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17-03-31张慧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张慧清

【摘 要】 语文是一门极富有魅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可以说是百科之母。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魅力。在学习中不但获得语文能力,还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学,也是教师智慧、激情和技巧融合展现出的艺术。而借助当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表达了教师的思想、情感甚至创意。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新鲜、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作者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而对语文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习效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逐步深入,在教育教学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日渐成为老师教学研究的最得力的助手。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教師来说,就象是拥有了开启一座包罗万象图书馆的金钥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身有感触:老师能够更好地展示所想要展示的信息,学生也能够很快接受信息、反馈信息。知识的接受与领悟变得更容易、更有趣,这就是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在以下多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作用明显: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为备课提供了巨量素材

在信息技术出现以前,语文教师备课,只能借助有限的一两本教参,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完成教学的备课。而教师的知识与知识面总是有限的,在备课时,无论考虑多周密,总有破绽。而且,整个教学过程,只能通过教书用语言描述,加上黑板板书、模型等手段来实现,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巨大的局限性。

使用信息技术之后,在互联网络上,语文教师可以广泛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吸纳他人的教学课件,无疑使老师们站在了巨人肩膀之上,更能够远望,理解更深,考虑更周密。

就以我自己为例,在现信息技术未投入学校教育时期,整天抱着本教参,超超改改,偶尔借到别的老师的教案参考书,如获至宝。而今,需要好的教案作为教学参考,只需点开百度搜索相应信息,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信息供以选择。

所以,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使用,使语文教师获益匪浅。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感官,提高了知识接受效率

人类接受信息,图像胜过文字。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以及视觉83%。这一研究结果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如果我们使用传统的“粉笔加讲述”方法,大部分信息只能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要获得对知识内容的全面了解,这五种感官必须协同活动才能完成。而且从信息传输理论上看,每种信息传输通道(与人类感官相对应)传递信息的效率不同,疲劳的程度也不同。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地变换信息传输通道,尽可能地使学生的不同感官,才能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信息技术带来的视觉教学媒体的变化。在语文教学用信息技术提供所需的实物、图表、板画、投影、幻灯及录像等。使学生用信息渠道在各感官中效率最高的视觉进行知识的接受,大大提高了知识接受效率,并且视觉媒体的变化能引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新鲜感和兴趣。现在的语文教中,录音和录像资料等视、听觉媒体与教师的讲解、提问交替使用,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流方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每篇课文都要用上教学课件,力求给学生的信息更新鲜、更有思考的趣味。虽然增加了不少教学负担,但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响应,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知识掌握速度大大提高。我觉得虽然制作这些课件花费很多精力,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的。

例如,在教《化石吟》这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少不了需要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奇妙而罕见的化石。可以这样说,每个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里都有一些化石,可惜数量少,而且很普通。在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教师只能勉为其难了。如今,我稍加用心,就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到无数精美的有关化石的图片。在课堂上,讲解配合收集的资料,不时赢得学生的惊叹,使一堂课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视觉的刺激与思想的冲击,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主动性也很强,学习效率非常高。

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文章更有展现力,更有意境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篇目,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意境。要想很好地达到这个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老师的语言描述,难免苍白无力。在信息技术大量运用的时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获得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真切地浸入文章,接受文章的熏陶。

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鉴于学生平时疏于观察,对春的印象比较肤浅,借助信息技术,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江南春雨之景。让学生结合图片去课文中最能体现这个意境的句子,让孩子体会优美的画面,品味富含情意的文句。两相结合,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春之韵美!学生们深受感染,仿佛自身也融入到春雨中去了似的。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通过文字与图像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感情,或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意境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的其他作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还可以减少教师用粉笔书写的一系列问题:弥漫的粉笔灰、颇费时间的板书、黑板不够展示。这些看似小问题,日积月累后的弊端不可忽视。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直观地了解一些用语言、板书无法表述清楚的知识结构。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师生随时回顾讲过的知识,这一点是传统的黑板书写展示所不可能拥有的优势。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有效的为教学服务,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