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麦注射液防治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7-03-20相正永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1期
关键词:参麦低血压注射液

相正永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300)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呕吐、胸闷、晕厥,严重需终止透析治疗。IDH的频繁发作还造成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缺血性损害,增加动静脉漏血栓、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周期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复阳生脉的药理作用[2],笔者将参麦注射液用于防治IDH,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透析治,且最少发生过1次IDH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在透析开始时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54~76岁,平均(66.3±10.2)岁,透析史2~15年,平均(6.4±4.1)年,每周透析2~3次;10例采用常规透析方法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51~77岁,平均(64.8±11.4)岁,透析史2~17年,平均(7.1±4.3)年,每周透析2~3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体重、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基础疾病、透析方法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透析仪器均为金宝AK96血液透析机,血流量设定为185~240 ml/min,透析液流量设定为500 ml/min,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透析开始时予以参麦4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两组患者发生IDH时,给予减慢血流量、停止超滤以及静脉补充生理盐水等处理。透析过程中每30 min监测、记录血压1次,详细记录IDH发生频次、血压值及处理经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DH发生率的差异与透析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本院IDH判断标准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大于30 mmHg,伴或不伴虚脱、出汗、心悸、晕厥等低血压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采用t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血压变化及IDH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血压变化及IDH发生率比较[(±s)mmHg,%(n)]

表1 两组患者透析过程血压变化及IDH发生率比较[(±s)mmHg,%(n)]

组别 次数 透析前 透析2 h 透析结束 IDH发生率观察组 92 126.84±11.37 100.19±10.24 116.36±9.53 10.87%(10)对照组 92 123.37±11.54 76.21±9.38 100.73±9.28 30.43%(28)t/x2 0.145 7.783 5.364 10.745 P 0.437 0.005 0.018 0.001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治疗措施,随着透析设备与技术不断进步与成熟,透析并发症不断降低,但IDH发生率仍高达20%~55%,对疾病进程及透析质量造成影响[3]。自体动静脉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最佳通路,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低血压可导致动静脉漏口血液循环减慢,粘滞度增加而形成血栓,堵塞漏口[4]。李根[5]研究显示,IDC患者透析后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心肌酶CKMB较透析前升高,提示IDC与患者血管钙化、甲状腺功能紊乱及心肌损害有关。IDH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诊断标准,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诊断标准为透析过程中SBP降低20 mmHg或SBP<90 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 mmHg,伴有呕吐、胸闷、苍白、晕厥等低血压症状,且需要治疗者;欧洲最佳实践指南则认为在透析过程中只要出现血压降低及相关症状且需要治疗者即可诊断IDH。有资料显示,频繁发作IDH的血液透析患者,其2年内死亡率达30.7%,因此,IDH逐步被临床所重视,如何预防与治疗IDH亦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IDH产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6-7]:(1)血流动力学因素:透析时超滤过快、过多,致使体内有效循环血容量缺乏,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超过机体代偿范围时,则导致IDH。血流动力学因素占IDH发生病因1/3左右,是IDH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2)疾病因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可导致心血管调节功能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低下,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反应敏感程度下降,使得血压调节反射弧与血管壁压力感受器受损,透析后期不能对交感神经张力作出及时调节而发生IDH。此外高血压、冠心病及尿毒症可引起左心心肌肥厚与舒张功能不良,左心室舒张末期心室内压力增加,心室充盈量降低,使得心输出量减少,发生IDH。(3)进食因素:透析时大量进食可刺激胃肠道大量分泌消化液,胃肠道血液循环量增加而致体内有效血容量降低而产生IDH。(4)药物影响:患者透析前或透析时服用降压药物或对血压产生影响的药物,如镇静剂等。(5)其他因素:尿毒症患者体内甲状旁腺浓度水平升高,对血管收缩功能产生抑制,影响血管对血压的调节;部分患者对透析膜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生IDH;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等。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提取有效皂甙成分复合而成,此方源至《千金药方》,具有救逆回阳、固脱补虚、养阴清心、复脉益气、益气生津等功效,在临床主要应用于“虚劳”“厥证”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麦冬中的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等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兴奋肾上腺皮质系统,刺激糖皮质激素分泌,能够改善心肌代谢。(2)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促进钙离子内流而强心升压,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能力。(3)及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等病理性代谢产物,保护心肌细胞膜脂质结构,稳定细胞膜。(4)促进心肌细胞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抑制血栓素A2生成,促进心肌细胞修复;降低P-选择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水平,抑制患者血小板活性、粘附聚集,阻止血栓形成,改善组织微循环,提高供血供氧水平。(5)调整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之间的平衡,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透析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IDH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过程血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与厉青[8]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参麦注射液可以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对保障透析质量,降低吻合口漏等发生在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1]胡 丹,吴险峰,涂卫平.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759.

[2]许绍芳.参麦注射液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防治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0):103-104.

[3]刘 华.不同透析模式对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70-1372.

[4]李 影.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血压致动静脉漏失功的护理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4):-421.

[5]李 根,卢锦莲,刘 涛,等.透析性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717-719.

[6]郭晓燕,王 艳,肖东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2):1061-1062.

[7]赵 娜.血液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机制[J].中国处方药,2016,14 (9):141-412.

[8]厉 青,张 艳,苏 静,等.参麦注射液联合50%葡萄糖注射剂顶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6,25(3):161-163.

猜你喜欢

参麦低血压注射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