适当选用游戏,培养计算兴趣。

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到社会离不开计算知识,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游戏“找朋友”,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找朋友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小3去找谁?学生边拍手边回答:找呀找呀找朋友,你的小3找小7。这样一来会使相对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捕捉生活信息,培养计算兴趣。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信息,引入新知,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亲近感,感到计算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例如,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正好遇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兴趣盎然,如“前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32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夺得的金牌数占,女运动员夺得金牌多少枚?”学生很快列出算式,32÷8×5=20,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4、借助多媒体,激发计算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2+1/3时,首先屏幕展示第一个蛋糕的画面,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使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之分成六份,接着我不但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有点困难,我就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结果是5/6。这样,整个思维过程全容于屏幕中,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计算欲望,激励了学习计算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运算能力达到准、快的目的,还要讲究训练方式的不同,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运算变得有趣,才能够提高运算能力。

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弄通算理、法则

学者田丽平研究发现,运算能力的培养来自最基本最简单的计算,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前提,在运算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后,反復“演练”,就可以达到准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运算法则进行运算,但因为算理不清楚,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运算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讲清算理,就能使学生不仅知道运算方法,而且还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运算教学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教学时,可利用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者柏宗玲认为,在数学学习中,运算不正确的原因常常是概念模糊,公式、法则遗忘,性质混淆或生搬硬套,不注意适用条件等。因此,学生只有透彻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理、法则和公式等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为提高运算能力打好基础。在运算过程中,熟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必要途径。

学者贺绍福在研究中表明,正确的算法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根本保证。对运算法则只有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时才能牢固地掌握。因此对算理的教学不容忽视。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几年的教育生活中我深切的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重要性。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之前单独关照一下,成绩会起很大变化。分析原因,不是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而是平时的习惯不行。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计算习惯呢?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的数字、符号,往往抄错。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特别要求学生计算时充满信心,要有耐心,一道题未做完做不对决不罢休,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

计算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只有书写认真,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3、打草稿的习惯

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簿,表扬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4、认真验算的习惯

验算是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习惯。从我县课改年段的质量监控情况看,学生漏做题目,审题不严,不会验算导致的无谓失分很多。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我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验算。在计算时,要坚持做一步演算一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反复训练,这样随时验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把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結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主要参考文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朱秀芳.北京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教学》胡光锑,晋泉新.光明日报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富秀美、陈启新.北京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学与智力发展》刘梦湘.光明日报出版社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综述数学教学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