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隋代元氏家族人物参政与任职情况看其社会地位

2017-03-29张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会地位

张伟

【摘 要】进入隋代以来,元氏家族虽然不再贵为皇族,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并没有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该家族仍以较高的政治地位,在隋代社会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隋代元氏家族人物参政与任职情况来探讨该家族在隋代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隋代元氏家族;参政任职;社会地位

元氏曾为北魏皇族,处在统治结构的最高层,其政治地位自不待言。北魏分裂为魏、西魏之后,霸主当政,元氏大权旁落,但仍是名义上的皇族。北齐、北周代魏后,元氏家族虽然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其社会地位无疑有所下降。而且正由于他们曾为皇族,故遭到后继政权猜忌乃至杀戮的元氏家族成员也不在少数。如北齐天保十年七月,文宣帝高洋诛杀元氏,“自昭成已下并无遗焉。或父祖为王。或身常贵显,或兄弟强壮,皆斩东市。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矟。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鱼多得爪甲,都下为之久不食鱼。”但是仍然有上述几支元氏家族系脉延续至隋,而且隋文帝建立政权之初,其中就有元氏家族成员担任中央重要官职,活跃在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领域,并一直延续至唐。这当然一方面是元氏家族向最高统治者积极靠拢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与隋唐统治者的政治策略有关,他们有意拉拢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家族势力,以维护国家大局各方势力的稳定。

隋代元氏家族之社会地位,具体体现在其家族成员参与政治担任官职及官职品秩等方面。以下主要利用传史文献如《魏书》、《北史》、《北齐书》、《周书》、《隋书》、两《唐书》、《元和姓纂》等有关元氏家族人物的官职官品的记载,并充分整合利用北朝、隋代的墓志记载,以弥补和充实上述传世文献所未能记载或未能涉及的新资料,以求史料更加齐备和集中。

一、起官官品考察和卒官官品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元氏家族成员任职之出发点,亦即可称称之为“起家官”,史籍碑志中还常用“起家”、“释褐”、“解褐”等名称。其次还应注意其卒官官品的品秩等级,因其似更能反映一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高低和政治影响及成就。

隋代元氏成员在北周西魏以中品起家者四人,下品起家者六人,且以六、七品者居多。而隋代元氏卒官,大部分品級较高,则说明元氏家族在隋朝地位仍然较高,改朝换代并未大幅度改变元氏家族政治地位。

二、起官

从起官官职来看,隋代元氏家族成员在北朝起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承袭封爵。北朝到隋各等爵位多子孙嗣袭,依所袭爵之高低有相应的官品,取得一定的政治身份和地位,并从此步入仕途。元氏成员在北周西魏以袭爵起家者如元弘嗣,袭封渔阳郡公。另有元寿起家隆城县侯,则是以封爵入仕,后改封仪陇县侯、仪同三司。在隋代有元孝矩之子无竭,袭爵洵阳郡公。元岩之子弘,嗣爵平昌郡公。

2.授予散官。北朝士族子弟起家为官时,很多以散官进入仕途,主要有柱国,散骑常侍、大都督、员外散骑常侍、侍御中散、散骑郎、帅都督、员外散骑常侍、等。元氏家族成员亦有由此入仕者,如元英起家奉朝请、元统师起家骁骑尉。

3.担任近卫之官。担任三卫和千牛之职也是一个重要的入仕途径。以亲贵子弟担任近卫之官,开始于北魏,西魏北周比较盛行,隋唐因之,沿革不变。所谓三卫即亲卫、勋卫、翊卫,是皇帝的近侍武官,千牛指千牛左右、千牛备身、太子千牛、太子千牛备身,是皇帝和太子的贴身卫士。三卫和千牛与散官不同,有具体任务和职事,亲贵子弟凭门荫入仕者多授予此类官职。可见三卫、千牛之职始终是亲贵子弟门荫入仕的起家官,他们在年未冠时即可任职,在担任三卫千牛后,可迁转其他较高文武职事。

4.出任文武职官。元氏有颇多以文武职官入仕者,第一类为较低级文武官,如元智起家左给事中士、元岩起家宣威将军、武贲给事,元钟起家襄城开府参军都护。第二类为公府参军、行军兵曹、记室,王府库直等,属于府官。如元晖起家北周相府中兵参军,元惠起家东安王府行参军。

由上可以看出,元氏家族成员在北朝起家品级多为下品,而以低级文武官职居多,其次为近卫之官。

三、卒官、赠官

从元氏家族成员卒官及赠官情况来看,普遍官品较高,位列三品以上。具体来看任地方刺史之职者,共有四人,分别是元晖任魏州刺史,元亨任卫州刺史,元俭任温州刺史,元孝矩任泾州刺史。其次是担任中央官职或加散官者,共有三人,分别是元寿任右光禄大夫、左翊卫将军,赠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元智任太仆卿、朝请大夫。元谐为上柱国。元景山拜上柱国,赠梁州总管。再次为封爵之人,如元岩封爵为平昌郡公。

官品三品以下者,有因早卒而功业不显者,如元惠仅三十一岁而卒,时任晋州府主簿。元世寿十七岁而卒,志文未载官职。其次是政治原因官职不被记载者,如元钟,其志文载:“周平东夏,复授大将军府治司录。于开皇年内,蒙降特·勅,事前蜀王。寻以谢患归养,但君了达苦空,妙闲生灭,勤修三业,专精十善,归依之情,老而弥笃。”其官职为北周官职,入隋后侍奉蜀王杨秀,杨秀被幽禁之后,元钟应是解职,且任职不详。再次为任地方低级官员者,如元英任颍州别驾。

总而言之,元氏家族成员卒官之人仍以三品以上者居多,隋代元氏家族政治地位之考察,适可以从起卒官方面窥豹一斑,然而终限于史料记载起卒官资料较少,还有颇多起卒官尚不清楚,难免产生偏差,有待于新资料的发现而作进一步分析研究。虽然现阶段的考察囿于资料的局限性,无法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考究,然其中元氏家族成员较集中担任高级官职及任职之轨迹仍可以为其政治地位状况提供参考。元氏家族在隋代中枢机构占有一定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或以位高权重而著称,或以总领一方而闻名。说明元氏一族在隋代担任一些相当重要的官职,上至尚书、九卿、总管,下至刺史、太守、郡吏。担任这些重要官职,便会参与一些社会政治活动甚至政治决策,可见元氏家族的确在隋代所占有的较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8元韶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2.388-389

[2]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7.4.169

猜你喜欢

社会地位
从《无性别的神》看藏区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农民工社会地位变迁影响因素及成因解析
5—7岁儿童绘画中社会地位的“大/小”隐喻表征
唐代胡商的社会地位考察
从爱情故事的处理看唐、元儒生女子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