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2017-03-18白冰

当代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白冰

[摘要]从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创新人才的成长曲线来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分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创 新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强化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高校需要遵循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积极构建并实施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力争达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四位一体、全面提升的立体培养效果。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为从规模发展转入质量提升,并提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积极发现并不断总结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促进高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高校理应积极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当前的根本任务。

一、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内在逻辑

1.创新内涵的准确解读

追求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载有“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说“日新之谓盛德”。而对于“创新”一词内涵的解读则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创,原指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的“新结合”方式引入生产体系,认为创新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和重要推手。后来被引申为“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1]由此可见,创新始于质疑,并最终借助各种要素收获成效,其本质在于突破常规。

2.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人们通过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不例外。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具有创新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两大步骤,可进一步细化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创新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强化四个阶段。高校针对不同阶段应该相应地设置培养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阵地,以项目为依托,循序渐进,方能逐级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斩获更多的创新成果。

3.创新要素的相互关联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多要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使知识积累、素质提升与创新能力强化三项结合,共同进步,以认知水平确立创新活动,以创新活动反促知识积累;以素质提升引导创新动力,以创新能力丰富素质内涵。三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其中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是创新能力强化的两条扶手,创新能力则是促进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阶梯,三者联动共同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阶梯式上升通道。

二、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1.循序渐进,遵循创新规律

事物的运行与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创新潜能的培养也不例外。创新能力之培养从基础到上层,从初级到高级,依次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创新意识侧重有创新的冲动与想法,即想去做事;创新思维侧重有创新的思路,即知道如何做事;创新素质侧重有创新的潜能,即可以尝试做事;创新能力则强调创新的成绩与实效,即能做好事。按照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理念所培养的学生,应该逐步具备“想做事、如何做、会做事和做好事”的动力和能力。

2.强基固本,注重知识积累

创新意识的产生虽不直接决定于知识积累的厚度和宽度,但是创新成果的实现却与之密切相关。在構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时,要合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既重厚度又重宽度的,有利于创新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知识培养体系。一是要重视专业基础的深厚与稳固;二是要尽可能宽的拓展知识面,强调学科交叉意识,了解学科前沿;三是要加强实践训练,从实践中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学会活用知识。以知识积累促进创新,以创新丰富知识体系,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三、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高校学生的成才成长始终遵循着从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强化的循序渐进规律,同时通过对创新活动的参与和总结,将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断提升和发展过程。高校可以依照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并实施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分层级构建渐进式的项目体系对全体学生做到创新培养面的全覆盖和多元化的培养举措配合补充做到创新培养点的全方位,力争达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四位一体”,全面提升的立体培养效果。

(一)全员覆盖的渐进式项目体系

高校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分级分层培养,以全员覆盖的项目群构建循序渐进式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体系,使每一层级的项目都力争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覆盖。

1.以主题沙龙和报告交流为举措,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源于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疑问和对现状的不满足。高校学生只有对专业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充满好奇与疑问,只有对目前的状况和职业的发展怀有不满与憧憬,才可能激发出创新意识。高校中的二级学院可以在一年级学生中着重举办自由主题沙龙、专题交流座谈会以及讲座报告等活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自拟主题、自由申报、自主邀请嘉宾、自行宣传,招募参与者共同研讨交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2.以创新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是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诺夫·怀特海主张:“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3]启迪创新思维是高校课程教育的重要教育目的。高校可以一方面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创业实训课”等专门性创新类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创新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创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将专业教学内容与创新培养目标深度融合,把创新思维培养贯彻到专业课程当中。这既是对专业教学的改革,也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灵活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以创新训练和创新论坛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高校应该给予经费配套并加大政策支持,使创新计划覆盖到绝大部分学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教务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并做好前期指导、中期检查、终期结题、成果统计等项目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院校两级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制定工作流程指导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同时,高校主动设计并大力举办创新论坛,为优秀学生搭建了校级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全面补充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高校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需有效借助专业资源和辅助制定相关举措对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体系构成有益的补充,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补充支撑体系。

1.强调专业学习,打牢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基础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发展始于基础并依赖基础,没有坚实基础就无法想象盖起万丈高楼。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虽与专业知识的多少没有正比的必然联系,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却能夯实创新所需知识的厚度,并为日后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效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投入度,也更有利于基于专业基础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发挥导师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个性指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在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过程中需以教师为主导,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高校可以根据需要重点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创新导师。学业导师从工作态度认真、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中遴选,主要给予学生在职业规划、成才成长方面的指导;创新导师可以从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中聘任,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创新训练和科研竞赛等。两者结合,共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推动海外交流,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理念

高校通过实施海外交流交换项目,引导学生积极走出校门和国门,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高校对外交流交换项目的设置前期注重夯實基础,后期注重提升质量,从短期参观学习到长期交换生项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为不同年级和需求的学生搭建短期、长期和初级、高级不同的对外交流平台。在为学生拓宽海外交流通道的同时,对学生的海外学习提出严格要求和考核,力求达到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思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之目的。

4.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

制度是行为最有效的指挥棒。高校要想真正帮助学生把创新的意识、思维和素质最终转化为创新的能力和行为,必须建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具体来讲,高校可以从奖励政策和帮扶政策两个方面来建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政策主要是从原点入手,通过物质奖励和荣誉吸引相结合的方式,在政策导向上鼓励学生关注创新、自愿创新。帮扶政策主要从过程入手,在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活动继续进展并取得相应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怀宇,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3).

[2]朱国定.马克思主义哲学[M].上海: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英]阿尔弗雷德·诺夫·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