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6-12-12袁兴国

成才之路 2016年35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业教育应用型

袁兴国

摘 要: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其开展机会型创业,通过学校的创业平台支持,走“产学研创”的道路,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同时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素质;创业教育;创业人才;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3-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热门选择。而另一方面,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越发紧迫起来。目前,国际上公认青年就业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发表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指出,中国青年人口的规模大,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到70%。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一、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人才”,要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要培养合格的创业人才,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业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1. 创新精神是创业人才的核心特征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包括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事业心和责任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主要是培养一种解放思想、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要素。培养创业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成功意识、诚信意识,开拓创新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意识。

2. 创新能力是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成果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因素,它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创业教育的目标要素中,创业能力最为重要。创业能力是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贯穿学校教育各个方面。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通过科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等,进行严谨的科研训练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其次,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等。

3.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重在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并不是说非要大学本科生做出大的发明创造,而是要使学生初步体验科技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同时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实践可以包括创新性实验、选择或参与导师课题、科技竞赛、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等不同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实践,创新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在实践中积累养成,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使学生证明和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还会发现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没有创新的实践,就不会产生创新人才,也不可能发现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创新文化的熏陶。所以,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气,同时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文化。为此,可以通过组织教育教学大讨论、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活动、宣展科技史和科学家事迹、举办高水平系列学术报告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教育。

二、应用型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应以开展“机会型创业”为教育导向

2002年的全球创业观察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项目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将创业活动分为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是指出于生存目的不得不选择创业的一种创业形态,生存型创业的基本特征是把创业作为个人获得生存基本条件的一种选择。例如,老职工下岗失业、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从而选择独自创业或合伙创业,来获得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这就属于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常常会表现为自我雇佣的形式。机会型创业是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机会型创业的基本特征是把创业作为个人更大发展的一种选择。从事机会型创业的人通常不会选择自我雇佣的形式,而是通常具有明确的创业梦想,进行了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通常会创办中小型企业。例如,政府工作人员或现有企业的员工拥有了某种新的专利、服务或产品,并策划了完善的创业计划书,辞职下海,创建新的企业,这种通常都属于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同属于创业活动的两个方面,其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般而言,机会型创业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推进经济增长。但是正如俗话所说,“高风险高回报”,机会型创业的失败率也是相当之高,而且很可能就一败涂地,而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一点上,生存型创业的门槛就比较低,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大,易于生存,而且生存型创业虽然就单体而言对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小,但是考虑到数量的因素,实际上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所以,通常对创业的选择往往是考虑到个人的因素而决定的。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所培养的人才都是以高等技术型为主的,先天上就占有技术和实践上的优势,更容易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革新或者发明新的技术,从而比“研究型”和“学术型”高等院校的学生开展机会型创业有更高的成功率,这就奠定了应用型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应以开展“机会型创业”为教育导向的现实基础。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机会型创业”教育引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扩展专业知识,增加实习期限,善于抓住机遇。

机会型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抓住机遇,许多实例表明,抓紧机遇就是创业成功的一半。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要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创业机遇,就必须具备能够发现机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专业上的知识扎实程度和实践的熟练能力。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安排之内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行业新闻、发展前景和最新动态。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后,通过这种扩展学习,必然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动性,从而为抓住创业机遇提供了主观条件。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将实习的比重扩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知识再牢固,也不如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发现的效果好。学生可以利用长时间的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为抓住创业机遇提供了客观条件。

2. 钻研机会型创业的成功案例,选择好的创业项目

要想创业成功,好的创业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业活动开展之前,务必要选择优良的创业项目,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创业失败是必然的。在面对机会型创业的高失败率的时候,学生更应该慎重选择创业项目。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可以多举出成功的机会型创业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成功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中获益。虽然就创业而言,在我国确实存在着无限的创业机会,但真正的、具有长期市场价值的创业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创业。没有任何技术壁垒的创业很容易被人模仿,获取超额利润的周期很短。成功的机会型创业者拥有技术创造力,他们创造了一个个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开拓了一个个的市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让他们掘到了第一桶金,造就了他们的事业。

3. 开设“企业管理学”初级课程,培养运营管理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开设“企业管理学”初级课程,来培养创业人才的运营管理能力,主要是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一个健康的企业,需要的是保障和执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生产力,通过对生产要素和制度的合理组织,创造出利润最大化的财富。很多案例公司的创业者都是学生出身,他们缺少见习期,虽然经过十几年的磨炼,公司运营管理能力提高不少,但实际上是付出了很多的“学费”。伴随着创业企业的成长,公司的管理水平需同步提高,就像一个聪明和勇敢的孩子,成长中需要步步为营,才能茁壮成长。

三、借鉴高校“产学研”的实践,开创“产学研创”的崭新道路

中国的产学研实践起步比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校“产学研”的实践已经日益成熟。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出资、高校出人的方式共同创办研发中心,企业将高校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不仅可以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而且可以发掘技术人才,使大学真正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而高校通过对新技术的转让和企业的资金支持,获取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校“产学研”的成功经验,将创业人才作为主体,为创业人才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新技术或新服务的机遇、甚至是创业资金的支持,让创业人才真正走出理论的范畴,实实在在地开展自己的创业之路。当创业人才成功创业后,学校可以将之纳入到“产学研”的体系,不仅带动了新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一条良性的“产学研创”发展之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个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适应高新企业的技术岗位,而且通过经验的积累,更可以进行技术的革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成立“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一方面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使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快速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创业人才创业的平台,利用多方面的支持,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

四、结束语

总之,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高校而言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以理论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相对缺乏重视,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增加实习的比重;再如学生创业激情高昂,却没有物质基础支持,无法实现创业梦想,建议学校独自或联合企业共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平台和资金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立成.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

[2]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2005(05).

[3]鲁凤宇.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王化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7(07).

[5]唐家良.试论高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4(08).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创业教育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