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在教学中得以回归

2017-03-31周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6期

周丽

【摘 要】 在德育教育的当务之急,应该将价值取向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利益考量转移到人文诉求。上述两位教师,他们不是从成人诚信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成事的角度出发。也许他们想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不诚实,不一定会带来麻烦和消极的不良后果。如果这一行为不被发现,还会得到许多不应该得到的好处。

【关键词】 坦诚教育;诚挚教学;奉献爱心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自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通知》以来,各级各校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教育道德活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领域里,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有部分教师自身就忽略了这一点,没有体现出德育教育的价值,給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把诚信教育的价值基于世俗利益的维护和增加,彰显自己的才能。在教学中误入歧途,陷入误区,使之成为自己教学进程中的羁绊。下面就阅读教学的几种形式谈谈:

一、身先士卒,坦诚教育,提升德育价值

1、踏实教学,加强德育。

由于经济的迅猛腾飞,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们对知识也非常重视,在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下,给自己的子女买来不少教辅资料,而学生们有了教辅资料,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心理,用不同的理由把资料带进课堂,如果做教师的不加阻止,资料就摆上了课桌,替代了课本,替代了教师。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应付家长和学生的最佳办法,就听之任之。有一次,笔者在一个所谓重文轻理的好班听课,就目睹了这一现象:走进教室,扫视全班,每个同学的课本前都端端正正地摆着一本打开的教辅资料。而执教教师站上讲台,熟视无睹,开始了她四十分钟的演讲。在整堂课中,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回答可以说是回味无穷。有一位看热闹的教师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真了不起,名师出高徒啊!”此时,另一位内行教师随手捞起一本《英材教程》更正道:“应改为‘高徒出名师才对”。此时,听课教师们纷纷拿起身边的教辅资料一翻,学生的答案全在其中。下课后,几位听课教师找来本班的尖子生,将课堂上的问题重提一遍,而学生却变得吞吞吐吐,结结巴巴。从这里,可以想到:在这堂课中,执教教师是否用坦诚的心态教学,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认为,教师不应采取应付式的教学态度,应坦诚地对待学生,踏踏实实地教学。让学生收下教辅资料,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弥补学生的不足,发挥学生的特长,发扬学生的优点,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孔夫子老先生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作为教师应当延续这一传统而又优秀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诚信度。

2、坦率、诚挚地教学,熔化德育。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们纷纷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体现教法,彰显效果,就在课堂上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不用坦率、诚挚的信念教学,对学生缺乏责任感。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限制,而是再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部分教师误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设置情境,用上教具,就能使课上得有声有色,就能对学生作诚信教育。殊不知,这只做到“买椟还株”,不但对教学无助,而且还影响了教学效果。有这样一则笑话:一次,一个学校组织公开课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教务主任指出:“这是一次体验教法,提高教学艺术的活动,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搞好活动。”会后,教师们都分别准备。当某教师上《麻雀》这篇外国名著时,他先用《古井》导出爱的力量,接着播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十分钟后才正式上课。在讲课中,幻灯放了一遍又一遍,表演的同学一批接着一批,教学挂图一张连着一张,课文内容是什么,同学们都还未来得及阅读,执教者就走下了讲台。课后,这位执教教师还认为他的这堂课是教法灵活多样,教具使用适当、设置情境良好的好课。笔者发现,这位教师由于过分花哨,不仅在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上难以达标,而且也没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品德上的陶冶。

当前,在德育教育的当务之急,应该将价值取向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利益考量转移到人文诉求。上述两位教师,他们不是从成人诚信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成事的角度出发。也许他们想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不诚实,不一定会带来麻烦和消极的不良后果。如果这一行为不被发现,还会得到许多不应该得到的好处。可是,年幼的学生已通过耳濡目染,把教师的言行吸入体内,以后也会变得像这些教师一样,做花哨,求应付,爱虚荣。要知道,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我们教师做人的准则。我们要带头讲诚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要求学生做的,在我们教师身上决不能发生。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

二、奉献爱心,传播德育

部分教师爱美之心太强,凡事都要求完美,就连上课提问也要找美的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避差生或身体带残疾的学生。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完美的教学。没想到,如果做好了这一环节,更能体现教学艺术的高尚,在学生的德育诚信方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笔者和同事聊天的过程中就提到这一问题。同事是这样说的:“叫起差生,回答不出问题,使课堂出现冷堂,显得课不完美。如果叫起身体带残疾的学生,有可能会节外生枝,产生与本堂课无关的内容。这样,就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达不到教学目的。”听了同事这一席话,使笔者陷入深思:这样转化差生和培养学生真诚相待的美好时机,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不完美的好课呢?同时,笔者认为,一堂完美的好课,应该把知识与品德教育融合为一体,不能把它们“油水分离”。如果教师能用“情通”、“心通”、“理通”的三通方法教育学生,向全部学生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一定是团结、友爱、真诚、和睦的优秀班级。这些同学的德育情节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干若意见》已为我们重新深刻地审视和表述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可见,“道德劝告”加“纪律规训”这一传统单一的德育教育方法也应当更改,在搞好其它德育活动的同时,应当把它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方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