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作业为驱动的刑事科技专业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7-03-10闫立强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科学技术题目

闫立强

(辽宁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 辽宁 大连 116033)

大作业为驱动的刑事科技专业课教学改革与探索

闫立强

(辽宁警察学院 刑事技术系, 辽宁 大连 116033)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综合性、实践性强,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做“大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给出部分题目,学生在实践中收集部分题目,经过教师筛选,作为学生的大作业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教学组教师对学生大作业进行评定。这种“大作业”辅助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作业;教学效果;刑事科学技术

按照中央十三号文件对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出的总体要求,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对公安科技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走科技强警之路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科技强警是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公安机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刑事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科技强警”和有效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公安院校担负着培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开展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基层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刑事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多种方法。而今高科技、智能化的犯罪手段对公安院校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公安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深入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公安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地设计完善训练模式,在以往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教学改革,其中一项改革是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做“大作业”。“大作业”教学模式类似于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近年来在我国一些高校的教学,尤其理工类院校教学中采用了大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教学中使用大作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选择大作业的原因

课程的改革动力主要来自教师、学生与课程本身。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特点。

(一)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实践性及综合性强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作为公安本科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包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照相与图像分析、法医与毒品毒物等化学物证的检验、现场勘查等课程。这些课程既涉及到了一定理论,又更多的涉及到结合实战的应用性内容。而所有理论学习内容都是为实践应用服务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理论手段与方法。同时与司法实践(尤其与法学)又密不可分割,随着司法实践需要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使得刑事科学技术要不断地去研究解决新的问题。正式因为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涉及多个理科学科,在理工科学科中开展的大作业教学有了在刑事技术课程中尝试的可能,并且随着实践的要求与有关自然科学的发展(如计算机图象学、DNA分析技术等)在不断发展。

(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存问题

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多年来教师们多以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授课,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够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虽然教师们也在不断改革教学,如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模拟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但是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除了记住“恶心”的图片、有悬念的案情和生硬的理论外几乎就没有别的了。

以往专业课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成绩综合,考核没有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状况,也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他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抹杀学习积极、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至于如何能够把枯燥的理论用于实践与创新就更无从谈起。使学习课程成为拿绩点、考试只求及格的基本要求,失去了开课的根本初衷,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更无从谈及学校教育与实战形成无缝对接。

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如以上问题,我们改变“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一直在路上,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涉及的主要是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工学等的理论与技术。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教学中实施课程大作业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我们借鉴以大作业为驱动的做法,首次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本专业实际精心设计实施,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二、大作业的选题

大作业的选题来自两个渠道。一部分题目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实践性强、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再为学生精心设立给出一部分题目,另一部分题目首先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征集学生在岗实习中发现或思考的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教师对其进行筛选,筛选总的原则包括,第一,大作业的研究内容要与课程的知识点相关。第二,大作业的难易程度适中,不能轻易完成,认真努力才可能完成的质量更高,有利于对完成质量进行评价。第三,选题要服务于实战需求,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第四,鼓励学生选择探究性问题进行研究。第五,一些题目涉及学科前沿,能够不断迎接新形势下对敌斗争需要的挑战。再由学生进行第二次选题,如此反复,最后直到教师和学生对选题达成共识。如法医学的大作业之一“从白银案谈DNA技术在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此题目是由实战引发的思考,紧密联系实战,涉及到目前最先进的刑事技术手段 DNA技术,紧密联系学科前沿,法医DNA技术及其在侦破案件中的应用又是教学中的知识点,在完成这个作业题目时,需要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案例资料,甚至亲自动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完成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三、大作业的实施方法

大作业的具体实施采取自由分组、建立交流平台、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方式进行。

(一)分组与各组题目确定

教师对大作业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作说明,学生自由分组,每组2至3人,推选出组长,组长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参与研究工作,还要完成组织协调组员之间分工协作等工作,每组选择一个大作业选题。

