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磺苯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2017-03-24伍海彬王建伟

浙江化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生产磺化氢氧化钠

伍海彬,王建伟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医药化工

磺苯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伍海彬,王建伟*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以苯乙酸为原料,经三氧化硫·二氧六环加合物磺化、中和成盐、酸化制得磺苯乙酸,反应总收率为86.5%;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溶剂、投料比等的改进和优化,使得改进后的合成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磺苯乙酸;苯乙酸;合成

磺苯乙酸(见Figure.1)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是合成磺苄西林钠[1]和头孢磺啶钠[2]的关键中间体。Brust J[3]报道了以溴代苯乙酸铵为原料,在亚硫酸铵的作用下磺化,再经酸化得到磺苯乙酸,该反应的收率较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文献[4-5]报道了以苯乙酸为起始原料,采用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为磺化剂,制得磺苯乙酸,但反应收率低,原因是因为以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为磺化剂时,反应剧烈,在磺化苯乙酸侧链的同时,苯环的对位也容易发生磺化反应,造成反应收率偏低,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文在参考文献[4-6]的基础上,设计的合成工艺见Scheme 1。本合成路线以苯乙酸(2)为原料,经磺化剂(三氧化硫.二氧六环加合物)磺化、成盐,得到磺苯乙酸二钠盐(3),再经酸化制得磺苯乙酸(1)。通过对该工艺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投料比等进行考察和优化,最后得到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Figure.1

Scheme 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核磁共振、旋转蒸发仪、分析天平等。

主要试剂:苯乙酸、氢氧化钠、盐酸、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乙醇、三氧化硫等均为市售化学纯。

1.2 实验步骤

在1000 mL的三口瓶中加入二氯甲烷(500 mL),降温至0℃,缓慢通入三氧化硫(140.0 g,1.75 mol)气体,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0℃以下;通气完毕后,控温在5℃左右,滴加二氧六环(154.0 g,1.75 mol),反应瓶中生成大量白色固体。滴完后,将反应液升温至室温搅拌反应,分批加入苯乙酸(2)(197.2 g,1.45 mol),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加完后,反应液在35℃下搅拌反应4 h,得棕色溶液备用。

在2000 mL的三口瓶中加入冰水(450 mL),在冰浴下,慢慢将上述棕色溶液加入冰水中,控制反应瓶内的温度在10℃以下,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30 min,静置分层。有机相分别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 mL)和水(80 mL)洗涤,洗液与水相合并,即为水解液。将水解液冷却,用氢氧化钠固体分批中和水解液,调其pH至8~9,同时控制反应瓶内的温度在10℃以下,共用氢氧化钠固体(138.1 g,3.45 mol)。将水相减压浓缩至糖浆稠状,停止浓缩,冷却。用80%的乙醇(800 mL)重结晶,回流1 h,趁热过滤,滤除杂质和无机盐,收集滤液,常温结晶,间隙搅拌,养晶5 h,抽滤,用80%的乙醇(100 mL)洗涤滤饼,在60℃下,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3)350.8 g,收率93.1%(以苯乙酸计)。

取磺苯乙酸二钠盐(100.0 g,0.38 mol),配成10%的水溶液;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中浸泡2 h,进行离子交换;放料,收集pH=7以下的料液,同时用去离子水冲洗树脂,洗至pH=7止;将所有料液浓缩至干,得淡黄色固体(1)77.2 g,收率92.9%。1H-NMR(400 MHz,D2O)δ:5.07(S,1H),7.44~7.58(m,5H)。

2 小结

本文以苯乙酸为原料,采用三氧化硫.二氧六环加合物为磺化试剂,该试剂较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为磺化剂时,反应温和,收率高;同时对三氧化硫、二氧六环加合物的配比进行了考察,发现当三氧化硫:二氧六环为1∶1时,磺化效果最好;另外,本文还对各步反应的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溶剂、投料比等进行改进和优化,反应总收率为86.5%;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1]Morimoto S,Nomura H,Ishiguro T,et al.Semisynthetic β-lactam antibiotics.1.Acylation of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with activated derivatives of α-sulfophenylacetic acid[J].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2,15(11):1105-1108.

[2]Hiroaki N,Takeshi F,Takenori H,et al.Semisynthetic β-lactam antibiotics.6.Sulfocephalosporins and their antipseudomonal activities[J].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1974,17(12):1312-1315.

[3]Brust J.Phenylsulfoacetic acid[J].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et de la Belgique,1928,47:153-168.

[4]William E,Cecil E.Side-chain sulfonation of phenylalkanoic acids[J].J.Am.Chem.Soc.,1953,75(7):1651-1653.

[5]向红琳,谭转云,杨小红.磺苄西林钠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6):496-498.

[6]王道全,汪晓平.三氧化硫二氧六环加合物的制备与反应活性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7,19(1):37-39.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Phenylsulfoacetic Acid

WU Hai-bin, WANG Jian-wei*
(College of Pharmacy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Zhejiang 310014, China)

Phenylsulfoacetic acid was prepared taking phenylacetic aci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followed by sulfonation,neutralization,acidification.The total yield was 86.5%.Based on optimization the reaction time,temperature and solvent,the improved synthetic process operated more convenient,more efficient and more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process.

phenylsulfoacetic acid;phenylacetic acid;synthesis

1006-4184(2017)2-0001-02

2016-05-25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2013C33163)。

伍海彬(198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通讯作者:王建伟(1975-),E-mail:312885101@qq.com。

猜你喜欢

工业化生产磺化氢氧化钠
多乙苯塔底高沸物的磺化研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磺化腐植酸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白腐真菌发酵罐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如何对重烷基苯磺化装置进行优化操作
PC/ABS合金研发及工业化生产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对建筑墙体生产工业化与墙体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SPS-Coal-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