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路径探析
——基于“全面从严治党”视角

2017-03-28杨闪闪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

张 云,杨闪闪

(新疆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的新考量,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格局和新境界。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强化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纠正个别大学生对执政党的偏激心理和错误的认知倾向,改正他们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正确引导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者,最终将内心信念外化为行为实践,不仅关乎党的意识形态的安全,关乎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必要性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其政治认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一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将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迫切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1 从使命和任务看,需要加强大学生党的认同教育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1]实现全面小康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使命和任务需要凝聚包含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广泛的力量,而“全面从严治党”为凝聚共识、广泛团结青年群众基础提供根本保障,青年人对党的信仰的延续和巩固是党实现现阶段使命和任务薪火相传的后续力量。作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主力军,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决定了他们对于党的使命和任务的能否形成共识,他们的奋斗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因此,党的历史任务和青年人的使命有着一致性,以全面从严治党为背景加强大学生的认同教育关乎青年能否一心向党并向党的目标奋进。

1.2 从危险和考验看,需要加强大学生党的认同教育

习近平明确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现阶段党自身面临“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执政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危险和挑战更是决定了人心的向背,而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抓“关键少数”保证党的肌体纯洁,促使政治生态土壤气正风清,这有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处于改革深水期和攻坚期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腐败问题滋生、西方敌对势力的诋毁和分化等弱化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建构。因此,以全面从严治党抓“关键少数”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执政党的信心,是争取维护和巩固包含大学生在内的“最大公约数”的重要举措,促使其以高度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意义重大。

1.3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看,需要增强大学生党的认同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加强思想建设,即坚持执政党思想导向,巩固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正如习近平所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大学生认同状况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建设,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必然要求,这对于他们将个人成长成才和人生奋斗与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相结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现状概述

认同是一个从浅层次到深层次、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实践的过程。总体来讲,大学生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可党的治国策略,肯定党的历史功绩,但由于自身知识阅历以及我国现阶段改革攻坚期矛盾交织又使其陷入迷茫和困顿,认识不够客观,表现出对党的领导和执政的认同尚未完全成熟。

2.1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现状

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保障作用。对大学生而言,他们肯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艰苦卓绝的创业史,承认党在实现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认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论断,绝大多数大学生非常赞同或赞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反映了大学生对党的执政地位认识具有相对稳定性,拥护并支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普遍的猎奇心理以及自我分析和辨别能力有限,加上各类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学生被西方政党角逐执政的“大选”表象迷惑,认为多党制是民主的表现,甚至诋毁中国实行的是一党专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认识不到位。尤其是以权谋私、“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等现象也影响着大学生辨别力,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对执政党信心不足,对于用消极心态评论党的大政方针的片面性的言论缺乏辨别,看不清中国发展持续稳定“这边风景独好”的巨大优越性,对于“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

2.2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认同现状

补“精神之钙”是全面从严治党关键的一环,大学生普遍知道中国共产党信仰的本质和宗旨,当被问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时很多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说明大学生深知中国共产党的命脉和灵魂,理想信念是党实现崇高事业的奋斗目标、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但是,大学生作为思维多元、善于接受新思想、发现新事物,却又容易受非主流激进思想蛊惑的青年群体,对于丑化共产党人形象、污蔑党的历史事件、攻击中国政党制度、无限夸大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等负面的行径和言论很难做出客观判断与评价,故而表现出信仰上的缺失、迷茫,甚至部分学生信仰扭曲,责任感和使命感弱化。虽然承认中国共产党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居功至伟,但又对其内容认识不全、了解不深入。这种宏观理论认知的一致性与具象模糊性表现为:虽然知道共产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仅仅当成一种美好愿望,表现出信心不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信仰的新形式,又觉得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因此缺乏“四个自信”的底气。

2.3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认同现状

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逻辑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基础在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举措在于反腐倡廉。大学生支持并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打铁还需自身硬”直面问题的气魄和胆略,深知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8 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要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连续执政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必然要求。教育部在2014年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主流持续积极向上,高校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践行“八项规定”、肃贪反腐的铁律新风给予高度评价[4]。面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态势,对于2017年1月中纪委公布的反腐成果: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等数字,大学生对党中央“猛药去疴”的决心坚决支持和拥护,坚信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同时,对党中央出台的党内法规《准则》和《条例》拥护并支持,但是对其内容和历史沿革却一无所知,其“非黑即白”的认知又使得他们对党内出现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物欲和权欲形成的恶性循环不能正确认识,疑虑和恐慌的心理使得一部分学生担心“风过草抬头”的反弹回潮局面出现。

3 强化大学生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关乎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所以要针对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肯定、赞同的基础之上,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形成相同价值观念,并愿意将践行党的意志作为人生追求。

3.1 通过确立教育教学总目标构建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

习近平在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表明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并非“两张皮”,高校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同样,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上,各级各类高校所有课程应将“为谁培养人”的目标作为题中之义,构建起拥护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同心圆,为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增添文化基因。中国现阶段处于思想多元化发展时期,各任课老师要有效针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茫然加以正面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实现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关注学生需求转变,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分析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阐释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讲清楚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分析改革深水期社会矛盾和问题存在的复杂成因,不能将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慢归咎于“不作为”和“乱作为”;积极传播正能量,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和强化功能,引导学生摒弃偏见和不客观的评价,树立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前途的信心,坚定不移跟党走。

3.2 通过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指引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事业的新突破,让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3]。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要体现说服力,给学生说清楚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特色究竟“特”在哪里,优越性究竟“优”在哪里;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引入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理想信念教育要有说服力,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向“前”看,也要向“后”看,从历史维度展开对比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各项伟大成就,也要解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客观回应并揭示歪曲、误解、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背后的真相和实质,让大学生不盲目崇拜西方也不妄自菲薄,积极促进大学生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坚定信仰体系。

3.3 通过培养政治参与意识加强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

党员、干部是否廉洁自律、政府是否廉政高效、执政党能否有效遏制腐败等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评价的客观依据,所以,要引导大学生正视一系列中国现实社会矛盾问题,必须要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让大学生适度参与评价政治,更加理性地对待社会现实矛盾,坚定对执政党的认同。一方面高校要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因为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作出客观评价的前提在于知晓理论的渊源、发展和演变脉络。当下帮助大学生认识权力“双重性”十分重要,面对中国产生的腐败,中国共产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力度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另一方面,高校要开辟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讨论各项政治议题,关注政治热点和社情民意,充分运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开展交流互动,开设专题论坛。了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引导,吸取其中正确的、积极的、先进的思想观念,批判其中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激发大学生爱党、言党、为党,通过政治参与和锤炼,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

4 结论

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选择更是政治信仰,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的检验标准和最终归宿。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背景有目的地加强引导教育,在展现理论教育亲和力的同时,激发大学生对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做党的事业的贯彻者和践行者,最终将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化为实践动力,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奋斗中。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

[2]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366.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1).

[4]邓晖.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逾九成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N].光明日报,2014-05-26(4).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