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3-22仲素琴

大医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认可度预见性病患

仲素琴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突发性和发病快的特点,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病患生命,有效的护理能够使为治疗提供良好的辅助,对病患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护理人员在探索中不断寻求有效的护理方式,循证护理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点,将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能够使整个治疗更加优化。本院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证实循证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5.26±4.11)岁;研究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4.81±4.23)岁。两组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以往的护理方案,常规组则在以往的护理方案中加入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提出问题

采用文献检索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状况进行总结,而后结合我科具体状况对导致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和总结初步得出导致出血的因素有:①血压偏低;②肢体发冷;③头晕;④贫血。出血后病患可能会休克,神经状况也会受到影响,血压也会下降[1]。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循证支持

根据提出的问题寻找资料,对相关论文和科研结果进行研究,对其中的各项解决方法进行论证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估,而后将其中的各项状况与我科具体情况结合从而找出与之对应的循证依据,并据此制定出详细的护理计划,为整个护理提供指导,从而使整个护理更加有条不紊[2]。

(3)护理措施

根据事先制定的循证护理计划展开护理,对病患实施详细的护理。首先,病情观察。对病患的身体展开全面的检查,实时观测病患的呼吸状况、体温、脉搏和血压,在其中应着重关注出血量大的病患,调整血压和脉搏的检测频次,必要时应采用心电血压监护仪来对病患的状况进行监测[3]。若病患出现心悸、头晕等不良状况应即刻告知医生,由医生对病患进行相应的处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作记录;其次,对症护理。病患若出现出血状况应监督病患卧床休息,此时还应通过静脉输注来补充血量,若病患存在烦躁状况还可以通过药物来稳定病患的情绪,做好各种安抚工作,在心理护理下消除病患对病情的恐惧和紧张状况[4]。同时还应对病患实施各种风险评估护理管理,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再次,健康教育。向病患讲解各种健康知识,告知病患各种病理让病患了解治疗方式,让病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举办健康交流会,让病患讲解相关知识,从而加深病患对知识的领悟,同时还可以举办健康知识竞赛,在竞赛中强化知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5]。给予病患生活指导,注重饮食避免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品,拥有健康的作息,通过锻炼来强化体质,给予病患相应的用药指导,强化治疗效果;最后,出院指导。在病患出院时告知病患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叮嘱病患构建正确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按时服用药物并根据状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出现异常状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到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SDS量表对病患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记录病患的出血次数及出血时间。制定护理认可度问卷调查表,调查表为百分制并由病患评分,分数超过90分表示认可,分数低于90分且高于70表示认可,分数低于70分表示不认可[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来对全部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对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将其录入SPSS20.0软件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用[n/%]表示统计数据,用t检验数据,使用χ2检验,P表示数据的差异,当P<0.05时,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组 常规组 研究组 t P SAS护理前 54.47±5.14 49.51±6.54 1.914 >0.05护理后 49.55±5.28 38.12±3.21 8.261 <0.05 SDS护理前 53.15±5.19 41.26±5.21 1.238 >0.05护理后 43.08±5.61 33.48±3.37 9.153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血状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血状况比较(

分组 n 出血次数(次) 止血时间(min)研究组 49 3.24±2.16 34.18±5.86常规组 49 5.81±3.51 41.19±7.29 t 3.516 3.951 P<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认可度比较[例(%)]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评分并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疾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出血状况

研究组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护理认可度

研究组护理认可度为91.84%,常规组护理认可度为81.63%,研究组护理认可度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 讨论与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科学理念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通过对已经证实的结论进行借鉴,在借鉴的同时结合医院和病患的实际状况联合制定护理方案,一方面确保整个护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使整个护理更具针对性和人性化[7]。循证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其实践性,在实践中检验并总结结论,从而使护理效果得到更深层次的优化。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展开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不仅能够使病患的出血量和次数降低,而且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知识水平。

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护理前两个小组SAS、SDS评分评分并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疾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出血次数和止血时间都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认可度为91.84%,常规组护理认可度为81.63%,研究组护理认可度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由此可见循证护理模式能够使整个护理更加井井有条,从而使病患的出血状况得到控制。循证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①在实践中寻找问题;②查找相关资料作为佐证依据;③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④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护理方案;⑤实施护理方案并从中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展开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不仅能使病患的心理状态得到优化、提升护理认可度,而且能够减少止血时间和出血次数。

[1] 张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21(10):174.

[2] 赵柏芳.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1(10):175.

[3] 罗明春.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588-589.

[4] 顾勤华,许湘华.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4(15):89-90.

[5] 徐红菊,滕敬华,范彩仙.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90-492.

[6] 吴育平.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8(19):192-194.

[7] 许雪梅.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212-213.

猜你喜欢

认可度预见性病患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