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警察院校大学生修养

2017-03-10孙大爽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院校传统大学生

孙大爽

(辽宁警察学院 思政部, 辽宁 大连 116036)

传统文化与警察院校大学生修养

孙大爽

(辽宁警察学院 思政部, 辽宁 大连 11603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中国人的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孕育着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警察院校大学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将来从事警察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传统文化;警察院校大学生;修养

一、引 言

传统文化(国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孕育着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中国人的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道德滑坡、信仰危机、拜金拜权、利益至上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各方面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传统文化没有很好地被继承和发扬,在一定程度上丢了传统文化的根,失了传统文化的魂。正如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丧失了。”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认为:“比亡国更可怕的是文化的灭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学习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意义重大。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是中国事业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文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更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自身修养,把祖国悠久的文明传递下去,不愧祖先、不愧时代,让祖国宝贵的思想精华绽放璀璨的光芒。

二、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和主要内容

传统文化著作浩如烟海,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核心经典是三玄四书五经。三玄为《老子》《庄子》和《周易》,四书为《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三玄中的《周易》和五经里的《易》是重复的,指同一本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是是十一本著作。概括地说,传统文化就是“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道佛,也称儒释道。儒家不是严格意义的宗教,它是一种学说,道家原来也是一种学说,后来演变为宗教,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九流”即九大学派、九大门类,包括儒、道、法、墨、名、农、杂、阴阳和纵横学派。世界上最古老的思想主要包括哲学、宗教和艺术。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荟萃,宗教是人类心灵的寄托,艺术则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诠释。哲学的本质是求真的,宗教是求善的,艺术是求美的,这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脉,以道家佛家为两翼。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正统、主流思想。儒是指传授“六艺”的人,所谓“六艺”是当时六大学科或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相当于现在的教师,泛指文人、知识分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主要传人是孟子,他们的的学说被称作“孔孟之道”,其理想是成圣,所谓“圣人”是指大德大智的人,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的理解,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儒家求功名,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建功立业,崇尚道德。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庄子是主要传人。其理想是成仙。所谓“仙”是指长生不老的人,意为同自然同在。道家求养生,崇尚自然。有人认为,儒家是积极入世的,道家是遁世的,这是对道家的误读,道家不过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应对人生的境遇,“循理而举事”,并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做事,让人们想得开、放得下。孔子和老子,一个儒圣,一个道尊,代表了中国性格的两极,孔子古典,老子浪漫;孔子强调礼仪,老子随性自然;孔子聚焦于人,老子讲人多超越;孔子徘徊于社会之间,老子漫游在人间之外。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的目标是成佛,佛是大慈大悲的人。如果道家求肉体飞升,那么,佛家就是求精神解脱。在修行路上,从低到高有三个层次:罗汉、菩萨和佛。我国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大智、大行、大慈和大愿的化身。在我看来,心善就是佛,心邪就是魔。思量人间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心就是地狱。心生毒害,人便沦为畜生,心生慈悲,人便是菩萨。佛教的基本观点,一是因果,二是无常。佛教告诉我们,从对物质享乐的无限索求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保持内心纯性、简单与平和。

三、警察院校大学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自身修养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还是毛泽东说得对,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面向未来,融入世界文明大潮,才有生命力,才有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春天。

警察院校的大学生既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又具有作为预备警官的个性。警察院校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为将来从事警察工作打下思想文化基础,培养忠诚意识、廉洁意识、公正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善于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只有做一个好人,才能做一个群众满意的好警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非常重视人的修养,其重要特征之一是重道德、重精神、重境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中国古代圣贤的精神境界,与物质利益相比,更重视精神财富和人格力量。富和贵,人皆求之,本无可厚非,也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必须有前提,那就是“义”,即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获得,否则就是“不义”,在“不义”条件下取得的富和贵,也就失去了道德基础,从而如同浮云。亚圣孟子讲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周易》中有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北宋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穿越时空的伟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并发扬光大。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并创新发展。人有了物质是生存,有了精神才是生活。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就在于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追求。共产党人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他们的生活之基、力量之源。失去理想信念,人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贪图享乐,就会为了原始本能而不择手段,就会腐化堕落,污浊不堪。很多腐败分子的人生轨迹就是这样。如果说获利是人的物质基础,那么信仰则是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克服艰难险阻,穿过重重关卡、涉过激流险滩,排除万难,取得了革命胜利,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胜利”。党风引领警风,作为警察院校大学生要时刻向党看齐,时刻跟党走。自觉学习党的经验、党的精髓,自觉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

