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7-03-13龚春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图书

龚春兰

(南昌市洪都小学,江西 南昌 330024)

[摘 要]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塑造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当通过创设阅读环境,丰富学生阅读形式;教给阅读方法,注重阅读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课外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他认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塑造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各项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培养阅读兴趣和课外阅读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创造阅读氛围和阅读条件开始,让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1.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班级及家庭的图书角

阅读需要一定的场所,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阅读场所,自然也能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境走进阅读活动。如教师可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带学生走进阅览室,指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教室走廊和班级内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读书,图书角里的书可以来自动员学生捐的书,也可以鼓励学生存书:即让学生把家里的藏书拿来暂时存放在图书角供大家阅读,学期结束时再取回;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也可共同设计、精心布置一个图书角,让家庭也成为阅读场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全天候向学生开放的图书角,极大地方便了学生阅读。

2.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鼓励学生与书为伴、与书同行,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一定能带出一群爱读书的学生。教师经常坐在班上的图书角专注地读一会儿书,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一定会好奇,然后迫不及待地模仿老师认真阅读;制作微信小广播,教师导读书中最精华的部分,通过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进一个个惊险、有趣、奇特或感动的世界里,激起阅读的欲望,进而主动阅读;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读后交流心得;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家长与孩子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养成读书的习惯。

3.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有了良好的阅读场所,如果没有时间去保证,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阅读时间,可以是每天晨读的十分钟,自由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可以是每周固定的一节课,相互交换书籍阅读;可以是晚上睡觉前的半小时,动员家长每天安排固定的半小时,远离电子产品干扰,放下所有事务,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阅读,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氛围。只要教师有规律地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渐渐地,阅读活动就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教师应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儿童读物种类繁多,小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差,完全让他们自主选择有一定难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有益的书籍

当学生爱上阅读后,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如何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教给学生选择书籍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其次,教师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列出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推荐不同的书籍,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推荐阅读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性格外向、好动的学生,可以推荐英雄人物的故事等。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2.结合语文教材,延伸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语文课本中,一些寓言、童话、短小精悍的成语故事和历史人物故事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以一篇带多篇、一篇带一本或多本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如学习完《守株待兔》后,引导学生收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故事进行阅读,学习完《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引导学生阅读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城南旧事》,等,这种有目的的指导,能给学生提供了非常明确的阅读方向。

三、引导学生使用适合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所需要的基础能力。但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技巧,对学生来说,学会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1.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对一些浅显易懂、利用价值不高的报刊书籍,可以采用浏览法,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对一本书中比较枯燥、乏味的篇章,可以采用跳读法;而对于名篇佳作,应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认真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欣赏精彩部分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对文中的好词佳句,要反复品读,甚至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勤动笔墨的好习惯,对于书中精彩段句或感悟深刻的地方,教会学生用圈点勾画的形式做好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写下读后的感受和体会,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充分利用工具书、网络等帮助学生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上不认识的字,难理解的词、句等,要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上网查找、请教老师、家长等形式解决。

四、开展有关阅读的比赛、交流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示学生读书成果,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

1.开展读书比赛

在班级召开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开展读书专题演讲等,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讲述者会寻找一些有趣的、能吸引同学注意力的书籍,更加勤奋地进行阅读;聆听者也会深受感染,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2.開展读书心得征文、手抄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对评选出的优秀征文、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在班级进行张贴,制作成微信在家长群中上传,进行公开表扬。

3.定期召开读书会,加强阅读交流

阅读交流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中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中进行。学生阅读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后,会有成就感,会非常乐意与别人分享或者对书中人物进行评价,对故事情节进行再创编等,在互动交流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可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可以充实生活,丰富精神。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接受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图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图书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