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30李琼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图文多媒体技术

李琼良

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录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精妙诗歌,学习这些诗歌对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但传统诗歌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主观讲授和客观演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抑制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参与热情,原本意韵深远的诗歌也失去了应有的文学魅力。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则能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意境当中,从而引导学生品味诗歌魅力,提高教学效果。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细则进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视觉技术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多媒体视觉技术能将抽象的诗歌文字所塑造的形象和内涵通过可供欣赏的视觉风景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欣赏情趣和学习兴趣,丰富其感官累积,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情景内涵,最直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九年级下册《再别康桥》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诗歌本身意境设计出相符的画面,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教师可选择带有水边景物的风景画面,并将画面制作得偏向于朦胧风格,让学生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朗读,最终体会诗歌的“景语”所蕴含的“情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提出精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情境中,例如教师可问:为什么诗人认为潭水非清泉,而是天上的虹?而彩虹似的梦具体是指诗人联想到了什么事物?通过这种触类旁通的提问,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到潭水、浮藻与天上彩虹的倒影所表现出的朦胧美景,以及诗人故地重游,借景抒情所表达出对康桥的留恋。

二、灵活运用PPT丰富诗歌教学的精神内涵

PPT所具备的图文结合技术能将诗歌教学、学生的思维锻炼与写作能力培养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利用PPT为学生展示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要义。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浣溪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在PPT上展示與诗词内容相关的图文,如小溪、兰草、暮雨、子规等景物,并配上文字描述,充分发散学生思维,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摒弃千篇一律的观点,做到不落俗套。例如针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一句,学生通常存在消极与积极两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可针对这一内容设计单独的PPT教案,组织学生引经据典进行辩论。在课堂上还可为学生提供几幅类似图片,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创作一首诗,或给出诗词中的某一句和相关图画让学生去改写,锻炼学生读图悟图的能力,让诗词所描述的内容得到升华。

三、利用背景音乐辅助教学

传统的诗歌教学课堂只有教师的评讲声和学生的朗读与回答声,导致原文音韵十足的诗歌教学显得乏味无比。而多媒体技术则能借助与诗歌相关的背景音乐渲染出对应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预设的情境当中,在这种强化了实物实景的音乐背景下,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必然会进入更深层次,例如在《观沧海》《龟虽寿》等曹操名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诗歌宏伟磅礴的气氛以及三国时期的背景,在讲课前先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背景音乐,让贴合主题的音乐引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进入到诗歌所表述的意境当中,从而体会到曹操求贤若渴、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此外,教师也可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可邀请善于朗读的教师将文质并茂的诗歌灌制成音频文件,让书面表达变成清晰明亮的有声语言,并引导学生对语调、节奏、停顿等朗读技巧进行锻炼,在课堂上反复播放让学生用心听,用心读,这样既能提升朗读水平和语感,又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声音、图像、文字等综合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教师具体可通过视觉技术、PPT图文教案以及与诗歌内容相符的背景音乐来辅助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审美情趣,提高诗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2):47-47.

[2]高登俊.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新课程·中旬,2016,(5):191.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图文多媒体技术
画与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图文配
图文配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