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

2017-03-22邵婉如

商情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邵婉如

(天津财经大学)

近年来高校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在贯彻党中央积极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中,各高校狠抓党建工作,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入党后续教育存在的党员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突显出来,本文就探讨现有教育模式下,开拓研究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引导大学生党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的意义

深入探索和研究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鼓励大学生党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完善、有助于发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前期调研和问卷显示,一些问题突显出来。在党员后续教育内容方面:37%选择社会实践少,21.88%选择时事政治教育不多,17.9%选择入党动机教育不足,13.74%选择党史党情教育不够;在教育形式方面:选择活动形式单一的占35.63%,其中各类形式中比例最大的是座谈会占24.52%;在管理制度方面:有33.2%的学生党员认为“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贯彻”,44.1%认为“有制度但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21%认为“建了一些制度但具体规定大部分党员不清楚”;在入党动机方面:有33.4%的学生党员认为入党既是为党做工作也是为个人获取利益,2.2%认为入党主要是为获得利益,如评奖评优、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等,有4.3%选择因为周围同学入党而随大流;在理想信念方面:选择“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淡薄”学生党员中预备党员占30.6%、正式党员占15.4%;在参与党组织生活态度他评上,有71.7%的党员同学认为身边的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比较积极”,有22.9%认为他们“出于纪律要求参加而已”,有3.1%认为“少数人无正当理由经常不参加”;调查还发现,影响学生党员整体形象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实践能力差”占31.3%、“服务奉献意识差”占22.8%、“自律能力差”占19%,另比重较大的是“道德水平差”占14.5%、学习成绩差占9.3%,甚至有个别党员存在着考试不及格的不良现象,这严重损害了党员在学生当中的形象。综合考量以上数据,显现出几点主要问题:

(1)学生思想不够坚定

一是入党动机不够纯正,功利心太强。部分大学生把入党当做自己谋求政治资本的砝码,当目的达到后,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淡化。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飘忽不定的彷徨时期,容易产生歪曲的思想,个人主义盛行,不顾他人,以满足“自我”为中心。

三是党性意识不够强、欠缺榜样作用。“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意识在部分学生党员中依然存在,入党后党性意识逐渐削弱,对组织生活不够重视,放松了自我提高,没能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对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重视不够。“重发展、轻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大相径庭,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落后,对自我要求不严格。

二是监督考评制度不完善而导致形式化。当前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考核及评价体系,无法对学生党员的素质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未能给学生党员带来压力和约束。

三是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党员理解问题脱离实际。高校很多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方式上较为刻板,总一味进行灌输,却很少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和时事要点,忽视对他们的实践锻炼,造成大学生党员在处理问题上偏离实际,无法运用到平时生活学习上,缺乏主观感受。

(3)思政队伍力量较薄弱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主要由院系的辅导员具体负责。高校辅导员由于日常工作量大,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分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有时对党员的后续教育不够及时;另外大部分辅导员比较年轻,所学专业也非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不能及时更新最新的知识储备,无法与学生学习直接挂钩和深入指导,因此学生党员后期思想觉悟提高缓慢,入党后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三、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党员管理

在学生党员预备期,必须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动态,不断为他们引领方向,发挥党支部和入党介绍人的重要作用,把预备期的成长作为“加油站”,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学生转正后,党组织必须严格制定执行后续教育学习和管理制度:(1)制定集体学习计划。党支部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每学年初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和方法措施等,使党员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保持党员的先进性。(2)布置个人学习任务。根据组织学习计划,结合自身实际,要求每一名党员制定计划,落实每一阶段具体任务,且学习要求留有学习痕迹,定期提交检查。(3)进行学习考评。采取笔试、面试和查阅学习记录等多种形式,对党员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要求党员必须做到:有学习痕迹,过程中使用专门的笔记本,这些都作为对党员考评的重要依据;有学习体会,党员每月至少寫一篇有针对性的心得体会送交党支部,流动在外的党员,可以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党支部提交学习体会;有学习小结,党员每半年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小结,党组织每年至少考评两次;奖惩结合,对检查考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可以适当表彰,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落实整改。(4)做好检查记录,党组织对开展集中学习情况、党员自学情况、考评结果等内容要专门记录在册,每学期对记录进行一次整理归档,年底对记录进行总结,指定专人保管。

