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31谷刚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办学家长农村

谷刚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规范办学行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减负目标的重要举措,经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和整治,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行为在有了显著变化的同时,还存在学校管理出现盲区、校长面临着新矛盾、有些教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学习素养达不到要求、一些家长产生不满情绪等问题。为了巩固规范和整治效果,应该坚持正面疏导,协调各方面关系,形成坚强合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巩固和发展规范和整治的成果。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弱化

农村中小学教师趋于老龄化,大部分是原来民办教师转正的中老年教师。一些年老教师勤学业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知识蜕化、观念保守、素质薄弱,以“抄教案、搬教参、老样子、老方法”来维持现状,教学方法陈旧,还是原来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致使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能力差,知识面狭窄。

二、家长不重视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家长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不够重视,平时忙于劳作,普遍很少关心过问子女在校的教育学习状况,加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自身素质不高,即使想关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大多失于偏激;学生家长住址分散,大部分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主要有爷奶照顾孩子,家校联系困难,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有时反而干扰了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了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却轻视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近几年来,中央对教育非常重视,各级政府也纷纷行动起来,各个学校校园由破烂不堪改造为环境优美的校园,管理者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一流学校,言下之意,学校环境一流,一流的设备,就是一流的学校了。在学校建设中,重要的应是学校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中往往容易出现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当前,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学校条件好了,而学生行为习惯差了,师生吃苦的传统精神差了,教师不思进取,学生不爱学习的风气渐渐变浓了,新教室建起了、设备一流了,却忽视了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其结果是有形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加强,而优良的文化传统却淡化了。

四、重视学生智育轻视了学生德育

也可能是受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事情的结果了。这一现象在教育界,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明显,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对教学结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从而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性。其一,单纯抓教学是抓不上去的,正如专家所言,离开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二,我们即使谈到教育,也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展开的,好像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为了一个好的分数一样。

现在小学中偶尔出现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或者拿刀伤害他人事件,在家中不尊敬父母甚至骂爷爷、奶奶的现象,好多人说“学校怎么教育和管理的?”,实不知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家长过分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品德习惯的教育,部分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不思教育,“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管教,任其自由发展,学生思想也失去约束,这些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解决这些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提高管理水平,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宗旨,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才能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对于农村中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加大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均衡力度,缩小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配备。

二方面要加强家校联系,注重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影响教育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实施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未来的各种人才,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学校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家访,与家长面对面进行联系沟通,对于外出务工的家长教师定期与之电话联系,应该使家长们了解关心子女受教育的情况,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再就是学校要在现有的教师资源的现状下,群策群力,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只有教师敬业,社会家长支持,教学质量才会逐步提高。

三方面要加强学校管理,端正办学方向。具体来讲,在学校管理中起码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要加强理性的思考,处理好现在与将来、规模与效益、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上,要加大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个学校的浓厚校园文化底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但更要从眼前做起。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转变单纯重视教学内容、轻视教育过程的现象,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先要务实,才能求真。特别是现行的教改,要一切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尊重实验结果,处理好良好愿望和现实差距的关系。在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培养、考核和奖惩机制同时,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和人文的关怀,处理好考核与奖惩、评价与激励的关系。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一定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目标,学校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来办好教育,怎样来实实在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少搞形式主义,教育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东西。归根结底,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树立奉献敬业精神,强化家庭教育理念,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

总之,农村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必须花大力气从“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轉变教育观念、健全考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从而实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猜你喜欢

办学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家长请吃药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