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某县羊布鲁氏菌病群体血清流行率横断面研究

2017-03-16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3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0)

湖北省某县羊布鲁氏菌病群体血清流行率横断面研究

裴 洁,周艳君,彭伏虎,宋念华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0)

2015年初,湖北省某县启动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为了解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阳性场户的地理分布,对该县1 567户养羊场户分两阶段抽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cELISA垂直试验进行检测,获知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群体血清流行率。结果显示: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为2.00%,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分别在0~11.16%和0.67%~25.58%之间不等;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场户74户,其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主要集中在4个乡镇,以存栏量在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居多;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中的布鲁氏菌病分布情况不同。调查结果提示,应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制订净化方案,实行布鲁氏菌病区域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不同流行区域间羊群移动的检疫监管。

羊布鲁氏菌病;群体血清流行率;横断面研究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及带菌的牛羊等家畜。家畜患病后可能发生胎膜炎、不孕、不育、流产、睾丸炎、乳腺炎以及各种组织病变[1]。人通过接触病畜的流产物,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环境、动物产品(如羊肉和牛奶等)可感染布病。布病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严重者可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生育能力,至今尚无根治方法,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2]。布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目前仅有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根除了该病[3]。我国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范(2012-2020年)》中,将布病列为优先防治病种。按照该规划中有关布病防控管理要求,湖北省属于布病二类地区,原则上不允许实施免疫,到2020年应达到净化标准。

湖北省某县地处该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下辖10镇2乡。2014年该县出栏肉羊22.8万只,较2013年增长3.81%;2015年出栏肉羊23.13万只,同比增长1.44%。羊养殖量的增加给布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据文献报道,布鲁氏菌属9个生物种中,以羊种布鲁氏菌(B. melltensis)的致病力最强,大约80%的人间感染病例由其引起[5]。数据显示,该县持续多年监测到畜间布病血清学阳性动物;至2015年5月,全县共报告2例人间病例,病原都是羊种3型布鲁氏菌。

2015年初,该县为保障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启动了全县羊布病监测净化工作。本研究以该县所有养羊场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学检测,掌握该县羊群布病感染状况,找出布病阳性场户,为该县布病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

该县土地面积为2 169.28 km2,地势北高南低,高山、丘陵、河流交错分布,约占湖北省总面积的1.14%,其中山林面积为1 466.77 km2。近几年,该县大力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通过改造山林,种草养羊,形成了养羊种草、畜草配套的养殖模式,为山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

2015年,该县共有1 567户养羊场户,存栏山羊6.97万只,其中仅2家为种羊场,其他均为商品肉羊场,以存栏量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居多,达1 175户,占全部养羊场户的74.98%。12个乡镇中,小规模养羊场户数量(存栏量50只以下)在100户以上的乡镇有4个,分别是C、F、I、J镇(表1)。

表1 不同乡镇的山羊养殖基本情况

1.2 抽样策略和样本量计算

采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普查全部的1 567户养羊场户;第二阶段,在养羊场户内,采取用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6],按照置信水平95%、预期流行率5%、垂直试验敏感性89%,计算场内的个体抽样数量[7],公式如下:

为便于实际操作,按照养羊场户规模,设置了不同的采样量:存栏量低于50只的全采;存栏量51~100只的采50只;存栏量在101~200只的采60只;存栏量201~500只的采65只;存栏量大于500只的采70只。以基于风险的方式进行场户内采样,优先抽取种公羊、有流产史的母羊、年龄超过6个月的羊以及外地新引进的羊[8]。

1.3 实验室检测

2015年5—6月,对全县养羊场户采样检测,调查该县羊布病的流行情况。临床采集羊只的全血样品,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对初筛阳性样品经cELISA复核确诊。经查阅资料[7],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cELISA垂直试验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7%。

1.4 病例定义

电力市场改革从能量交易的市场化开始,因而初级阶段的电力市场往往只有能量市场,而其他产品和服务,如无功、备用、调频、黑启动等辅助服务仍通过固定费率支付的方式获得。

阳性场户定义为养羊场户内至少有1只羊经垂直试验检测为阳性;阴性场户定义为养羊场户内所有羊只经垂直试验检测均为阴性。

1.5 数据分析

1.5.1 群体血清流行率。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得该县和不同乡镇、不同规模养殖场户的羊布病表观群体血清流行率,利用公式TP=(AP+Sp-1)/(Se+Sp-1)计算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其中TP为真实流行率,AP为表观流行率,Se为垂直试验敏感性,Sp为垂直试验特异性。

1.5.2 阳性场户的分布。应用ArcGIS 10.1,利用采集到的布病阳性养羊场户的经纬度数据,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绘制该县布病阳性养羊场户的空间分布图。结合不同养殖规模、不同乡镇的养羊场户数,描述该县布病阳性养羊场户的群间和空间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全县羊群布病血清流行率

共采集1 567户养羊场户的33 679份血清样品。经实验室检测,共检出74户阳性,表观群体血清流行率为4.72%(74/1 567),真实群体流行率为2.00%;共检出483份血清学阳性,样品个体阳性率为1.43%(483/33 679)。

2.2 不同乡镇羊群布病血清流行率

表2 不同乡镇的羊群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2.3 不同规模羊群布病血清流行率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该县不同规模羊群布病表观群体血清流行率在3.57%~25.00%之间不等。经过公式换算,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介于0.67%~25.58%之间。不同规模羊群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规模的羊群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场户的羊群布病血清流行率有所不同。其中,B镇和E镇存栏量小于50只的养羊场户,D镇和E镇存栏量介于51~100只的养羊场户,C镇、G镇和J镇存栏量介于101~200只的养羊场户,C镇、I镇和L镇存栏量介于201~500只的养羊场户,以及L镇存栏量大于500只的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都在10%以上(表4)。

