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人大学生的德育认知特点及其模式分析*

2017-03-10蒋科星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聋人道德德育

蒋科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聋人大学生的德育认知特点及其模式分析*

蒋科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聋人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道德认知的特殊性,他们的道德观念相对健听人来说直观、狭隘,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往往比较片面。为了解决聋人大学生德育困境,以道德认知特点为切入点,从德育与职级技能教育和生活的割裂、德育活力不足、认同度不高、学习动力不够等方面分析了聋人大学生德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构建人文关怀体系等德育模式,以此来革新聋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指导。

聋人大学生;德育认知;德育困境;模式探索

聋人大学生是聋人中的佼佼者,但是又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往往因为丧失听力,语言调节能力弱化或者缺乏。个性特点显得孤僻、急躁,认知片面,这个群体的道德观念相对健听人来说片面、狭隘,判断事物的标准也比较片面,喜欢效仿、模仿,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和现实需求的矛盾,导致聋人大学生的德育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将从聋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谈起,分析面临的困境,以及探讨其德育模式变革的对策。

一、聋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

聋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健听大学生一样,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但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导致听觉有障碍,所以在认知的过程中,比健听大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道德认知方式局限

因为听力障碍,聋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视觉,这种认知方式比较直观,通过模仿周围同伴、同学、老师、家长等从而获得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相对健听学生来说,是片面的、狭隘的。同时,聋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圈比较固定,导致他们的认知方式也有着局限性。

(二)道德思维水平低

因为其生理缺陷,聋人大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停留在表象思维,抽象思维发展水平较低,他们的思维成果也是片面的,狭隘的。所以他们的思维水平是比较低的。

(三)道德判断视角不够准确

由于聋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手语,他们对于文字理解比较困难,加上手语还有标准手语和地方手语的差别,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他们往往容易造成判断视角、判断立场不准确甚至错误。

(四)道德情感诉求的褪化

聋人大学生首先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由于自我意识渐进发展,开始关注到本我,并能够控制和调节道德情感,使之不外显,加上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导致的沟通障碍,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后,往往在道德情感的追求方面呈现一种消褪化的状态。

(五)道德情感发展受新媒体影响较大

随着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占据了人们尤其是聋人大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弥补了聋人大学生的交流需求,他们不再需要为地方手语的不一致性难以沟通而困惑,可以随时掏出手机来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是个双刃剑,聋人大学生往往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以至于他们身处于这样的一个被碎片化新媒体信息占据的时代之中,其道德情感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二、聋人大学生德育面临的困境

基于其特殊的认知特征,聋人大学生虽然在学业上能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其德育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困难或不适。

(一)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和生活的割裂

1、职业技能教育和德育的割裂。对于聋人大学生来说,虽然德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心理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聋人大学生的期待,期待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更多地关注了他们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尽管这样的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有技能的聋人大学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学生每天进行的更多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比如聋人学生学习陶艺、服装设计,更多的是教会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教育和德育不能并重,产生了割裂。

2、现实生活和德育的割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道德即做人的根本。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课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模式来说,尤其是对于生理有缺陷的聋人大学生而言,封闭而单一的制度管理,往往不利于他们的道德和心智的发展。当他们毕业走向社会,一些问题就容易暴露出来,如责任意识差,诚实守信不够,职业道德相对落后。究其原因,学校的德育缺失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原本这些聋人大学生在聋人群体中是佼佼者,但是当他们进入到普通高校和健听学生在一起之后,就属于弱势群体了。然而,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割裂,导致没有能够解决聋人大学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同时,他们还要面临外部的各种环境压力,以至于他们有时候只能忽视或者放弃道德准则了。

(二)德育活力不足,认同度不高

聋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来参与的整体。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学校很多时候是行政化管理模式,社会关注度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往往有心无力,德育原本应该被齐抓共管的,但三者往往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这样,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同时,也没能遵循聋人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使教育活力严重不足。

德育需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尽管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老师能够更多地从聋人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但是很多专业课上,由于老师的特殊教育培训经历少,缺乏了一些对聋人大学生的身心特征的了解,全程育人的效果就比较差,聋人大学生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认同度不高,有效提升道德素养的机会就少了。

(三)偏离需求,学习动力不够

德育工作的开展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聋人大学生的德育体现了常态的德育需求,同时也是他们身心内在需求。因此,聋人大学生的德育主要还是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能融入社会、顺利就业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这既是社会的需求,又是聋人大学生个体的需求。

由于生理缺陷,聋人大学生对外交往相对较少,他们与社会严重脱节,加上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视觉,所以课堂上一些空洞的说教,对于他们来说,效果甚微。聋生德育的效果不佳还体现在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面对现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种就业新常态,聋人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屡屡碰壁,往往让他们觉得就业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现状相去甚远。另外,通过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南京特师)的调研为例,现在课堂上,适合聋人大学生的德育教材还很少,很多课程使用的还是普通高校教材。同时,由于课堂需要手语教学等限制,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但是由于聋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参与度并不是很高,一些新的聋人大学生的教师对聋人大学生身心属性缺乏必要的深入了解等,他们的德育失去了内在动力。

