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对策

2017-03-28杨猛

科教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大学生

杨猛

摘 要 依法治国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是推进法治社会进程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当务之急。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理的培养方式和正确的教育模式,而寻找这样的教育途径离不开高校领导及教师的高度重视。校方应当加深法制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促进法律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素养 法律知识

Abstract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is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legal literacy is the key to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their legal literacy.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is not accomplished overnight, the need for a reasonable way of training and the correct mode of education, and looking for such a way of educ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versity and teach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chool should deepen the concept of legal education,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o a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legal knowledge,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egal literacy.

1 當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

1.1 大学生普遍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识

法制建设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应当被大学生所了解认知,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被分到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比如商学院、文学院、物理学院等。不同学院的大学生学习课程千差万别,除了法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法律具体是什么,在实际社会中有何作用,对自身的发展又有何帮助,仅知道法律是一门专业课程,仅是法学院学生学习的课程。即使近年来,高等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真正涉及到法律层面的教育还是少之又少。

1.2 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

大学教育是分学科、分类别的教育,其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素养的现代专业人才,而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大学生误认为只有学好本专业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课程可以忽略。也正是这种认识,大部分大学生都把绝大多数精力甚至是全部的精力用在本专业学科的学习上,像英语、政治、法律这样与本专业无直接关系的学科,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直接放弃或是放任其自由发展。

另外,现在的大学都有奖学金制度,而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是看本专业的课程成绩分数,而政治、法律这样的学科仅占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法律科目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完全没有好好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

1.3 大学生维权意识不强

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只是了解到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行为是不违法的,什么情况下作出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然而这些人却忽略了法律不仅是制约一些行为规定,更多情况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尤其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他们并没有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多数情况下只是自认倒霉。

2 导致大学生法律素养较低的原因

2.1 法制教育不受重视

在学校,非法学院学生能够接触法律知识的唯一机会,就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而这门课的开设每周仅有一至二节,授课方式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由于本门课程非专业课,学生大多不重视,上课目的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同样不重视自己的课,有的学校考试采取开卷答题,有的学校甚至仅要求学生交一篇结课论文应付了事。

2.2 大学生学习生活脱离社会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优秀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这样的栋梁之才需要了解社会、认知世界,以便毕业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而现实的大学生却像是生活在象牙塔里,与社会严重脱节,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了解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更不了解法治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种过度封闭的教育方式导致大学生想法过于单纯,容易相信别人,没有自己的对现实问题的见解与认知。因此,即使一部分大学生了解些许法律知识,也会因为网络上或者现实中一些不好的法律现象而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误会,甚至会认为法律在我国难以实行。一旦产生这种误解,大学生就更不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致使法制建设难以正常发展。

2.3 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过于极端

即使一部分大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法制现状,也只是片面的了解。有的学生通过看律政剧了解法律,认为律师是正义的化身,法律保障所有人的权利和利益,一切问题都能通过法律得到公平的解决。他们对法律的认知过于理想化,从而放大了法律的实际作用。有的学生道听途说或是看市面上的官场小说,认为在中国讲究的是人情,不是法律,法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法制化社会只是一种幻影。不管通过上述哪种途径,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都是带有偏见的,都不是真正的法律,都是过于极端的见解。因此,通过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并不能真正的学习法律知识。

2.4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影响

正所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的性格、品德等各方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家庭教育良好、父母懂法遵法守法,可以培养出成熟稳重具有法律素养的好孩子。反之,父母言语上粗暴,行为上违法乱纪,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深受其家长的影响成为粗暴冷漠行为不轨的人,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容易触犯法律走向极端。

而事实上,大部分家庭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出人头地。大部分家长之间都会相互攀比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是否在考试中拿到好的名次,有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及挣到更多的薪水。家长们不懂法律,对法律知识也没有兴趣,更不会与孩子探讨社会法律问题。因此孩子们把重心都放在家长们所期许的事情上,很少有人会有主动学习并非自己专业课的法律知识的意识。

3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方法探究

3.1 完善法治教学方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对法治的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更多地来源于高校本身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合法,实施规章管理制度的程序是否得当,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法律信仰的最直接感受。①所以说改善大学法治教育模式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关键所在。

提高法制教學质量,首先还是要端正教师及学生对法治教学的思想态度,让他们从内心明白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将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文化专业课教育放到同等地位,不断加强对法制教育的投入,督促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辅导,提醒学生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以往学校单纯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很难让学生全面学到基本的法律知识,学校应当增设法律知识课程或讲座,更多的将基本的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改变之前的课堂教授模式,用更有趣味更具有互动性的方式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老师只是一味的讲,学生只是应付的听,这种学习方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教育,校方应当与时俱进,做出改变。例如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分小组相互探究,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然后老师讲述如何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障自己的利益。

3.2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关键还是要从学校的法制教育体制抓起。为了加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及意识,学校应当多宣传现实社会尤其是与学生本身有直接关系的法律知识,例如中央电视台第十二频道的“社会与法”节目或是看一些法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学校也可以请法学院的教师学生或是法院的法官、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学校开设法律讲堂,传授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法律知识,让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缓解学生学习专业课方面的压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

3.3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除了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外,学校也应该在课外多开设法制教育活动。例如校方可以在学校开设法律咨询处,无论是在校教师还是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寻求法律的帮助,都可以通过法律咨询处得到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懂得法律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麻烦问题,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及损失。这种方式也能够从实际中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而不是被迫的应付考试。

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模拟现实法庭审判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及见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4 结语

依法治国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进法治社会进程的关键所在。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领军人应当最先成为懂法尊法守法的好公民。因为他们法律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大意义。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理的培养方式和正确的教育模式,而寻找这样的教育途径离不开高校领导及教师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是推动我国依法治国政策的贯彻与实施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可以影响一大批其他人民,从而带动整个国家及公民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进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

注释

① 余果.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与分析.电子世界,2013.3.

参考文献

[1] 李彩红.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提高途径[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 王丽霞.高校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52-54.

[3] 张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经贸,2009.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法律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