人的高贵和人的差距在于思想、修养和境界,并且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知、有义,故为天下之贵。”儒家的境界是修齐治平,修身是基础,其核心就是如何做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文明,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更应该加强修养,学会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呢?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何为良知?在我看来,不伤天害理,不损人利己,基本上能做到,你就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什么是有修养的人?简单说,你的行为举止,让别人愉悦,同时你得到别人的尊敬,你就是有修养的人,反之,你的行为举止,让别人反感、甚至厌恶,别人对你鄙视,那你就是没有修养的人。什么是有智慧的人?我给出的答案是,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维、敏捷的反应,这也是一名优秀警察的必备素质。学识既包括知识,又包括见识。既有书本的理论知识,又有处理各种问题的动手能力。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行路的同时要思考和提升,不然,行路行得再多,也不过是邮差而已。读书的目的不是装点门面,不是应付检查,而是化成自觉的行动,使读书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和思考中,完善人格,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警察院校大学生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人与社会的关系(世态)、人与自身的关系(心态)。世间百态,归根到底就这“三态”,“三态”处理好了就是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哲人有着高超的智慧,他们的思想及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他们认为,处理生态问题要遵循天人合一原则,处理世态问题要遵循崇尚和谐原则,即古人讲的“和为贵”,处理心态问题要修身养性,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人伦型文化,中国社会重人情,熟人社会、“圈子”文化,网络时代讲究“朋友圈”,这种文化有好的一面,比较有“人情味”,也有不好的一面,社会比较复杂,人际关系不太好处理。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这样才能尽快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环境,保障身心健康,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比较好的工作业绩,也有助于家庭幸福、生活快乐。其实外国人也很重视感情和人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警察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警察工作的特点之一是与人打交道,警察工作能力强的重要体现就是善于做群众工作。警务工作更需要团队配合和多警种作战,沟通、交往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是一个优秀警察必备素质,警察院校大学生如何才能增强团队意识和提高配合包容能力呢?

第一,要学会尊重,平等和尊重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准则,任何人都需要尊重,国际上通行的交际原则是不要让人难堪,尤其是对待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而我们有时做的正相反,恃强凌弱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演员表演的作品,以嘲讽残疾人为笑料,从中取乐,这不仅仅是演员本身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一种粗鄙的文化。第二,学会担当,大学生要有一种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我们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如推卸文化、不妥协文化等,有些人死要“面子”,不敢正视问题,不敢承认错误,百般推脱责任,强调客观原因,不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更不能作自我批评。其实,一句真诚的道歉,一句真诚的“对不起”,会消弭许多矛盾,化解许多纠纷,甚至会将一些治安甚至犯罪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三,学会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人的心灵。”心胸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成败。我们要摒弃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两极思维,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求同存异,实现共赢。不能成为夫妻,可以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朋友,可以成为战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是多元的,只有百花齐放,才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四、结 语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是忠诚、为民、奉献、廉洁。这些内容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警察院校的大学生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要对国家尽忠的气节,要有一种浩然正气,尤其是作为“共和国之盾”的人民卫士,更应该时刻牢记党和国家重托,树立国家荣辱、人民的利益重于泰山,法律高于一切的理念。忠诚国家,忠诚人民、忠诚法律。忠诚人民。忠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源于人民警察对祖国母亲的深爱,体现了人民警察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和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价值追求。人民就是警察的衣食父母,警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很早就有“惟人万物之灵”的思想。孟子说:“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警察院校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无小事的观念,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廉洁自律,只有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才能化为工作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在人民群众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祖国建功立业。一位优秀的警察要具备多种优秀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高尚心灵,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警察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思想道德觉悟,刻苦磨练意志,坚定理想信念,为将来从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67—68.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52.

(责任编辑:李 刚)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Students from Police Colleges

SUN Da-shuang
(Ideology and Politics Department,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base and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accumulates the deepest spiritual pursuit and breeds the ancient brilliant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from police col leges should d raw nutrition from the t raditional cu lture, and strengthen their o wn culture constantly in order to lay a strong thought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police work.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ents of police colleges; culture

G633.25

A

2096-0727(2017)05 -0125-04

2017-06-14

孙大爽(1962-),男,吉林东丰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逻辑学。

猜你喜欢

院校传统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