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训室的应用

2017-03-22陈永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用物责任制实训室

陈永玉

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训室的应用

陈永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通过在基础护理实训室管理中应用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教学资源使用率。

五级责任制;实训室;基础护理学

基础护理实训室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场所和重要基地,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我院护理系基础护理实训室于2009年实行规范化管理。2014年11月,我们开展调查,征求了大量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汇总。2015年9月,针对实训教学情况,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基础护理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了实训室管理模式改革,以更好地为实训教学服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级护理、助产、涉外护理专业的在校大专学生共5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6人,女生474人,年龄18~20岁。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基础护理学课程,使学生进入实训室进行护理技能学习与训练。

1.2 方法

1.2.1 实训室实行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 借鉴医院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实训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以实训室主任为指导,以实验技术人员为引导,以操作学生及同班值日学生为主导,以晚上勤工助学学生为督导,再次核对当日实训课所用物品,及时补充易耗品,最后课前实验技术人员再抽查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纳入实训室管理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验技术人员按照教学计划制定并完善各种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如《实训室的要求》《开放实训室的预约制度》《使用登记表的使用》《扣分规则》《用物检对制度》等,以为实训教学服务。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学习委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教育,然后全面推进,要求学生在每次操作练习时既要清点用物,又要顺利完成本次操作练习,还要在使用登记本上签字,若有缺失及时报告。下课或课外开放结束后,每班选出责任心强的4名学生检查刚才用物使用及登记情况,如有遗失、损坏,应马上报告教师并签字;没有值日学生的签字,操作学生不得离开实训室。勤工助学学生每晚都要再次检查今天所开课的物品及第二天操作课所需的用物,并及时添加易耗品。实验技术人员每天要抽查用物及易耗品使用情况,若有损坏等现象,要及时补救并登记扣分,确保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1.2.2 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观察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实训室环境整洁情况,实训用品、器材、设备等物品与各类文书完好率。

1.2.3 约束方法 为督促学生按规定使用物品,可对其物品使用情况进行评分,并使此项成绩占基础护理学总评成绩的10.00%。可对操作不到位的学生进行扣分,扣分分为两方面:个人扣分:总分100分,每出现一个问题扣5分;整体情况较差或者落实不到个人时,每次扣班级2分。学期末,评出“最美护士”“最美班级”,给予奖状和一定物质奖励,对最差班级给予上报批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实训室环境、物品及各类文书

实施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后,实训室环境整洁情况、物品及各类文书的完好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实训室环境、物品及文书情况比较[n(%)]

2.2 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影响(见表2)

表2 五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影响(n=498)[n(%)]

3 讨论

(1)五级责任制管理实现了学生人人参与实训物品的使用和管理,加大了对实训室环境、物品及各类文书的监管力度,减小了实训物品混用及丢失率。实训室不仅是学生练习操作的场所,还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通过五级责任制管理,既使实训教师责任心得到了提升,又使学生参与管理实训室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每次开放练习或课后都会做好实训室卫生,会将练习的用物及时归位,做到规范、标准。五级责任制管理要求学生实行交接班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包括实训项目、时间、运行状态、使用人班级及姓名,若遇异常情况会做相应记录及处理。实训教学档案是实训教学的一项基本建设,是促进实训教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健全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训室基本建设,规范实训教学管理过程,是提高实训教学效率的保证[1]。实行责任制改革以来,我们完善并规范了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实训仪器及物品管理制度。表1显示,加强五级责任制管理,可提高实训仪器使用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为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提供保证,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2)增强了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五级责任制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训教师辅助与引导,学生按照实训室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实训教师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以培养学生责任感[2]。由于基础护理实训室接纳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实训,用物小、多、杂,品种繁多到有的项目要十几种用物,少一样东西都能影响到护理操作项目的正常进行,因此每次练习后都要将用物整理好并归位,确保下次练习的学生能顺利完成操作,增强学生为他人服务和责任意识。

(3)提高了自我约束力。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实训室开放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实训物品的清点查对制度》《损坏用物的赔偿制度》等来约束学生,并与学期末的基础护理学总评成绩挂钩,让学生养成自清点、整理用物习惯。

(4)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往实训教师课前根据教学进度及实训教材准备好操作用物,并按照统一的方式放置,课后统一回收,学生被动接受准备好的用物并进行操作练习,根本不检查用物是否齐全、放置是否合理、无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这种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3]。而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用物都要自己准备。显然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模式与临床工作模式的接轨。学生可在整理用物过程中熟悉每项操作所需要的用物,提高动手能力。

(5)提高了交流沟通技巧,增强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实训室管理,面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不在现场,环境轻松,便于学生互相交流、请教、讨论,有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4]。

(6)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实训室管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其自我管理潜力。

4 效果与体会

通过实施五级责任制管理,加强了对实训室的管理,问责到人,实现了物物有人问、事事有人管,提高了实训室、仪器、设备使用率,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实训室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学满意率达近96%。

总之,实训室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实训室全程开放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实训教师不断摸索、探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使实训室真正成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实践场所。

[1]尚晓虹,张加玲,张瑞莲,等.提高卫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3):295-296.

[2]何秀美.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训室开放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6(4):88-89.

[3]张锋.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174-3175.

[4]蓝宇诗.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7(4):18-20.

G424.4

B

1671-1246(2017)05-0085-02

注:本文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项目(2016-3-4)

猜你喜欢

用物责任制实训室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管理方法在耳鼻喉科手术术前巡回配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