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某奶牛场结核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017-03-16吴秀娟杨显超李凯航周锦萍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3期
关键词:奶牛场月龄流行病学

吴秀娟,卢 军,李 印,杨显超,李凯航,周锦萍

(1.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上海市某奶牛场结核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吴秀娟1,卢 军1,李 印2,杨显超1,李凯航1,周锦萍1

(1.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3;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2015年7月,上海市奉贤区某奶牛场报告发现25头奶牛结核病阳性病例。为了解疫病来源及风险因素,对该奶牛场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场4~6月龄犊牛的结核病流行率为9.41%,6~10月龄发育牛的结核病流行率为6.25%;4个阳性棚舍均接近生活区,其中22号棚舍最接近办公区,暴露在其内的牛确诊为结核的风险最高,是21号棚舍牛的10.67倍(95%CI:3,37.91)。调查认为,该奶牛场结核病传入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引进动物以及人员流动。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将该奶牛场所有结核病检测阳性牛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饲养员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测,降低人员流动频率,对进出本场的车辆、器具冲洗干净后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散播。

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风险因素

2015年7月19日,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控中心报告其辖区内某奶牛场检出25只奶牛结核阳性病例。为掌握病例分布情况、分析疫病来源和风险因素,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专家组,赶赴现场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疑似病例。2015年6月5日,根据《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厂家:哈药集团,批号:201008)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奶牛场内所有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局部炎性反应皮厚差≥2.0 mm的牛,判定为疑似病例。

1.1.2 阳性病例。2015年7月19日,根据《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2002),采用禽型结核分枝杆菌PPD(荷兰Prionics生产,批号12-2015)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疑似病例进行复检。牛型与禽型结核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的皮厚差≥2.0 mm的牛,判定为阳性病例。

1.2 调查内容

1.2.1 现场访谈。以滚雪球方式,与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奶牛场养殖人员进行访谈,获得本场及周边养殖场的养殖情况以及易感动物、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信息。

1.2.2 记录检索。以调阅记录资料方式,查阅历史免疫情况、牛调运和检疫情况、病例分布及其它相关信息。

1.2.3 实地勘查。以实地勘查方式,了解牛场周边环境、内部布局以及病例和其它牛群的空间分布等情况。

1.3 实验室检测

使用PRIONICS BOVIGAM牛结核病γ-IFN干扰素检测试剂盒(批号6332000501A),对采集的25头阳性奶牛全血进行γ-IFN干扰素检测。

1.4 数据分析

通过EXCEL进行描述统计,利用Epi info 7软件进行关联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奶牛场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该奶牛场坐标为北纬30.874 457 666 9,东经121.685 357 909 8,场址的卫生防疫条件良好,周边有围墙隔离,北侧大门紧邻公路,东南西侧均为河道(图1)。

2.1.2 场内布局。场内生活办公区和生产区分开,进入生产区有2道消毒池,长度均超过4米;饲料车间、奶间和青贮料间位于牛场正中;场内共建有牛棚舍27座(图2)。

图1 奶牛场地理位置

图2 奶牛场内部布局

2.1.3 饲养管理。该场存栏奶牛2 041头,其中成乳牛1 240头、干奶牛166头、犊牛152头,日常饲养管理良好,场内员工和雇佣农民均在本场连续工作超过2年,人员责任明确。2014年5月,该场从浦东新区某奶牛场转移174头成年乳牛进入本场,入场前由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疫为牛结核病阴性,入场后一直安置于3号和18号棚舍,与本场原有奶牛同群饲养,但因产奶量低和普通病发生率高,陆续被淘汰,仅剩75头。这批奶牛所产牛犊与本场奶牛所产牛犊混群饲养,所有牛犊按日龄转移至21号(4~5月龄)、22号(>5~6月龄)、13号(>6~8月龄)、12号(>8~10月龄)以及23~26号(待配种和已配种棚舍)棚舍。从某奶牛场引入奶牛的位置见图2。

2.1.4 疫病防控。该场卫生防疫情况良好,每周使用烧碱和石灰进行环境消毒1次,每3天更换1次消毒池内的消毒液,用硝氯酚进行驱虫。场内有专职兽医,按照免疫计划实施全群免疫,从历年检测结果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良好。该奶牛场与引进场的结核病检疫情况见表1。

表1 2008—2015年该奶牛场与引进奶牛场的结核阳性病例数量

2.2 疫病分布情况

2.2.1 时间分布。本次检疫只针对4月龄以上牛只。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6月5日检出64头可疑病例,7月19日确诊25头阳性病例。

