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听评课新范式的探索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1.0到3.0改革实践研究

2017-03-11吴丽娟贺敏娟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欧亚西安观测

吴丽娟,贺敏娟

(西安欧亚学院 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高校听评课新范式的探索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1.0到3.0改革实践研究

吴丽娟,贺敏娟

(西安欧亚学院 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授课质量评价是引起课堂变革的重要外部因素,而听评课则是授课质量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西安欧亚学院从实际出发,对现有听评课进行改革,制定课堂观测表,并根据实践积累经验,从1.0至3.0版本逐步进行课堂观测表的优化完善,目的是通过观测师生课堂行为,促进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听评课;课堂观测范式;西安欧亚学院

1 “课堂观测”听评课新范式的提出

课堂观测不仅包括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还包括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机制的课堂事实记录,通过分析研究,最终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1〕。“课堂观测”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起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1950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提出“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开发了人际互动12 类行为编码,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等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可以说,贝尔思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授课过程量化研究的开端。美国课堂研究专家佛兰德斯(N.A.Flanders)在1960 年提出了“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编码体系记录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并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以改进教学。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测的开始〔2〕。

目前,我国高校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大多采用量化评价表。西安欧亚学院在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堂观察或课堂观测理论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改革,设计了区别于传统听评课评价的课堂观测量表,以打破传统听评课方式的桎梏。

2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表1.0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表1.0版本观测指标的设计参考了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分类编码体系中关于课堂活动、互动语言内容的观测项目;同时学习参考了美国杜肯大学同事观测表中的部分内容。1.0版本的课堂观测表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摒弃传统听评课方式的弊端,从更多关注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设计,到不仅仅关注教师主体,同时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和过程,以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最终的成效〔3〕。

课堂观测表包括五个一级指标观测项,有课堂准备、课堂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后作业以及相关安排。其中课堂准备的观测点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课堂组织包括课堂环节设计、交流互动、引导提问、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教学内容观测项包括信息量和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方法包括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课后安排观测项则从课后作业及安排进行具体记录。具体如表1所示。

课堂观测表1.0版本属于课堂观测记录表,各个观测项及观测点无权重以及分值的设计,最后的评价结果是记录课堂情境事实,反馈意见是基于事实的有限推论。可以说,1.0版本的每个课堂观测记录表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容,每位被观测的授课教师都可以拿到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这无疑有利于教师的改进;但1.0版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质性评价经常存在的问题,就是纯文字记录不利于对于听评课结果的最终统计及记录,2.0版本的课堂观测记录表随之诞生。

3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表2.0

为避免1.0版本课堂观测表中纯质性评价问题,2.0版本增加了量化部分。观测表2.0版本汇总日常观测行为清单35项,每个观测行为将由观测者根据课堂行为发生是否发生、发生频率及发生质量等进行判断,记0~3分;并在各观测项下留有“其他行为”记录空间。

虽然2.0版本增加了分值形式的呈现,但与传统打分表存在差异,总分并不会成为授课教师的评价依据,更多关注的还是课堂情境事实记录。2.0版本观测表分数的利用中,弱化对每位授课教师总分的关注和比较,更多关注各观测项或观测点分数的比对和统计,如根据教师分类、教师所属课程、所属分院、所属专业等对各类教师各观测项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以从中发现规律或问题。

2.0版本保留了1.0版本的优点,每位被观测授课教师依然可以拿到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授课教师的改进。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者的反馈,2.0版本还是存在问题,如过于关注课堂活动组织、师生互动相关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而对于一些理论讲授课或合班课授课教师来说,固化的观测点影响了最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结果。经过讨论,进一步优化的3.0版本观测记录表投入使用。

4 西安欧亚学院课堂观测表3.0

3.0版本沿用2.0版本课堂观测表的形式,观测项及观测点没有大的变化,在观测项后依然留存其他记录的空间,以方便课堂观测中课堂情况的其他记录。但对于课堂教学行为清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如对相关项目进行合并,不利于观测记录项目予以删除或修订等,最终形成观测行为清单25个项目,为便于统计,每个单项记0~4分。3.0版本分数的利用与2.0版本类似,依然是弱化对每位授课教师总分的关注和比较,更多关注各观测项或观测点分数的比对和统计。

5 课堂观测新范式的实施效果

5.1 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的实现

教师通过观测表,明白学校导向,例如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提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备课,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予以积极的认可和鼓励;在课堂互动中,要更多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并提出问题等,这些内容的侧重都是为了鼓励教师从过去只关注自己课堂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完整、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等,转移到更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改变传统听评课中授课教师的排斥心理

课堂观测可以说是基于合作和改进的原则,授课教师和听课人是一种合作、学习探讨的关系。使用课堂观测表,授课教师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课堂的优缺点,同时获得针对性改进建议,自己可以藉此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消除传统听评课中教师的排斥和反感心理〔3〕。

5.3 协助确定各类教师指导及培训内容

通过对课堂观测表数据的收集统计,学校可以对各课程、各专业、各分院以及不同类别教师课堂行为数据分析比较,如对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行政兼课教师进行对比,对来自高校的兼职教师和来自行业的兼职教师进行对比等,从中发现各类教师的优劣势,以便参考确定对各类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总之,西安欧亚学院从1.0至3.0对课堂观测表版本进行逐步优化完善,目的是通过观测教师课堂行为,针对性促进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样的听评课新范式毕竟还是一种尝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汇总之前实施课堂观测中所产生的问题,对观测、反馈环节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观测者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1〕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204.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73.

〔3〕贺敏娟,吴丽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测——西安欧亚学院听评课新范式〔J〕.陕西教育(高教),2016,(4):34-35.

1008-3723(2017)03-069-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3.030

2017-03-15

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陕西省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制研究”(ZJS201603);2015—2016年度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15GJ066).

吴丽娟(1978-),女,河南安阳人,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2.0

A

猜你喜欢

欧亚西安观测
西安2021
Oh 西安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涉及玩具等的系列技术规范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