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

2017-03-14刘云超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安全大学生

刘云超

【摘要】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培养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误区,又进一步分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误区导致的人际交往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安全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与周围他人和群体交流、沟通、互动的过程。他们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也希望被别人认可。但复杂的社会环境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阻力,也使得关注交往安全非常重要。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生理和心理处于趋成熟的时期。就所处环境来说,大学生学习、生活在大学,这是一个与社会环境既相对“隔离”,但本质上却紧密联系。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且应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同时,大学还必须有所作为,除了能够培养优秀人才,还应该面向未来,服务社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自身的特点。

1、交往愿望强烈,但过于理想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同时,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十分关心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关心自己的发展和奋斗目标、肩负的义务,希望开阔视野,早日成熟,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强烈的交往愿望。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有限,不可能全面地接触社会,所以易于产生理想化的思维定式。这样,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是先根据掌握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塑造好一个理想“形象”,然后根据这个“形象”到现时中寻找知己。这种理想化的心态在交往中往往失望很多,甚至使其陷入找不到朋友的苦恼中。

2、交往目的多样,但存在动机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交往目的也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有的通过交往为自己将来事业发展储备社会资源,有的希望通过交往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还有的通过交往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等等。在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交存在功力化倾向。这必须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才能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是交往的基础,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交往才会永久,功力化的交往动机只能导致交往过程受阻或交往失败。

3、交往方式多样,但范围以寝室和班级为中心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学生通过社会工作和网络工具丰富了交往方式。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但是,真正的、较为深入的交往仍然以寝室和班级为中心。

4、交往追求平等,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

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龄人,在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大致相同,希望交往双方互相尊重,相互接纳。但是,一些大学生平等意识很大程度上是“你比我也强不了,我不会比你弱,你能做的事情我也可以胜任”,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同点。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性行事,而忽视了对他人兴趣、性格的了解,缺乏换位思考的过程,从而降低了人际交往的质量。

5、愛情交往愿望强烈,但缺乏与其他交往平衡发展的技巧

大学生追求爱情的欲望比中学时代更加强烈。但是,一些大学生进入恋爱状态后,过分地投入两人世界,对其它事物都漠不关心,开始疏远身边的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动力也丧失。结果,有的荒废了学业,有的失去了友谊,有的甚至也失去了爱情。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安全隐患

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是主要依靠人际关系而建立,但因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日益复杂的心理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出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1、心理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1)自卑。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大学生在面对大学里有着优越的同学时,会有自卑感而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2)嫉妒。嫉妒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是自己引起的抵触情绪,基本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这也是影响人际交往最大的毒瘤。每人都有猴王心理与报复心理,大学生也不例外,在还没有丰富的阅历之前,只要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严重的会产生恨的情感,必须引导教育大学生,一旦产生嫉妒心一定要将其克服。

(3)恐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原因是正常生理活动遇到严重阻碍。又有时大学生自尊心过强,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就有可能变成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

(4)猜疑。有的大学生可能心理有阴影,对人对事都不放心,喜欢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这种人一般不以诚心待人,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和。一个集体内有了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不团结的局面。

2、日常行为导致的安全隐患

对于大学生来说,随着在校时间的延长,接触范围的扩大,形成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看待问题过于理想化,对社会的复杂,缺少必要的警惕和防范。同业关系、同乡关系、亲朋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让本就长时间保持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联系的大学生更加忽略了安全隐患的自我防范。

(1)网络交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收发邮件、互动聊天、视频对话、网上留言都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的同学沉溺网络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贸然去会见网友,也大有人在参与侮辱诽谤他人、参与网络色情游戏、参与赌博活动。

(2)异性交往。其实异性之间的友谊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超乎情爱。异性朋友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异性友谊有益于大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3)同乡交往。中国人乡情意识浓厚,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地区更易于接近,出现跨校跨地区的“同乡会”之类的组织,这都是正常现象。但一部分学生却认为地缘关系高于其他一切关系,不辨是非。更有甚者,一旦老乡的利益受到损害,就向对方群起攻之。如果对方也照此处理,就会酿成群体斗殴事件。

(4)涉外交往。随着形势发展,校园对外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学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在校园内有社会人员出入,学生与外界交往也发展较快,这就要求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同时,大学生的态度有时就代表了一个大学礼仪的内在品质。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因此,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养,应在社会交往保持良好礼貌和礼仪风范。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安全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