(二)提高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好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就要有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党建干部队伍做堡垒。高校可以通过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且善于做党建的教师承担这项工作,同时在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中,选拔配备学生党支部书记,协助党建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

(三)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1)健全组织职能建设。在制度建设中明确支部职能,对支部中每个成员的职责、任务等都有明确量化的规定,同时制度必须是在综合各方面评估考量后所得出,具有可行性。通过支部的制度建设,可以使党员个人的目标与党支部的目标最大化一致,有效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规范党支部的运行过程。

(2)健全大学生后续教育管理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健全的机制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让大学生党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保持活力,不断提升自我,提高素养,体现模范作用。(3)立足实践,提供锻炼平台。学校应该为学生党员提供各类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党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锻炼动手能力,与社会接轨,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价值,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构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

以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实际为依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即:以教育管理--考核--补充教育三个步骤作为实践基础,构建“学生党员、党组织、社会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就是整合高校和社会有利资源,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党组织为主导、协同制定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考核的计划和方案,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

1.搭建理论教育平台

很多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大相径庭,大都是因为自我要求放低、党员意识淡薄导致,因此理论教育尤为重要。在后续教育创新机制新模式下,可利用社会有利资源,邀请老党员、老专家通过报告会、专题党课或是建立网上学习平台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经调研,大学生党员对于革命老同志的报告和讲座极为感兴趣,他们真实丰富的经历和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往往能很深地打动学生的心,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和爱国热情。

2.搭建实践锻炼平台

党组织应与社会资源搭建联络平台和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党员赴社会各处开展各类实践锻炼活动,如:安排学生党员进社区工作,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和知识宣讲;深入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和走访调研等等,为学生党员提供接触社会、了解历史和服务大众的机会,深化其责任意识,锻炼其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3.搭建党性锤炼平台

党组织制定计划,给每一名学生党员安排任务,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从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安排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和学生宿舍,帮助普通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党员赴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政策宣传,引导学生党员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党员们通过任务锤炼,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党员成长成才。

4.搭建成长规划平台

党组织应该要求学生党员每年初在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当年的个人成长计划和行动措施,加强对学生党员成才目标的指引和帮扶。可公布学生党员照片和联系方式,举办一些优秀学生党员成长报告会、先進事迹展等,挖掘典型榜样,进一步提升党员光辉形象,极大地激发普通学生渴望加入党组织的热情。

5.搭建绩效考核平台

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和管理落到实处。“学生党员、党组织、社会资源--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就是通过对学生党员实施目标管理,结合党组织和社会进行综合客观全面地鉴定考察,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党员提出整改意见、表现优秀的适当表彰,确保后续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五、“学生党员、党组织、社会资源--三位一体”后续教育创新模式保障机制

1.尊重主体,因材施教,突出人性化

构建“学生党员、党组织、社会资源--三位一体”创新模式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尊重学生党员主体,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教育管理,让他们在主观意识上认同并自愿参与,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党员成长的实际需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整合多方资源,积极为他们构筑载体、搭建平台。突出人性化,保障学生党员参政议政、知情、言论自由等民主权利,尊重和鼓励学生党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风格。

2.提高认识,相互合作,做到常态化

“学生党员、党组织、社会资源--三位一体”创新机制强调的是充分挖掘和整合多方有利资源,融入到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新模式中。三方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合作、并给予充分的重视,多角度、多维度开展立体式的培养管理,才能形成合力,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三方还要将其列为常规工作,进行常态化开展,不能应付了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养的长效机制,真正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作为党建工作者,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形势,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确保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措施等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骨干队伍,应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实践经验和工作水平,以便更加科学地推动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开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参考文献:

[1]元秀梅.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发展.科技信息,2014.

[2]刘丰林.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3]邱晓玫.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中的挑战与变革.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

[4]陈元媛.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党史文苑,2010.

[5]郝明宇,朱嘉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全过程.长春职工大学学报,2010.

[6]毕会东.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重温入党誓词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