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2017-03-31米玉华白春梅

商场现代化 2016年30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上市公司探讨

米玉华+白春梅

摘 要:资金之与企业,如同人体血液一般。融资成功与否关乎企业进一步发展、甚至企业的存活。我国公司一直偏好外部融资,尤其青睐外部融资模式里的股权融资,很少涉及债权融资,对内部融资的方式表现消极。究其原因,大股东利益最大化、成本低、管理混乱是导致上述现状的关键。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发展全方位的融资市场是根本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问题;探讨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以股市为典型代表的。我国股市起步较晚,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监管机制尚不够完善。但是我国股市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据上交所统计数据得出,1992年,我国国内上市公司53家,2015年底2800余家,2015年一季度,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477018.15亿元。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拓宽了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需求问题,但是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融资概述

中国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更加看重外部融资,并且对股权融资依存度更高,对内部融资比较冷淡。重外轻内的融资模式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借壳上市、恶意融资问题等。

美国财务学家梅耶斯和马基卢夫在1984年提出了融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一个企业融资的模式应该是先外部再内部,并且外部融资里应该先债权后股权。美国上市公司也正好是沿着这条融资道路进行的。2014年年底美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的比例是1.46:1,外援融资中,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例基本达到1:1的状态。

1.内容和方式

我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下两种:(1)内源融资;(2)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由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是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内源融资是公司在其内部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例如:(1)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2)对公司内部的流动资本进行压缩,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强母子公司之间的合作,使其内部资金可相互提供;(3)公司可以把不需要的固定资产卖掉变现。

对外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1)向发行公司债券的债券融资方式;(2)向金融机构借款方式;(3)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半股权半债券的方式;(4)配股及增发新股的股权方式。

2.作用

从宏观上看,资金融通会促使社会资金以最低的成本流向经济效益最高的地方,它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主要机制之一。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以通过资金融通方式,在金融市场筹集到其所需要的资金,弥补其能力不足的地方,通过对资金的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购买生产设备、材料等,从而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扩大并使其规模化,在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从微观上看,资金融通作用具有双面性。一方面闲置资金的拥有者可以选择将其手中的这部分资金进行融出,借给需要资金的人或公司,即获得了额外的收益,也提高了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资金不足的企业通过资金的融入,为企业接下来的生产发展提供了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对企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强化。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上市公司恶意融资

在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引发的“融资饥渴症”的驱动下,一些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利用稀缺的“壳资源”,不断地从资本市场上肆意攫取这宝贵的资金资源,“圈钱”几乎成了企业上市的动因和目的的真实写照。恶意融资是一种为了获得利益而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

2.股权融资偏好

我国的上市公司在选择时一般按照“股权融资-负债融资-内源融资”的顺序进行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强烈偏好。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还是处于一个是比较弱的环境,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呢也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要求和强而有力的监管作用,这就造成了公司管理者在做出融资决策的时候,由于受市场的约束力较小,所以做决定时更加的自我,管理者们过度的遵循他们自己的内心的意见,一切决策的决定都是从管理者能获取多少利益的角度出发的。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我国上市公司恶意融资的原因

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制度和政策并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利用政策漏洞,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了恶意融资行为。

2.实现公司大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由于股票市值的上涨,原始股股东通过每股股票购入价和市值之间的差额,获得盈利。而大股东为了保证其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一般不会轻易选择大量出售自己手中的股份而实现盈利。但是股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所以大股东通过配股、增发新股,提升股票市值,吸引大量投资者购入股票,从市场中获得大量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占用公司的融资资金、通过一系列的的活动,如派发红利、担保贷款等行为对公司的普通股股东的利益进行攫取。

3.证券市场制度和政策不够完善

监管机构对股票发行的额度控制、审批制形成一种制度惯性,难以准确分辨出上市政府的融资行为;当局关于股利政策的规定不合理或存在缺陷以及会计制度的不严格,加上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公正有效地发挥独立公允的作用,抑制部分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反而成为长期帮凶。政府采取的鼓励政策中不够合理的规定和我国现有的不够严谨的会计制度,对企业的恶意融资行为没有起到良好的阻止作用。

4.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股权融资成本较低是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

上市公司如果选择了债务融资方式,则需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上市公司如果选择股权融资方式,则公司可以自由地选择何时发放现金股利及其金额,甚至可以不发放现金股利。上市公司利用股权融资,在发放股利时,由公司自己决定,拥有很强的灵活性。据了解,自2001年至2010年这10年的时间内,我国总共有173家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这10年内竟然从未给公司的普通股股东们发放过现金股利。

5.股权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这就产生了公司的大股东和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大股东可以通过提高股票市值、减少分红等方式获利,攫取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降低其投资积极性。因为在公司内部大股东和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权利不等现象,这就使得大股东享有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决策绝对的控制权。大股东们经常通过降低再融资成本的方式,进行再融资行为,并从中得到大量的利益。

四、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要防止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必须按上市公司内部自理结构中加强对控制人行为的制衡,即当融资决策可能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时,要增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衡行为成本,增加其收益。我们不能放纵大股东为所欲为的行为,要对其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约束。公司董事会在做任何重大决策时,应该告知小股东的,让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以投票或表决的方式做出决策,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

2.发展债券市场

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债券市场其作用至关重要,在中国由于起步和发展较晚等原因,债券市场相比股票市场等发展一直滞后,因此处于弱势地位。其它,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不利于发挥债券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不利于企业实现融资结构优化,也不利于权益股东的权柄。因为,发展债券市场的任务刻不容缓。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政策,大力扶持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相关制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给予相应的指导,促使证券市场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帅.企业融资理论及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实践分析[D].同济大学,2004.

[2]尹彦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3]李江涛.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2.

[4]陈刚,刘星,闵志慧.中国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3):25-30.

[5]赵永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治理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0):146-147.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上市公司探讨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