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谈职业素养培育

2017-03-22方燕君黄祥津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医学生维度医学

方燕君,周 俊,黄 敏,黄祥津,吴 琦

从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谈职业素养培育

方燕君,周 俊,黄 敏,黄祥津,吴 琦*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41)

目的 通过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探讨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路径。方法 将医学生职业认同分为职业环境、职业价值、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5个维度,编制“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因素t检验。结果 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3分以上的占96%,其中职业价值维度得分最高,而职业行为维度得分最低。结论 医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受当前职业环境影响,职业行为偏消极,职业情感有待加强。对职业环境的客观解读、对职业人生的合理规划和对职业情感的循序培养是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医学生;职业认同;职业环境

近年来,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医生职业环境发生改变,必然会冲击其职业价值观,增加负性职业情感体验,甚至颠覆其原有职业认知,直接导致职业行为异化、厌倦以至离职。对于职业环境的改善,我们寄希望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国民素质的提升。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能自如应对当前复杂的医疗形势。为进一步了解医学生在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下的职业态度,我们进行了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以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766份,有效问卷616份,问卷有效率80.42%。

1.2 研究方法

借鉴已有文献,结合对医学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访谈结果,编制“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和职业环境、职业价值、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5个维度共21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制,分数越高认同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核查。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s)描述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基本情况,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判断因素间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

2.1 学生职业认同现状

学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3.81±0.45)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5个维度中职业价值维度得分最高,职业行为维度得分最低(见表1)。

表1 学生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表1 学生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情况(±s,分)

注:与职业认同比较,*P<0.05

项目 得分3.67±0.52* 4.34±0.66* 3.71±0.53* 3.93±0.81* 3.64±0.73* 3.81±0.47 t值P -6.99 19.30 -4.77 3.36 -5.93-职业环境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认同<0.05 <0.05 <0.05 <0.05 <0.05 -

2.2 各维度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 各维度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培养职业情感,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1]。调查显示,职业认同5个维度中,职业情感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最大。职业情感是一种内省化的心情心境,影响个体行为方式,对支配个体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积极的职业情感对个体履职尽责行为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强化作用,不计较个人得失,怀有满腔热忱和执着爱心,并善于克服各种困难,表现出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以极大的精力付诸于行动,这正是医疗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然而,调查发现,当前医学生的职业情感还处在一个有待提升的阶段。

San Francisco最早对职业素养进行界定,认为其是指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2],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理念和职业思维等方面。2001年,IIME(国际医学教育学会)颁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中明确提出医学生需要具备七大领域60种核心能力。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基础上拟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方面提出12条标准[3]。通常情况下,医疗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主要由专业技能、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沟通技能、批判性思维、应变能力等方面组成[4]。在校期间,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强化学生职业情感,使其在复杂的医疗局势下永葆初心,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爱岗敬业。

高校要深入开展“服务学习”活动,将其融入道德修养、就业指导、素质拓展等课程教学[5],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到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挥医学生群体的专业指向性开展医疗服务,如“三下乡”、医疗扶贫、医德医风宣传、健康知识宣讲、校园健康使者、社区义诊服务等,充分挖掘志愿服务活动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通过“服务学习”尽可能创造接触职场的机会,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一种新的操作模式[6],将志愿服务时间以及服务对象的评价反馈纳入学分计算。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体验社会和历练自我的机会,认识自身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与责任,领会医学职业精神、提升医学职业能力[7],牢固树立职业情感和使命感。

3.2 规划职业人生,培育职业素养

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医学人才成长的漫长性,医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的模糊性,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生如果在上学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就不会主动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学习目标与目的也就不明确,更不能理解职业素养类课程开设的目的[8]。

职业准备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包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一系列能动过程[9]。医学职业素养是从医的根本,是应对纷繁复杂医疗局势的根本,是强化职业行为的根本。正确的职业认知,明确的职业目标,自觉按职业定位做好各项从业准备,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自觉按市场准则开发自身潜能,是迈向幸福职业人生的关键所在。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医学从业人员,提升执行力和岗位胜任力,是增强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育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

医学职业素养有显性医学职业素养和隐性医学职业素养之分[10]。专业技能是专业岗位的根本,属显性医学职业素养,理应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然而,医学职业理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思维等隐性医学职业素养却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显性职业素养外化的推动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择业观,提升就业技巧,而且要通过调研确定符合岗位需求的隐性医学职业素养,从未来职业需求出发,搜集与医学行业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设计仿真职业环境、模拟职业情景等,最大限度地再现真实职场[10],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操守及信仰,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培养职业能力,为其个人职业生涯创造良好的开端。

3.3 解读职业环境,重建职业素养

调查显示,职业环境维度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学生对当前职业环境充满顾虑。医患关系、社会舆论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等是医学生所关心的。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出台,医学人才培养周期明显延长。患者理想化的就医期望对医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某些不良媒体的恶意炒作等给医学生造成一定的精神困扰和从业羁绊。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严重被异化、物化。医患矛盾、医患冲突屡见不鲜,伤医、杀医事件触目惊心。医患关系从亲和走向对抗,医疗环境空前复杂,医者行医如履薄冰,医疗事业处于一个危险的节点,这也极大地冲击着医学生的从业信念,使其产生怀疑、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在严峻的医患关系下,带教教师不敢让学生上手操作,同时患者拒绝学生对其进行诊疗操作,学生锻炼的机会明显减少,职业行为的谨小慎微进一步降低了其职业认同感。部分医学生明确表示,将选择一些不直接与患者打交道的科室工作或者转行[11]。

医学生如何才能拨开迷雾勇往直前,不在这纷繁复杂的医疗局势中迷失自我、退缩逃避呢?可以通过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引导医学生客观看待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媒体的不实报道,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行业需求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观察、分析、理解、沟通、判断,掌握社会生存法则[8],把责任感、爱心、应变能力、风险意识内化为隐性职业素养,为医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储备应有的职业能力,实现美好职业人生。

[1]季小红,王文军,侯珊,等.医学生职业认同感调查与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1):71-74.

[2]程玉文,成欣蕊,吕怀芳.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58-60.

[3]闫霄,楚平华.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调适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16-118.

[4]余钰,范志宇,李舍予,等.长学制医学生职业素养拓展课程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1,32(4):70-72.

[5]周妍,王玉成,谷冠鹏.以提升服务意识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河北大学学报,2014(3):156.

[6]申俊霞.“服务学习”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150-151.

[7]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4):573-576.

[8]陈煜,韩荣,马玲,等.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素养现况、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2):119-122.

[9]王莹,宋耀新.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性及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85-87.

[10]姚丽.医学院校隐性医学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4):96-99.

[11]孙葵,尹文强,黄冬梅,等.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对公立医院医生职业心态的影响[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11):70-74.

(*通讯作者:吴琦)

G417

B

1671-1246(2017)05-0011-02

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201510560110)

猜你喜欢

医学生维度医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