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交林在营林生产中的利弊分析

2017-03-21杨晚竹

科学与财富 2017年5期
关键词:利弊分析营林生产混交林

杨晚竹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混交林在营林生产中的优点以及缺点进行恰当的讨论,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弥补出现的不足,笔者依据多年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互相学习交流,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交林;营林生产;利弊分析

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状况,通常是对天然林的使用以及损害开始的,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对天然林进行恰当的保护和限制,接着对天然林或者是人工林做好保护措施。经过长时间造林有关实践可以得知,为了能够让森林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来确保树林具有一定的抗逆强,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混交林的开发,旨在能够保护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

1 混交林发展的趋势

在造林事业中,营造混交林的显著效益,一向为国内外林业界所重视。从世界造林的历史和现状看,人工营造混交林已成为当代营林发展的趋势。

国外对混交林的研究和营造,早在18世纪初期就已开始。某国科学家就发现林分内混交阔叶树种有许多良好作用。至19世纪80年代,就有对混交林经营作出过评价,进入20世纪,研究进一步发展。40年代,某国科学家将混交林分为永久混交和临时混交两类来指导造林。50年代,有关组织对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混交林工作做了总结。同时各国对混交林的营造日益重视,从30~40年代开始,相关国家已对混交林开展了试验并着重营造工作;某国家也从营造纯林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进一步重视混交林的经营;近年来,某些国家已把发展针阔混交林列为一项国策。

我国营造混交林的历史悠久,早于南北朝时期,已采用混交方法来培育楮树,还有杉桐、茶桐混交等传统经验。但人工营造混交林及开展专门研究,则是近二三十年的事。50年代以来,我国某些省份开始营造杉檫、杉松和荷松混交林。60年代,混交林营造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以杉、松为主要树种的混交林营造的更多,取得的成果得到推广。

2 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树冠恰当的分层是为了能够让林分达到高产量的目的。树冠分层不但是森林整体状态的重要标志,而且同样也是生态结构的标准。各种不同的树种而形成的混交林,对阳光和水分的索取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并且生长的速度也是有區别的。

喜欢光照的树种和耐茵树种采取混交的形式,喜欢光照的树种长时间是位于林冠上方,而中等耐茵树通常位于中层,还有一些耐茵树种居于下方,在不同的树层都是依据生态特征而组成的。各种树种对环境情况的适应能力也是不同的,喜欢光照的树种通常在林冠上面的很多,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耐茵树种普遍度会在阳光照射的中层可以很好的产生光合作用,这样可以发挥出混交林的作用,从而将生物产量得以提升。

3 混交林能更好地维护和提高地力

因为林分地力保持一定的维持性是对树木养分吸收以及相应的归还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林木养分归还的主要形式是来自枯枝落叶的分解,由于林木养分归还肥土效果的不同对枯枝落叶所产生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倘若枯枝落叶分解速度的快慢会对养分循环带来重要的影响,假如腐殖质化分解的速度快,那么养分循环的速度同样变快,反之就会慢。通常情况下针叶树种没有很多的落叶量,也没有存在较多的灰分,而且分解不易。在相关的树层逐渐积累,从而形成粗腐殖质,对地力衰退带来不利影响。阔叶树有较大的落叶量,并且含有足够的灰分,分解起来较容易,这是因为阔叶树混交林能够有效的将地力提升。

4 混交林对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

因为不同的树种与树种之间合理搭配出来的混交林会比纯林的生态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出现食物链长的现象,并且结构也很繁琐,对鸟类繁衍带来益处,从而让不同的生物种之间有效的约束,避免出现病虫害的发生。

混交林因为树冠层次的不同或者是叶子形状存在区别,相互交错的生长,地下的根系相互配合比普遍的纯林具有一定的牢固性,所以起到抗风的效果。避免出现风倒的情况出现,从而让干形保持通直的状态。

在高温季节的情况下,混交林的温度不高,在干旱时期,混交林温出现较大的情况,因此不同种类的可燃物不会轻易出现着火的情况。由于针阔混交林受到阔叶树的阻隔,进而能够避免引起地表着火的情况,比如在松树纯林中很容易发生火灾的现象,并且随着地表迅速的蔓延从而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失。然而,松树与相关的树种进行混交,就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倘若发生也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将火扑灭。

5 混交林调节水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强

混交林具有较好的理水功能和防蚀作用,其原因是林冠结构比较复杂,层次多。混交林一般由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多形成多层林冠呈垂直封闭,降水经过树冠层层拦截,延缓了降水下落到地面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树冠可截留降雨量15~40%。树冠截留的雨量多少因树种组成、密度、年龄、降雨强度不同而异。混交树种组成复杂,密度较大,因此在同样的降雨强度和林龄情况下混交林的拦截雨量大于纯林。

6 混交林有利于环境保护

由于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森林是净化环境防治污染的净化器。但是不同树种其抗逆能力和耐污染的生态幅度也不同。营造混交林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用途和不同抗性的树种进行搭配,达到防护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在城市绿化中,从减少噪音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效果看,也以混交林为好。某一人员对关于林木减噪模拟研究结果认为:在城市绿化中阔叶树种以及针阔树种混交配置对全声频,即包括高、中、低声频的减噪都能起较好的作用。结合景观,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和不同高度的综合减噪效应,建议北方城镇绿化应以针、阔叶树种为绿化类型的主体。从风景观赏效果看,也以多树种混交搭配较为理想。城镇风景名胜、保健疗养地带绿化,是以观赏保健效益为主要着眼点。不同地点、位置、建筑类型,不同季节的景观都有不同的要求,因而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叶、花、果)不同形态的树种,进行组合搭配,才能表现出美学的观赏效益和实用价值。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不同的观点可以得知:混交林具有较多的优势,然而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落实到混交林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混交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培育中所使用的技术也是较复杂的,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从多方面来对混交林做好充分的考虑,如气候情况、树种生态状况、树种搭配是否恰当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混交林的生产量。

参考文献

[1]陈立华.混交林营造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

[2]苏付保.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浅析[J].林业实用技术,2010(02).

[3]娄胜德.谈混交林优点及营造原则[J].林业勘查设计,2009(01).

[4]张利梅.关于营造混交林的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08(04).

[5]陈际伸.混交林营造及其机理的研究概况[J].江西林业科技,2001(02).

猜你喜欢

利弊分析营林生产混交林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