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硬笔作品点评

2017-03-23金丹

江苏教育 2017年61期
关键词:硬笔部首特等奖

学生硬笔作品点评

▶金 丹:

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学校开设书法课、书法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坚持正确的书写训练,保持对书法学科的热爱和学习的持续性。书法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是提升中国文化修养的内核。此次师生书法作品年展的硬笔特等奖作品是从众多学生来稿中脱颖而出的,总体来说参赛学生的硬笔作品形式美观,用笔精致,间架结构准确,章法完整,通篇一气呵成。这些学生作者从8岁到16岁不等,处于书法学习的初步阶段,其作品稚嫩是必然的,但他们师法传统,路子正,基础好,若他们在坚持书法练习的同时,不断反思与体悟,相信他们会收获更多。

郭沫若先生早在1962年,在给《人民教育》题词中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沈尹默先生也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这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他们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是很有道理的。汉字结构以笔画为最小单位,由笔画组成独体字,由笔画和独体字演变为部首,再由部首组成合体字,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逻辑系统。练习写字就应该遵循这个系统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练习。但是,强调循序渐进,并非顺序唯一。因为汉字笔画、部首、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字的笔画与字的结构,按顺序讲,应先练笔画,再练结构,因为笔画是结构的基础。但是,在练习笔画时,单练笔画还不行,还必须结合字的结构一起练习,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将笔画与具体字的结构结合起来练习,才能逐步写出合格的笔画。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应根据练习内容确定练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分时间,不能盲目贪多贪快,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难写的字、难练的内容就要多下些功夫,以掌握书写要领、写好为原则,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书写速度是影响书写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人由于恰当地把握了书写的速度,从而使汉字的书写出现了轻盈中不失凝重的理想效果。不同的书体应该有不同的书写速度,一般而言,行书可以用稍快的速度书写,楷书比行书要慢,应该是用中等速度,隶书比楷书还要慢一些。多写多练,能够提高书写速度,准确地把握字中笔画位置,练习时间长了速度也就相应加快,“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我所说的是关于硬笔书法的一些学习方法。单从这次获得特等奖的作品来看,张晓萌的小楷《岳阳楼记》,点画圆劲不生硬,结体自然有变化,颇能得其形、传其神。最为难得的是整篇作品300多字,居然一气呵成,恰似闲庭信步,显得从容不迫。自有一股清气雅韵,溢于字里行间。但有些字,如“求”“然”等字的点画写得生硬了点,似乎是为了强调笔势动作而写过了。13岁的学生能写到这样的境界已实属不易,值得同龄的孩子学习。另一学生徐梦的作品相对特别,这是特等奖中唯一的隶书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十分钟情传统的,追求平和隽永的气息,形式上也呈现出一派盎然古意。美中不足的是这是一幅比较单纯的临写《曹全碑》古碑帖的作品,缺少创作和新的理解,稍乏精神。若能再放松心境,以此书体另选内容加以创作,则会更加天真烂漫而意境悠远。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硬笔部首特等奖
周玥函
楊雅然
得特等奖的向日葵
首届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大赛 特等奖作品
弄清偏旁与部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特等奖作品
硬笔小作
学生小高组特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