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线并举的自主教研模式

2017-03-23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李小强刘艳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研育人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李小强 刘艳玲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研究已经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研究开展的最基本形式,教研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不少学校,教研活动仅仅局限于同一个学科,比如数学教研活动,参加的都是数学组的教师,研讨的多是数学问题。为此,我校引入了年级教研活动,组成“学科教研+年级教研”的“1+1”自主教研模式,实现了双线并举。

学科教研,让教师更深入地认识教学。学科教研是以同学科教师为群体开展的学科知识与课堂教学研究。以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为例,每周二上午是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的形式主要有三:一是集智备课,围绕一个具体的课例,先说课,然后学科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谈意见、出主意,助其打造精品。二是研究课堂,先听课,然后以这节课为议题进行评议,各抒己见。三是学科反思,共同解决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比如数学习题的解法、数学课堂的导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等。总之,学科教研能够从六个年级的不同视角,纵向帮助教师深度认识学科教学,做好学科教学。

年级教研,让教师更全面地看待教学。年级教研是以同年级但不同学科的教师为群体,而开展的学情研究及课堂组织管理研究。我们的年级教研每周一次,由年级组长主持,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管理经验交流,年级组长会根据每位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情况,有选择地安排1—2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管理,现身说法,以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管理艺术水平。二是育人模式的反思,在日常教学中,育人往往会被淡化,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薄弱、自信心欠缺的学生群体,关心不够。在我们的年级教研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多学科教师协同研究那些需要被关注的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齐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总之,年级教研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横向帮助教师更全面地看待教学与育人。

无论是学科教研还是年级教研,在组织上,和很多学校一样,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主题,这样不仅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也能让教研更有目的、让教师都有话说。我们学校更关注主题的拟定,充分尊重每位教师的能动性,由教师根据个人教学及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经集体讨论才能形成共性话题,并作为主题。教研主题一般会在教研活动前2—3天公布,以便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研讨更具深度、更加有效,彰显自主性。

“1+1”中的学科教研和年级教研,虽然分属学科和年级两条线,但是横向和纵向的相互交织,便形成了既关注学科知识教学,又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教研综合体。在这里的“1+1”不能简单地认为等于“2”,而远大于“2”。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