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评价

2017-03-20孟令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1期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发生率

孟令志

(济南军区总医院急诊科,山东 济南 250031)

高血压脑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高血压脑出血,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发病率和复发率[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准确的院前急救,可为患者获得更多的抢救时间[2],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和日常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9例患者中,有1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5±5.96)岁,发病时间在0.52~5.42 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2.41±0.63)h;研究组29例患者中,有16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4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6±6.01)岁,发病时间在0.47~5.14 h之间,平均发病时间为(2.38±0.57)h,通过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基础资料可知,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直接送入到急救科进行治疗,未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了院前急救措施和护理。急救措施: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拨打了“120”之后,医院实施急救流程,首先由医护人员随着进行前期抢救,在救护人员抵达显现之后,立即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采取急救方法:①确保患者呼吸通常,与此同时,将患者口腔中的异物或者呕吐物清除,如果患者舌头出现后坠现象,则需要采用钳子夹住,如果患者有痰,则需要进行吸痰操作。②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调节患者颅内压和血压,在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剂。③给予患者足够氧气,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现象。④在实施短暂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之后,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患者头部平稳,避免患者出血现象加重,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同院方联系,并做好院内抢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详细数据进行记录。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全部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脑疝,3例患者呼吸衰竭,2例患者气道阻塞,1例患者出现应急性溃疡,2例中枢性高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48%,在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脑疝,2例患者呼吸衰竭,2例患者气道阻塞,无应急性溃疡患者,1例中枢性高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通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

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之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s)

分组 n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生理功能 精神健康对照组 29 64.52±6.89 61.59±5.96 50.94±5.63 71.05±7.63研究组 29 86.32±4.96 79.15±6.01 71.59±4.85 81.96±7.41 t 7.529 8.415 7.505 8.634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在脑血疾病中,较为严重和危急的一种疾病是脑出血,近些年来,随着脑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多,脑出血患病人数也在显著提升。长时间以来,有关专家认为,高血压会导致脑部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一旦出现血压突然升高现象,动脉瘤壁就会出现破裂,使得血液从血管壁流出,最终进入到脑组织当中形成血肿[4]。高血压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大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由血压突然升高,使得动脉出现破裂而引起的。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头痛、血压升高、呕吐等[5]。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失明、面部麻木、昏迷、失语、瘫痪等,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死亡、衰竭、呼吸衰竭[6],所以需要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降低患者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

高血压脑出血院前急救为患者提供了一系列急诊抢救流程和方案,内容有初步急救措施、安全转移、途中密切监护等,通过控制患者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处理异常状况,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患者获取更多的抢救时间。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达到34.48%,研究组达到10.34%,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总而言之,将院前急救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和护理之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佴晓莉.研究院前急救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46-246.

[2]杨 成,贾 靖,崔 伟,等.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0):948-951.

[3]王兴铧,杜嘉庚.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2):1103-1106.

[4]关忠辉,苗文武,吴佳宁.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8):44-45.

[5]赵桂艳,凌素连.院前急救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3):353-354.

[6]陈莉华.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3510-3511.

猜你喜欢

脑出血高血压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