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2017-03-20懿,罗凤,刘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1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组间康复

段 懿,罗 凤,刘 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致死病因,发病率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1]。脑卒中可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语言、认知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影响治疗依从性及社会支持,两者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从2016年9月起,对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都常规进行抑郁筛查,并对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了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我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共92例。入组的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正确回答问题,心智正常,无听力障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常规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音乐疗法+常规治疗方案),各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内科基础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1.2.2 音乐干预

参阅文献选择能振奋精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建立音乐库。配置多功能室一间,配置可播放视听音乐的音响设备以及桌椅,环境安静、舒适、温馨。干预时间和频次:每天一次,每次播放30 min,避开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时间,一周6次,持续四周。音量约40~60 dB,以患者舒适度为准。干预前进行言语指导:由操作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音乐疗法的作用和效果,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特别强调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尽量排除杂念,融入音乐的旋律之中。

1.2.3 小组模式

由经过培训的康复专科护士、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师各1名以及试验组患者共同组成治疗小组实施干预。干预一周6次,持续四周。干预内容:①工作人员及患者的自我介绍,小组情况介绍,以促进彼此认识;②交流患病后个人经验,对疾病的认识,对康复治疗有什么疑问,自己的期望等,由治疗小组进行引导主持及解答专业问题,从而使患者之间加强交流,获得他人治疗经验。③工作人员组织成员进行音乐方面的讨论,进行歌唱表演比赛等,提高对音乐的喜好和参与。

1.3 评定方法

测评的工具量表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记录试验前、试验后第2周和第4周结束时三组患者评分,计算试验前及试验后第2周、第4周减分率。减分率=(试验前评分-试验后评分)/试验前评分×100%。减分率<25%,抑郁症状无改善,为无效;减分率25%~50%,抑郁症状改善,为有效;减分率51%~75%,抑郁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减分率>75%,抑郁症状消失,为痊愈。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记录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果显示,2组间HAMD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的有效性较对照组更高。见表1。实验开始后第2、4周的HAMD评分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评分更低。见表2。由此表明,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较单纯的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更好。

表1 两组间HAMD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实验后第2、4周组间HAMD总分比较(±s)

表2 实验后第2、4周组间HAMD总分比较(±s)

评定时间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n 46 45实验后第2周 14.75±6.14 18.12±6.74 -1.425 0.117实验后第4周 15.14±6.51 17.84±6.94 -2.004 0.038

3 讨 论

卒中后抑郁(PSD)不仅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的配合度,而且也给患者亲属和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表明,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小组模式的音乐疗法因为更多的是集体活动,同时有关于音乐相关的一些话题讨论,这种形式让患者依从性更好,对聆听音乐的兴趣也更高,在聆听音乐时也更专注,因此干预的效果也更好。所以,在临床的具体操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认真组织,选择患者大多数人感兴趣的音乐及话题进行探讨,同时随时观察患者对活动的反应,这样让患者充分参与进来,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从实验可以看出,组织者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者最好是对医学心理学有一定的基础,善于观察出患者的心理反应并及时给予疏导。同时,组织者还需要能够调动患者情绪、活跃现场气氛的能力,因为该研究关键是要给患者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的氛围,让患者能尽可能的放松并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等的限制,本实验只做了4周的时间,而且也没有后期的长期随访;另外,对于医院以外的,在家庭或社区疗养的脑卒中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没有进行研究,没有进行对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考虑将该类患者纳入实验。

[1]张秋实,张振香,林蓓蕾.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实践研究进展[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2,15(7B):2253-2255.

[2]Bradt J,Magee WL,Dileo C,et al.Music therapy for acquired brain injury.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7(7):CD006787.

[3]Vogel CH.Assessment and approach to treatment in pststroke depression.J Am Acad Nurse Pract,2015,7(10):493-497.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组间康复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