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硬笔作品点评

2017-03-23辛尘

江苏教育 2017年61期
关键词:硬笔点画硬笔书法

教师硬笔作品点评

▶辛 尘:

此次书法展赛评选,教师组荣获特等奖的作品,以楷书为主。从作者的角度看,这自然是因为在参赛作品中,与篆隶行草作品相比,楷书作品较为成熟。中小学书法,楷书用得最多,练得也多。多练多用,熟能生巧。从评者的角度看,这又是一种导向,希望通过评奖的侧重,促进中小学教师练就扎实的楷书功底,以适应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需要。

教师组获奖的楷书作品,毛笔楷书有的学碑、有的学帖,各有所得;有的追求拙、有的偏好巧,各有其趣。这些都值得肯定,至少是无可厚非的。若要提高一步,关键在于自然:勤学苦练,从刻意模仿态上升到自然书写态,即是自然;书如其人,从追随他人趣味进入到自我趣尚流露,也是自然。所以,我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能力、鉴赏水平,防止追随时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意守正大,切忌迷恋小巧、故意搞怪。在这里,我侧重谈谈这次参赛、获奖的硬笔楷书作品。

硬笔楷书是中小学书法教学、尤其是小学书法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书法教师较为熟练掌握的书法基本技能,参赛作品量大,入选、获奖作品也多。总体上看,这些作品基本符合硬笔书法的实用美观要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行笔流畅。硬笔书写取代毛笔而盛行于今的根本理由,首先在其实用性。既然是实用书写,就必须强调它的自然书写性,必须流畅、便捷。如果不是自然便捷地书写,而是描画,半天写不了几行字,再怎么好看也不适用。这是硬笔书写的基本意念和基本取向,参展作品做得都比较好。2.结字工稳。硬笔笔头坚硬,没有毛笔笔头的柔软和弹性,书写时也就没有了毛笔那样大幅度的提按顿挫、中侧顺逆。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这一最显著的区别,决定了硬笔练习的重点在间架结构。能在自然便捷的书写中,轻松地写出间架匀称、结构工稳、饶有情趣的字形来,这是硬笔书法的基本功,参展作者都具备了。(当然,与毛笔书法一样,硬笔书法也讲究整体章法。但这次参展的楷书作品,全都是以字格构成整体章法,除了须注意不必字字满格书写,宜根据文字的繁简作大小的自然变化之外,没有太多可说的。)3.笔画优美。因书写工具性能和字迹大小的制约,加上人们采用的主要是圆尖笔头,而非古代欧洲人常用的扁头,硬笔书法用笔技巧具有“微观”性:钢笔笔尖的细微弹性和开合,纸张的厚度与运笔力度的轻重,由此造成点画的尖圆、粗细、强弱的精巧变化。也就是说,硬笔书法要求人们在自然便捷的书写中,不仅能写出匀称工稳的字形,而且能写出对用笔精致的体验和优雅的态度。这是硬笔书写作为书法的一种更为艺术化的要求,我们的参展获奖作品也都注意到了,有些作者做得很好。

以上说的都是这些作品的好处。但毋庸讳言,这些作品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归结起来也是三点。1.必须强调硬笔书法用字的规范性。前面已经说到,硬笔书法主要是实用书法,中小学硬笔书法更是如此;作为中小学书法教师,我们写硬笔楷书作品,用字的规范乃是实用书法的第一要义。行笔流畅、结字工稳和笔画优美,都属于书写的技术、技巧;如果文字不规范,技术再好也枉然。看这次参赛、参展、甚至获奖的教师组硬笔楷书作品,繁体与简体字混用的问题很普遍,一简多繁不对应错用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许多抄写古诗文的作品还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对于硬笔书法,我们提倡写简化字;若写繁体,一定要依据好版本,没有把握的字最好查查字典;反对繁简字混用、反对写异体字;必须消灭错别字。2.必须研究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区别及其特有的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毛笔的点画形态,大多是由毛笔软毫运行转向须调整笔锋所造成;硬笔书写本无调整笔锋的需求(这是硬笔的便利处),而我们的一些作品过分摹仿毛笔书法的点画形态及其运笔动作,反而妨碍了书写的自然便捷,损害了硬笔书法应有之美。3.对作品形式的装饰必须适当。这次参赛、参展的作品还有一个问题,即许多作品用纸的花纹图案、框格样式过于花哨,冲淡或干扰了对硬笔书法的欣赏。这一倾向必须纠正。

(作者本名胡新群,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硬笔点画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安秀扬硬笔书法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点 画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书谱》今译(一)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硬笔书法——我生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