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2017-03-21黄守标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黄守标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颅脑科,广东 海丰 516400)

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亦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临床上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而对于出血量超过30 mL的患者,为防止脑疝的形成,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等[2]。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穿刺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穿刺彻底、伤口愈合快、费用低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本研究采用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旨在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自发性颅内出血;有明确的高血压疾病史;首次发病,发病时间<24 h,出血量≥30 mL。排除标准: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外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脑疝的患者;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而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8~78岁,平均(58.23±6.89)岁;高血压病史5~14年,平均(8.24±1.34)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39.23±8.42)分;基底节区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7例,脑叶内出血6例,丘脑出血4例,其他出血1例。研究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60.38±7.12)岁;高血压病史3~16年,平均(9.38±1.56)年;NIHSS评分为(38.84±8.13)分;基底节区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6例,脑叶内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其他出血2例。2组患者的性别结构、年龄组成、病程时长、出血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经头颅CT定位血肿位置,并进行腰-硬联合全身麻醉。

1)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尽量避开皮层功能区,并以最小接近颅骨距离的CT层面和最大出血面积作为小骨窗开颅的穿刺点。以切口为中心点做长约5 cm的头皮直切口,并钻孔扩大,形成直径为3~4 cm的骨窗,然后将硬脑膜放射状切开,并用脑针行电凝皮层穿刺。确认血肿后沿着脑沟或非功能区分开皮层,直至血肿腔。直视下,采用小吸引器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最后放置引流管。

2)研究组:采用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尽量避开皮层功能区和主动脉,以最小接近颅骨距离的CT层面和最大出血面积作为小骨窗开颅的穿刺点。锥开硬脑膜,并采用带针芯的14号硅胶引流导管缓慢地向预定的靶点逐步进针,达到确定的深度后,退出针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区域,并将部分血肿小心抽除。调整通畅引流管位置后,在患者头皮处固定引流管,并接入引流袋清除血肿。分次向残余的血肿腔内注入适量的尿激酶,逐步清除血肿。无血肿时拔针,局部缝合并无菌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不加抗凝剂,静置,3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清NSE、S100B和IL-6水平。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采用NIHSS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级法评估2组患者的预后。

1.4 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的评定采用NIHSS量表进行评分,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率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⑤恶化,NIHSS评分增加在18%以上[4]。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病例数×100%。

2)预后的评估:采用ADL评分分级法。①Ⅰ级,临床症状或体征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完全自理;②Ⅱ级,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可自理;③Ⅲ级,拄拐杖可行走,部分生活需要他人帮忙;④Ⅳ级,卧床状态,意识清醒,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完成;⑤Ⅴ级,处于植物生存状态[5]。Ⅰ—Ⅲ级为预后良好,Ⅳ—Ⅴ级为预后较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2组资料间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组别n手术时间t/min拔管时间t/d住院时间t/d研究组3454.38±12.422.54±0.8313.45±1.46对照组34248.74±48.733.16±0.7917.42±1.84t22.53633.15509.8553P<0.05<0.05<0.05

2.2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血清NSE、S100B和IL-6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NSE、S100B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组别nNSEρ/(μg·L-1)S100Bρ/(μg·L-1)IL-6ρ/(ng·L-1)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前治疗后7d研究组3449.54±12.4224.58±6.82∗1.54±0.380.83±0.18∗45.69±8.4216.42±4.56∗对照组3450.12±11.9636.73±7.43∗1.52±0.421.16±0.27∗44.73±8.6927.58±6.31∗t0.19617.02450.20595.92980.46268.3586P>0.05<0.05>0.05<0.05>0.05<0.05

*P<0.05与治疗前比较。

2.3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4 2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6]。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可诱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并导致脑内血肿,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原发性压迫损伤和继发性神经损伤。出血血肿本身的占位效应可导致脑水肿和血管痉挛,且血肿亦可诱发颅内压增高,使脑灌注压降低,从而加重脑部缺血缺氧[7]。此外,颅内血肿亦可向其周围释放血红蛋白、凝血酶原、基质金属蛋白等毒性物质,使得游离的氨基酸被大量激活,并诱发脑内炎症反应和补体系统,从而造成继发性神经损伤[8]。外科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可通过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局部缺血,减轻毒性物质的神经损害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9]。

有研究显示[10],相比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在保证血肿清除效果的前提下,可大大减轻手术操作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为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可有效清除血肿,防止继发性脑水肿,但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对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损伤大,患者预后较差[11]。本研究采用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有效清除血肿,并引流有神经毒性作用的血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的优点有:1)通过留置引流管对血肿进行抽吸,并对血肿腔进行冲洗,有效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风险;2)穿刺过程损伤小,不会对脑组织造成不良影响;3)使用硅胶软管道穿刺,穿刺道变形性良好,方便调整,引流效果较佳;4)软管道与定向技术相结合,可克服由于定位误差而出现的穿刺偏离预定靶点现象;5)应用尿激酶溶栓药物将血肿液化,便于流出,可彻底清除血肿。除了上述优点外,本研究亦发现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存在管道易堵、减压效果不佳、需多次注入尿激酶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NS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神经细胞质中的烯醇化酶,参与糖酵解过程[12]。S100B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中,与细胞增殖过程密切相关[13]。NSE和S100B在脑组织细胞中的活性最高,当脑组织发生损伤后,血清中NSE和S100B的水平明显升高。有研究亦显示[14],血清NSE和S100B水平可用于反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评价脑出血的治疗情况,并与预后密切相关。IL-6是机体细胞因子网络的重要成员,可参与体的炎症反应、细胞免疫、造血调控等,当脑组织受到损伤时,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发产生IL-6,使得血液中IL-6的含量明显升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NSE、S100B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可有效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神经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预后。

综上所述,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值得应用于临床。

[1] 李风志,徐海波.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0):47-48.

[2] 王冠.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59-62.

[3]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

[4] 张磊,刘建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79.

[5]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6] 张国良,李双萍,李强,等.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6,2(3):140-143.

[7] 曹军,高惠兴.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对比[J].海南医学,2013,24(15):2213-2216.

[8] 曾瑞亮,刘满昌,刘斌.锥颅穿刺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1):26-29.

[9] 莫泉,梁才干,赖为峰.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4):185-188.

[10] 张文亮,刘叶,张自豪,等.颅内血肿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血流参数及血清NSE,S100B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4):3798-3800.

[11] 史进,齐平建,刘建生,等.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105-6107.

[12] 何安邦,周奋,潘德岳,等.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937-1938.

[13] 洪曙明.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978-980.

[14] 许春华,刘明,陈超.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影响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106-107.

[15] 杨军,聂晓枫.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10):1635-1638.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