表4 布病阳性场户在不同乡镇、不同养殖规模中的分布

2.4 布病阳性场户的分布

该县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养羊场户主要分布在北部的E镇和I镇、东南部的C镇、西部的K镇,占比均在10%以上。74家阳性养羊场户中,以存栏量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最多,占比达56.67%(图1)。

图1 布病检测阳性养羊场户在不同乡镇中的分布

3 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完成了该县羊布病监测净化工作的本底调查。采用发现疫病的抽样策略,优先抽取养羊场户内的风险动物,以最少的样本量掌握全县羊群布病的感染抗体水平,估算出养羊场户的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结果发现,该县羊布病群体水平的真实血清流行率较低,为2.00%,适合采用“监测+扑杀”的防控策略,开展布病净化工作[8]。

检测结果显示,该县12个乡镇的羊布病群体血清流行率差别很大。其中,有5个乡镇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在4%以上,3个乡镇的群体血清流行率为0。从前期调查结果来看,不同乡镇的山羊养殖密度有所不同,羊群布病流行情况与养殖密度密切相关。不同规模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差别很大,存栏量大于200只的较大规模养羊场户中的阳性场占15%以上。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规模较大场户的羊只出栏、补栏情况较小规模场频繁,相应加大了布病感染风险。血清学检测阳性的74家养羊场户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的64个村,而其中4个镇的阳性场户数量相对较多,可能与上述乡镇中存栏量小于50只以下的小规模养羊场户居多有关。从阳性场户的分布可以看出,部分阳性场户与阴性乡镇的距离较近,而当地有交换使用公羊的习惯,致使阴性乡镇存在较大传入风险。

在该县羊布病净化实施过程中,有效降低阳性乡镇中的阳性场户数量,继续维持阴性乡镇的阴性状态是工作的重点。本研究结合血清流行率调查和空间地理分析,明确区分了该县布病高流行区域、低流行区域以及阴性区域,绘制出了该县布病阳性场户的地理分布图,发现了各乡镇布病流行率相对较高的场户规模大小。根据不同乡镇、不同养殖规模场户的羊群布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净化方案,针对不同流行区域,实施分区管理,严防不同区域间的羊群移动,这对全县羊布病净化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获得的数据仅代表调查时间段该县的布病流行状态和分布情况,因此需要及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净化实施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确保净化工作有效开展。本次研究结果也提示其他地区在进行某种疫病的本底调查时,应结合养殖生产情况,从群间(不同养殖规模)和空间(不同乡镇或地区)对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详细掌握本地区该种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

4 结论

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试验和cELISA的垂直试验,对该县1 567户养羊场户进行了羊布病感染状况的本底调查。结果显示:该县群体血清流行率为2.00%,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分别在0~11.16%和0.67%~25.58%之间;74家检测阳性场户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以存栏量在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居多,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乡镇。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开展布病监测净化工作时,应依据本底调查结果制订净化方案,实行区域化管理,加强不同流行区域间羊群移动的检疫监管。

致谢:

本次调查在方案实施和数据收集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人员,以及该县各乡镇村级防疫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1] LOPES L B,NICOLINO R,HADDAD J P A. Brucellosis-Risk Factors and Prevalence:A Review [J]. Open Veterinary Science Journal,2010,4(1):72-84.

[2] 马清霞,沈朝建,刘均华. 2012年莱西市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和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11):55-59.

[3] OIE. Disease distribution maps [DB/OL].(2016-11-22)[2017-01-12]. 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wahid.php/ 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distributionmap.

[4] 农业部. 关于印发《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的通知:农医发〔2014〕10号[A/OL].(2014-03-13) [2017-01-12].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SYJ/201403/ t20140314_3814172.htm.

[5] 田克恭,李明. 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理论与应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 沈朝建,王幼明.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抽样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56.

[7] MUSALLAM I I,ABO-SHEHADA M,OMAR M,et 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brucellosis in Jordan: 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mall ruminants and cattle[J].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2015,118(4):387-396.

[8] FAO. Brucella melitensis in Eurasia and the Middle East. In:proceeding of a Joint Technical Meeting FAO/WHO/OIE[R/ OL]. Rome:FAO,2009[2017-01-12]. http://www.fao.org/ docrep/012/i1402e00.pdf.

(责任编辑:朱迪国)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Herd-level Seroprevalence of Goat Brucellosis in a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Pei Jie,Zhou Yanjun,Peng Fuhu,Song Nianhua
(Hube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Wuhan,Hubei 430070)

In early 2015,the surveillance and eradication program for goat brucellosis was launched in a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To determine the herd-level seropreval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oat brucellosis,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two-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wards 1567 goat herds in that county. The combination of rose bengal plate test(RBT)and competitive ELISA(cELISA)were used to test serum samples. Results showed a true herd seroprevalence of goat brucellosis of 2.00% in that county,and the values in various townships ranged from 0 to 11.16%,while a range of 0.67% to 25.58% for those herds with different sizes. Through the study,posi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74 goat herds,which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10 townships,especially concentrated in 4 townships. In addition,the disease mostly outbreaked in goat herds of which the number was below 50,and its distribution depended on various townships and on different herd sizes.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an eradication plan should be made to conduct regional management for goat brucellosis,targeted control efforts for goat movement between different seroprevalence areas should also be strengthened.

goat brucellosis;herd-level seroprevalence;cross-sectional study

S851.3+3

B

1005-944X(2017)03-0009-05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3.003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宋念华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