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的危机

2017-03-15梁亚静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

【摘要】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直接针对法国学派缩小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三大策略,揭示了比较文学持久危机所表现出的三个症状。通过分析法国学派的弊端指出今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及方向,对比较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韦勒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危机

雷纳·韦勒克(René Wellek)是二十世纪比较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界博学而且多产的学者之一。就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而言,他与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合著的《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被译成多种文字且经久不衰。在他独立撰写的著述之中,《近代文学批评史》(Modern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西方文学批评史著作,从而的确无愧于扛鼎之作的美誉。此外,他还有《批评的诸种概念》(Concepts of Criticism)等文学批评著述传世。在比较文学领域,他不仅曾经写出了《比较文学的危机》(“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The Name and N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比较文学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以及《今日之比较文学》(“Todays Comparative Literature”)等专门论述学科理论的单篇论文,而且还将相关理论付诸于研究实践。在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上韦勒克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挑战性宣言,对当时一统天下的法国学派进行了猛烈批判。韦勒克说:“我认为,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及尽管是十分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危机,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这篇文章以精深的论战性表现了美国学者第一次直面法国学派的挑战,揭开了美国学派理论建构的帷幕,成为美国学派登上国际比较文学历史舞台的旗号。

韦勒克在论文中指出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困境,即缺少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专门的方法,机械地将其局限于影响研究中等,并针对三个危机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今后比较文学的方向。韦勒克提到法国学派的第一个危机是比较文学“研究内容和范围”的危机。他反对法国学派缩小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做法,坚持认为这是造成比较文学在研究内容和范围上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梵·第根(PaulVanTieghem)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区分开来,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而总体文学研究席卷几国或多国文学的运动、风尚和潮流。韦勒克认为这种区分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切實际的。“在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构筑一道人造的藩篱,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文学史和文学研究只有一个对象,即就是文学。把‘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二国文学之间的‘贸易交往这一愿望,使比较文学变得仅仅注意研究外部情况,研究二流作家,研究翻译、游记和‘媒介物。一言以蔽之,它使‘比较文学成了只不过是研究国外渊源和作家声誉的附属学科而已。”法国学派的第二个危机是比较文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危机。法国学派为了限制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方法论上排斥美学分析,而将比较文学确定为事实考证、资料收集等关于渊源与影响、原因与结果的实证主义方法。在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中,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国别文学之间实际存在的“事实性联系”,即所谓“影响”与“被影响”的历史史实。韦勒克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是错误的,指出:“因为没有一部作品可完全归于外国的影响,或者被视为一个仅仅对外国产生影响的辐射中心。”韦勒克指出第三个危机是比较文学“民族主义”危机。韦勒克尖锐批判法国学派这一民族主义倾向。他说:“法、德、意等国很多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基本爱国主义动机,造成了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化功劳薄这样一种奇怪现象,产生了为自己国家摆功的强烈愿望—竭力证明本国施与他国多方面的影响,或者用更加微妙的办法,论证本国对一个外国大师的吸收和‘理解胜过其他任何国家。”

韦勒克对于法国学派的挑战,其出发点是针对该派在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实证模式的刻板化与极端化等弊端,而并非彻底反对该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而且,他也并未完全忽视法国学派在学科建立初期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之后一系列的论文之中,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将之视为学科理论谱系的一道平台,对法国学派及其研究范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予以了历史性的清理与理论性的辨析,进而勾勒出了较为全面而真实的学科兴衰史等发展脉络。尽管其相关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之处,但其所开启的广阔视野却有助于后来学者的研究。同时,就美国比较文学学科的体系建构而言,韦勒克在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雷纳·韦勒克. 比较文学的危机[A]. 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G]. 干永昌, 廖鸿钧, 倪蕊琴, 选编.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122-135.

[2] ﹝美﹞雷纳·韦勒克. 比较文学的危机[A]. 见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G].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51-61.

[3] ﹝美﹞雷纳·韦勒克, 著. 丁 泓, 余 徽, 译. 批评的诸种概念[M].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266-278.

[4] ﹝美﹞雷纳·韦勒克, 著. 张今言, 译. 批评的诸种概念[M].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268-279.

[5] ﹝美﹞雷纳·韦勒克. 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A]. 见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G].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72-80.

[6] 支 宇. 文学的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 ﹝美﹞雷纳·韦勒克, 奥·沃伦, 著. 刘象愚, 邢培明, 等译. 文学理论[M]. 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 1984.

[8] ﹝美﹞雷马·韦勒克, 著. 杨自伍, 译. 近代文学批评史[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9] 杨乃乔, 主编. 比较文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0] 张汉良. “文学性”与比较诗学—一项知识的考掘[J]. 中国比较文学, 2012(01):19-34.

[11] 周启超, 编.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12] 严绍璗, 陈思和, 编. 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3] Wellek, René.The Name and N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in Comparatists at Work[M]. Stephen G. Nichols, JR. and Richard B. Vowles, Waltham: Blaisdell Publishing Company, 1968:3-22.

[14] Wellek, René.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in Concepts of Criticism[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282-295.

【作者简介】

梁亚静(199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沈阳师范大学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实践研究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的可能与必然
传统影响研究及其局限性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
多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