(二)教师指导与跟踪

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集体指导主要是对参考文献的查阅、实验的基本要求技术路线等做总体讲解。针对不同大作业选题,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指导包括提供必要的辅导材料和参考资料,协调实验室及实验仪器的使用,讲解示范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方法等。在学生完成大作业过程中教师起指导、补充、归纳完善、评价作用。

(三)建立交流平台

建立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如微信群与 qq群等,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情况定期向教师提交阶段性大作业成果等材料,对学生作业进展进行及时跟踪、帮助与指导。

(四)对作业的评价

大作业的评价又课程任课教师组共同完成。课程结束期末考试前不同大作业可以以不同形式提交,提交大作业形式包括实物、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任课教师组的教师们根据题目与完成过程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每组内几个同学成绩一致,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主要部分,优秀的大作业进行展示,经过申请甚至期末可以免去理论考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一纸试卷定成绩”的情况出现。

四、大作业的效果

大作业将知识消化、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高度结合,整合了预习、课堂练习、课堂延伸和检测的相关元素,以利于学生知识的整体理解与运用,拓展了学生学科专业领域的视野,较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新的尝试。

(一)大作业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引入大作业实质上是教学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围绕着大作业来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教”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指挥、服务、协调和引导学生为主,全程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必要资料、协调实验室及仪器的使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学生带着各种问题去学,考虑自己要学哪些内容、要查什么资料、要设计怎样的实验、要呈现什么作品。激发了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基于问题式学习能力。由大作业将考核结果与学习过程建立了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二)大作业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培养

案件的侦办中需要公安民警集思广益,特别强调团队协调配合。学生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个人知识能力的发挥,更需要互相提醒、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协商,通过小组群体的智慧来完成同一个目标,这充分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组织和合作能力。

(三)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完成研究、探索性大作业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或发现各种问题,不断寻找论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毕业设计的前奏,学生在专业课大作业中获得的科研方法、感性认识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选择完成大作业的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大作业对他们的毕业设计“非常有帮助”。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们进行讨论、查阅各种文献、探索研究各种方法,有关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很多学生在大作业的基础上很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的设计。大作业教学是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举措。

五、教改中的体会

大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公安实践已经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实习等途径了解实战需要,积累实践经验。

教师要扮演好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角色。教师不再是作为什么都懂的示范者,而是创设学习机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参与思考者、组织者和互助者、科学公正的评价者。

六、结 语

大作业驱动教学模式,将知识消化、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高度结合,在持续推进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组织和合作能力。改变了传统以知识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满堂灌”为形式的教学模式。

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首次将大作业应用于教学中学生反应良好,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希望同仁指正。

[1]张 宁.“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究——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3):222-223.

[2]张彦航,孙大烈,战德臣.通过大作业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6):24-26.

[3]于凤云.增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大作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5(16):38-39”

[4]蒋 敬.李星亮.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探讨[J],森林公安,2013(4):42-44.

[5]欧阳梓华,黄伟华,黄娟娟.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体改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5):117-122.

[6]王 和.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公安教育,2011(12):49-53.

[7]邓元龙,吴玉斌,孙秀泉.以大作业为驱动力的工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环节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6(2):53-55.

[8]徐 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7.

(责任编辑:于诗慧)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Using Course Project as a Driving Method in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YAN Li-qiang
(Department of Criminal Technology,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8, China)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 contains mathematics,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medicine, as well as com puter science th eory an d p ractical method. In order t o be tter ach ieve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target, we try to let students do course projects. Firstly, the teachers show some topic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then in practice students do pre-research on the topics which they are interested in, after teachers’ selection, the students finally decide their project topic. The students form their own team and work on their project. The teachers evaluate students’ job at the end of the term. Such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efficiently and significantly.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effect;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631.15

A

:2096-0727(2017)05 -0121-04

2017-03-01

闫立强(1960-),女,黑龙江绥化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法医学。

辽宁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与创新创业教改项目“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资金资助。

猜你喜欢

专业课科学技术题目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