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2017-03-20刘运嘉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文化建设课堂

刘运嘉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思想和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高校的思政教育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高校必须了解当前社会的现状,不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寻找新的出路与对策。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教育的现状,并且在思政课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思政课堂文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堂;文化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政文化建設的重要阵地,在为社会输送高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将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为适应当今社会对高品德、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现状,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也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培养学生的政治眼光。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课堂中对大学生的思政文化建设怠慢,在开设思政课程方面还不够重视,所以高校应如何适应社会现状,加强学生思政文化建设,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思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有了一定改变。在高校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着,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现阶段的大学生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时,却慢慢忽略了自身的思想和政治学习,并且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控制、被外界环境干扰,这些对他们融入社会后将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为了减低这种事情的发生率,高校应该深刻了解到大学生思政文化教育的现状,把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方针,结合当代的时代特性,开办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合理的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增强学生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更好地推动学生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

2 高校思政课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思政课堂的机械教育方式弱化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着陈旧、落后的弊端,他们只是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并且对理论知识不进行内化,要求学生只是单纯的背和记。高校的这种机械式课堂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想水平严重脱节,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违背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导致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不深入,满足不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也不符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2.2 高校思政课程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然而许多高校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做课程时,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有些高校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滞后,并且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去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2.3 高校思政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滞后

目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有些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中,并没有完善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太科学,仅仅以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的知行不合一,容易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产生影响。

3 加强高校思政课堂文化建设的措施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高校应该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要求,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因此,高校思政课堂文化建设中,应该实行以下措施:

首先,高校应该改革创新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认清当代社会环境与现状的变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并且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的引入科学、合理的理念,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政治教学方法和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把思政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思政知识进入深入了解,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的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水平;其次,高校在做思政教育的课程时,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学生的特点,要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与时俱进,定期对教材中陈旧、滞后的内容进行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且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加开设法律的课程,通过法律教育来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高校在课堂中应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评价体系,要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不要把思政教育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仅仅以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并且应当重视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建设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思政教育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

4 小结

总而言之,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觉悟离不开高校思政教育的培养,思政教育水平问题在高校工作中显得格外的重要。因此,高校应该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中先要找出造成思想和政治教育难点的原因,改革创新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政评价体系进行完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社会现实,与当代社会环境相结合,清楚了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运用科学理论性的时事观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提升高校大学的生思政教育水平,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解晓双.学习共同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文化建设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7):64-65.

[2]李爱红.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研究——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25-27.

[3]郭文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4]吴潮霞.学习共同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5]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作者单位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10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文化建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