2.2.2 空间分布。可疑病例均位于12、13、21和22号棚舍,最接近办公区(图2)。其中22号棚舍与办公区间仅用铁丝网相隔,距离约为4米(图3),且阳性病例数最多。各栏舍病例数见表2。

图3 22号棚舍与办公区实景

表2 阳性病例的棚舍分布情况

2.2.3 群间分布。本次暴发仅在4~10月龄的后备牛中发生,平均流行率为7.96%。其中,4~6月龄犊牛的流行率为9.41%,6~10月龄发育牛的流行率为6.25%(表2)。

2.2.4 风险因素分析。不同月龄奶牛固定在各自棚舍。按照文献[1]提供的方法,以21号棚舍作为参照,通过OR值评价暴露在不同棚舍环境的牛只患病风险。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暴露在22号棚舍的牛确诊为结核病的风险是21号棚舍的10.67倍(表3)。计算暴露在不同养殖人员的OR值,结果显示暴露于这4个阳性棚舍2名饲养人员的牛确诊为结核病的风险是其他饲养员的9 471倍,χ2检验置信区间(280.5,3.3×105)。

表3 牛只暴露在不同棚舍的患结核风险OR值

2.2.5 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确诊的25头阳性病例采集全血,按照文献[2]方法,进行刺激培养取上清,利用试剂盒进行γ-IFN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有15份为阳性。

3 结论与分析

该奶牛场曾出现过阳性病例,但近2年没有检出阳性。现该奶牛场从一个结核病阳性场采购了174头成乳牛,虽然其输出前检疫为结核病阴性,且现存奶牛及其生产的犊牛以及同群饲养的3号、18号棚和周边棚舍的牛均未检测到结核病阳性,但鉴于牛只是否带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以及本次调查中存在的偏倚,无法确定本次牛结核病阳性病例的突然增多,是输入性疫情,还是结核杆菌病原一直存在于该奶牛场。

本次调查确认了25头牛结核阳性病例,分布于4个棚舍,其中22号棚舍5~6月龄犊牛的流行率最高,达到18.67%。通过风险分析,这4个棚舍最接近生活区,而且由2名饲养员共同饲养,与其他饲养员没有交叉。虽然这2名饲养员每年都体检并获得健康证,但其结核检查仅用胸透法,未采用皮试方法,存在假阴性结果的可能。

4 建议

将本场所有结核阳性牛只按照《牛结核防治技术规范》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所有引进牛及其后代全群淘汰,对同棚舍牛隔离饲养6个月,经历2次及以上结核检疫,确认为阴性后再混群。按照文献[3]方法,对饲料、垫料和粪便等作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对原有棚舍立即空棚,并用2%烧碱彻底消毒,空置后一段时间,再移入健康牛群。立即对奶牛场所有人员进行结核病检查,加强结核病宣传教育,尽量降低人员流动频率,对进出本场的车辆、器具冲洗后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散播。

[1] 黄保续. 兽医流行病学[M]. 2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4.

[2] 张喜悦,呼西旦,杨经纬,等. γ-干扰素试验及比较皮试在结核污染牛群的应用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26(1):53-56.

[3] 王曲直. 规模化奶牛场结核病的防控与净化[D]. 扬州:扬州大学,2014.

(责任编辑:朱迪国)

A Fiel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Cow Tuberculosis in a Farm of Shanghai City

Wu Xiujuan1,Lu Jun1,Li Yin2,Yang Xianchao1,Li Kaihang1,Zhou Jinping1
(1. Shangha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Shanghai 201103;2.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dao,Shandong 266032)

In July 2015,25 positive cases of tuberculosis(TB)in a dairy farm were reported from Fengxian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 Then a fi el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this farm was carried out to fi nd the main causes and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As a result,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lves between the ages of 4~6 months was 9.41% and that in the 6~10 month-old cows was 6.25%. The 4 positive sheds were all near the living quarters. Among them,the nearest shed to of fi ce district was shed No.22,in which the cows were most susceptible,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was 10.67 times higher than shed No.21(95%CI:3,37.91).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introduction of animals and fl ow of people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ccurrence of TB in that farm. Some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were proposed,including culling all the TB positive cows and conducting bio-safety disposal for dead animals,regularly detecting TB in cows,reducing the fl ow frequency of people,and thoroughly washing and disinfecting vehicles and instruments when they were in and out of the farm.

cow tuberculosis(TB);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risk factors

S851.3

B

1005-944X(2017)03-0017-04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3.005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000)

周锦萍

猜你喜欢

奶牛场月龄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真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