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3-21李慧璟胡英华洪嘉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点穴经脉腧穴

项 鑫,李慧璟,景 宽,胡英华,洪嘉婧,张 欣

(1.长春中医药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长春 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

《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项 鑫1,李慧璟2*,景 宽2,胡英华2,洪嘉婧2,张 欣2

(1.长春中医药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长春 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

为进一步扎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效果,对《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形成了“学-练-考-验”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以往理论和实训脱节、实训方式过于机械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后续学习《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和《推拿手法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涵盖内容较多,既要有丰富的现代解剖知识,还需要扎实的中医基本功。涉及《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古代文献,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开课年级又比较低,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导致该课程教学质量较低。此外《经络腧穴学》学时数逐年压缩,理论课学时数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学生不能牢固掌握本课程必备知识。因此充分利用实训课程,在实训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1]笔者通过《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学-练-考-验”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 学习

1.1 教师讲授学习 1)为解决理论授课时数缩减不足的问题,打破以往理论课讲授、实训课练习的常规模式,将实践性强的内容如腧穴定位方法部分放到实训课上讲。实训课分组训练,每组30人左右,教师可以先在骨性标志明显的学生身上进行腧穴定位方法的讲解和演示,同时其他学生可以两人一组进行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比量法的练习。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随堂及时指导和纠正。既弥补了理论课学时数不够的问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打破教材顺序,重新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各论的内容,主要是按照经脉的流注次序逐经讲解,腧穴则依据经脉循行走向按其排列依次讲授[2]。在实训课上打破教材顺序,先讲任督二脉,再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顺序讲解十二经脉;而某一条经脉中腧穴讲解的先后顺序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如讲手厥阴心包经腧穴时,讲完曲泽穴之后,先定大陵穴,再定曲泽与大陵两穴连线上郄门、间使、内关等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的内容时更加易于比较相邻经脉、腧穴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牢固掌握腧穴的定位。3)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多角度向学生展示重点腧穴的局部解剖和相近腧穴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谱,将授课内容形象具体地展现给予学生;其次借助人体骨架和结构模型,讲解各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通过经络腧穴演示仪器,再次强化已学习的内容。

1.2 学生自主学习

1.2.1 课前自主学习 1)未在理论课上讲授的内容,教师在实训课前,布置自主学习内容,由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按小组进行简短汇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理论课上已经讲授过的内容,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要求学生相互画经点穴操作拍照片、拍视频,也在课上按小组进行简短汇报,并由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教师指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1.2.2 课后自主复习 1)每次实训课后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能够比较及时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和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以便针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不同具体问题,包括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2)课后分小组训练,按头、胸、腹、背、腰、上肢、下肢的顺序,进行横向定位分部的比较、总结,学生相互画经点穴操作拍照片、拍视频,发布到公共学习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网上评价和复习,强化学习效果。

2 练习

2.1 教师示范 选择一位体表解剖标志比较明显的学生作示教[3],进行划经点穴示范,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并注意示范时间不宜过长,以便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2.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1)每次实训约32人,8人为一个大组,2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对全组人员课前、课后任务的管理。每组配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一人作为助教,辅助教师完成实训任务。2)在此过程中,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划经点穴,需要对每一条经脉和每一个腧穴进行定位。出现疑问,首先是小组间学生互相讨论,再由助教、教师答疑。3)教师在实训结束前总结学生点穴、划经的情况,针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再次演示这些穴位的点穴操作。

3 考核

3.1 随堂考核 助教负责管理全组学生每次实训内容考核,包括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一个一个过关;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3.2 阶段性考核 由于经脉、腧穴内容较多,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遗忘现象。也有一些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以为期末突击复习就能通过考试。为避免上述现象,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整体课程的教学中设置3次阶段性考试,督促学生及时进行复习、归纳和总结。

3.3 期末实训考核 课程结束后,进行实体划经、腧穴定位考核。每位学生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一份试卷,包括一条经脉和10个腧穴,画出经脉循行,正确描述腧穴定位、归经和取穴操作, 进行实体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20 min)内完成。以检查学生对于经络腧穴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4 体验

4.1 针刺基本操作体验 为了加强学生对腧穴立体结构、特殊部位的理解,将毫针刺法的基本操作提前介绍。在腧穴取穴定位的训练中,选择较安全、易操作的部分穴位进行毫针刺法的基本操作训练,让学生体会腧穴的三维立体结构,掌握腧穴局部解剖特征,加强对教材上每个腧穴标明的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的理解。并通过体会针感,来验证定位的准确性[4]。鼓励学生课外在安全的前提下大胆的将针灸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4.2 实习体验 经络腧穴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时有限,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全部内容。通过开放实验室、到医院跟诊实习等形式,为学生掌握经络腧穴学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使经络腧穴学的实训教学在有限课时外得到延伸和拓展。在临床实习中,教师通过治疗病人,具体讲解经络腧穴的临床实际应用。通过病人的反馈,验证针灸的临床疗效。学生不仅可以在实习实践中检验理论,并且可以建立临床信心。

在《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对学生进行“学-练-考-验”一体化训练,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充实和提高。

[1]于晓华,孙英霞,李永春.多层次教学在《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2):281-281.

[2]沈梅红,李缨.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14(4):97-99.

[3]方伟,康凤河,王丽颖,等.教-学-做-考”一体化《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0(2):7-9.

[4]张建斌,董勤,程洁.经络腧穴学实训教学方案的改革与设计[J].中医教育, 2009, 28(1):41-43, 49.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in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se of Meridian Acupoints

XIANG Xin1, LI Huijing2*, JING Kuan2, HU Yinghua2, HONG Jiajing2, ZHANG Xin2
(1.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130117, China;2.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China)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student’ s basic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 s a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Meridian Acupoints training course, and advance reform in the Meridian Acupoints training course, a “learn-practice-test-examine” four-in-one teaching method was formed. This method has changed the previous theory, training disconnection and stereotyped issues. This method mobilizes the student’ 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eridian Acupoints; training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G642.0

A

2095-6258(2017)06-0994-03

10.13463/j.cnki.cczyy.2017.06.045

吉林省教育厅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5ZCY227)。

项 鑫(1985 -),男,医学硕士,从事教学管理与中医针灸推拿学研究。

*通信作者:李慧璟,女,副教授,电话-13578730630,电子信箱-1114339833@qq.com

2017-02-28)

猜你喜欢

点穴经脉腧穴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葵花点穴手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全新经络点穴 教你长远赚钱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