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

2017-03-11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运城公众德育

廉 芬

(运城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

廉 芬

(运城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山西 运城 044000)

高校德育是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是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高校德育教学呈现出渠道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形式新颖化等特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广大高校学生接受度较高的平台之一,给高校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其优势与学生德育工作相融合,是实现高校学生德育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德育;对策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高校德育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有很大影响,也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新兴传播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已从学校德育边缘走向主流,高校德育教育应紧随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最大效用。

1 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及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2〕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运营界面,包含群发功能、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和投票管理四个主要功能。通过与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用户数最多的微博(MicroBlog)和QQ的功能比较后,得出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点对点”精准推送;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内容整体化;缺少“围观”的传播方式和强关系“圈子化”信息分享〔3〕。

2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育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常用工具。用于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所处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来确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决策分析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分析,以期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找到适合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1)优势。微信公众平台与其他新媒体平台相比,具备以下优势:(1)申请门槛低。高校只需用邮箱以个人身份开通即可;(2)“强关系”圈子化分享,平台更加稳固。由于是基于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之间的粘性较高,稳固的关系保证了用户的数量与质量。同时学生通过转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到朋友圈内,信息得到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3)“点对点”精准推送,定位准确。目前全国高校基本上完成了校园网铺设,运营者可以直接将信息推送到订阅者的客户终端,降低了德育教育传播成本,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率;(4)传播形式多样化。大学生群体可以接收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种方式,多样化的形式使推送的信息具有丰富性,符合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偏好。

2)劣势。(1)封闭式传播方式,不利于第三方获取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为点对点封闭式传播,未关注的用户不能收到信息推送,降低了信息的流通受众面;(2)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包含认证用户和非认证用户)在1天只能群发1条消息包含最多8个图文资讯,每天0点更新,次数不会累加,降低了信息编辑的便捷性和传播的及时性;(3)语音和视频大小限制。需要高校后台运营者精简语音素材,达到推送时长60秒和大小5M要求,超过20M视频素材需要安装腾讯视频上传,增加工作量。

3)机会。(1)在web3.0时代,社会化网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7.7亿的4G移动电话用户〔4〕的规模以及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市场巨大;(2)微信产品不断升级,更多功能被研发,使得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越来越便捷,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4)威胁。(1)用户可以随时取消订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推广初期可以获得大量学生用户,但在后期运营中,如果不注重内容的贴合性,形式的创新性,不能有效吸引大学生达到宣传教育目的,将面临取消关注的局面;(2)其他网络新媒体(如高校官方微博)的竞争也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在口碑、受众面及运营上面临不小挑战。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SWOT分析结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启高校德育教育新局面。

3 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启高校德育教育新局面对策

1)德育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形式设置合理新颖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载体,是高校德育方法的又一创新,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互动平台,还丰富了高校德育课堂。可以通过设置情感型、渗透型和互动型内容,辅以多样化推送形式来提升德育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群体的受众度和喜爱度。

情感型是指德育应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之上,不以教育制高点来宣扬德育理论知识,而以情感投入平等谈心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德育观点,达到情感共鸣;渗透型是指德育微信公众平台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将中华传统文化、风俗精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内容通过德育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使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熏陶和启迪;互动型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线上平台产生思想上的沟通互动,并积极组织参与线下相关活动。例如山西省运城学院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舜帝徳孝文化传承活动——“德孝文化节”(2016年运城学院第六届德孝文化节包含:开幕式、“执德之手,与孝同行”书信、“德孝当道,风华皎皎”征文大赛、“德感天地,孝化人间”朗诵比赛、“绘德彩,展孝艺”作品集、“弘德扬孝,智启河东”知识竞赛、“大话德孝”话剧比赛、闭幕式八项),并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功能,选择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信息等方式将德育内容多元化,符合大学生阅读偏好。

2)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

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较为认可的是Alexander Fedorov教授所界定的:“人们是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具有媒介素养的人既是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能够理解社会政治内容,有效利用编码再现系统,有责任地生活在社会中。”〔5〕是一种对媒介信息的认识、判断和运用表达的能力。

构建高校德育微信公众平台对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信息素养要求。于高校德育工作者:一要组建专业微信公众平台师资。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培训,使德育工作者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功能,掌握基本运营技巧。二要提升个人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提升自己的德育理论水平,通过借鉴学习其他高校德育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三是建立高校德育微信公众平台监控机制。安排每日值班人员,及时精选留言并回复,对于部分负面偏激内容进行私信沟通,维护平台舆情正导向。于大学生:一是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使之融入大学的课程体系。二是举行校园网络媒体实践活动,例如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大赛、网站制作大赛、媒介素养辩论赛等,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正确使用网络媒体的魅力,增强媒体观念及自律意识,达到甄别信息遵守媒体道德合理使用媒体资源的目的。

3)打造专业运营团队,完善管理体系,为高校德育平台提供坚强后盾

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载体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应与时俱进,建立一支专业运营团队确保其正常运转。高校德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发起方可以是高校宣传部,组织者为学生处,理论指导者为思政部,共同引导高校院系、团委、社团、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参与到德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来。运营团队包括技术维护人员:负责开发和维护平台的服务功能;信息编辑人员:收集有价值新闻,负责图文信息编辑和发送,由思政部专职老师负责校对把关;日常维护人员:组织例会发现并解决运营问题,负责签到出勤督促信息按时推送,后台信息筛选和回复。

运营团队成立后,还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平台顺利运营。首先建立日常运营管理制度,可将团队分为单双周运营组,每组均包含技术维护人员、信息编辑人员、日常维护人员,由指定学生负责、带队老师指导。其次,建立动态化考核机制,保证团队专业素养和平台信息质量。由于高校寒暑期会造成访问量的降低,采取动态考核机制,依据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统计数据:图文页阅读次数和人数、点赞数、一次传播和二次传播人数、留言数量等量化每组客观信息传播力,辅以团队互评、学期总结等其他项进行考核。最后,建立奖惩准入转出机制,秉承“责任第一,能力第二”原则,鼓励团队内部推荐优秀人员加入,同时也尊重团队人员自动退出,确保团队内部活力,保证微信公号的质量。

〔1〕学习小组.独家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EB/OL〕.http://mp.weixin.qq.com/s/NqMuyfRZsp2_HXZbyzSHOA .2017-01-02

〔2〕搜狗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B/OL〕.http//baike.sogou.com/v58378222.htm .2016-01-05.

〔3〕廉芬.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7,(1).

〔4〕IT之家.工信部2016年电信业务报告:全年新增3.4亿4G网络用户〔EB/OL〕.http://www.ithome.com/html/it/290494.htm .2017-01-24.

〔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 Vol.12 / Eds.N.J.Smelser & P.B.Baltes.Oxford, 2001.

1008-3723(2017)03-095-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3.040

2017-03-21

运城学院院级项目“利用网络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SZ-2016015);“德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研究”(SZ-2015013).

廉芬(1985-),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助教,硕士.

G641

A

猜你喜欢

运城公众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公众号3月热榜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