(四)家庭环境不佳,家庭德育缺失

家庭德育应该是聋人大学生德育的一个极大的补充,应该是和学校德育紧紧关联的。但是,由于聋人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往往脱离父母,脱离家庭,基本就靠学校的单方面教育,尤其是聋人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很多父母也是聋人,家庭往往经济困难,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无法很好与学校配合,因而更容易导致学校德育走向困境。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个性行为特点方面要落后于健听学生,从而不能使德育得到有效开展。另外,由于聋人大学生的生理缺陷,家长往往有一种补偿心理,从而使他们养成了娇气、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集体观念缺乏,责任感不强。

三、聋人大学生德育模式探索

针对聋人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作为德育的实施者与主导者,培养聋人大学生的高校必须改革,重构符合聋人大学生实际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效率、质量,以此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聋人大学生德育的重构,首先根据聋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符合他们的措施、办法,通过立体的、开放的、实践的途径,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通过改变原有的固化、单一的管理模式,改变枯燥的教学内容,改变单调的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提升教育质量,提高聋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立德树人,打造德育协同机制

要使聋人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得到满足,“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重新定位,并将各要素加以整合,打造协调育人机制,产生德育互利效应。在这样的理念下,作为学校,要整合各种资源,管理部门、教学部门、后勤部门等,推动内部配合,形成合力,构建校内全员育人,校外积极参与的氛围,通过协调内外环境,来达到提高聋人大学生素养的目标。

如果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要在聋人大学生的德育活动中打破条块化模式,统合教育资源。这是一个全程全员参与的过程,学校要从整体上组织、协调、实施德育活动,要本着“融合”的理念,发挥各类人员的资源优势,尤其发挥优秀的聋人大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用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物,对他们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可以聘请优秀的聋人毕业生作为他们的校内德育讲师、编外辅导员,通过同伴引领来发挥正能量,通过各种创新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德育的效果。

(二)以生为本,符合聋人大学生特殊需求

一直强调的“以人为本”,到学生这里,就是以学生为本。目前聋人大学生德育的主要德育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需求脱离太多。作为聋人大学生德育的实施者,培养聋人大学生的高校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他们的内在需求,要对传统的德育进行再思考与重构,精准定位,精准教育,从而符合聋人大学生的特殊需求。

以南京特师为例,学校对聋人大学生尝试开展了“除了听我什么都能”的思想主题教育,让聋人大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知,通过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来增强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为聋人大学生创设条件,积极为他们与社会融合搭建平台。学校就是小社会,南京特师的残健学生融合教育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尽早让他们与健听学生一起,学习、活动、生活,通过展示他们的特长,比如手语舞蹈、手语短剧等,尽可能扫除一切阻碍其适应、融入社会的障碍。学校对他们进行技能培养,增加实践实训环节,帮助他们学会求职和生存技能,以便今后更快融入社会。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鼓励他们到基层单位就业,甚至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学校要为聋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各种平台,创设有利条件。学校还打造第一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的模式,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辅助德育教学,以此来提高聋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德育中的人文特质关怀体系

对聋人大学生进行德育,还要建构德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体系,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体现对聋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德育课堂教学是聋人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发挥好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师要充分了解聋人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知、情、意三大维度,以及学生思维感知能力进行创造性教学。在立足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情感互动,构建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多层面互动交流,尤其是教师要在德育中能和学生产生共鸣。

针对聋人大学生的逻辑抽象能力水平低,形象感知能力较强等特点,对作为德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进行模式创新,要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录播教室、慕课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是一种补充,聋人大学生往往以他们的独特的群体活动为主,要鼓励他们积极走出小圈子,融入健听人的大圈子。

(四)利用新媒体,创新德育载体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但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且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确实给高校德育尤其是聋人大学生的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聋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听学生。新媒体以其多元、灵活、丰富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聋人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热情,他们能更主动接纳外部信息,体现了他们的德育主体地位,因此,合理利用新媒体,以“接纳” “融合”的德育价值思维方式,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强化德育的引导功能,体现时代性,增强服务性,实现从课堂灌输向“无边界”的新媒体转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要把聋人大学生德育延伸到新媒体平台中,构建传递正能量的新媒体平台,争取特教德育话语权。

聋人大学生德育的最终目标和宗旨就是:让每个聋人大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幸福、健康、愉快地生活。所以,德育的目的不在德育本身,而在人,在于人的生活。要判断德育的目标有没有完成,有没有达到,关键就看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在现实的交往中,有没有积极向上为美好的生活去努力,有没有不断追求理想的生活。聋人大学生的德育相对健听学生来说,更复杂,更艰巨,所以,要以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他们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为依据,对德育的管理制度、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建构。尤其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家庭要互为补充,协同配合。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构德育理想,超越德育困境,最终让聋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郝均倩.国内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 中国特殊教育,2011 (1):47-51.

[2]刘忠孝.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123-127.

[3]孙菊萍.议“家庭”在道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J]. 浙江教育科学,2004(6):28-30.

[4]张炳生.回归生活:德育改革与创新的价值取向[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1):42-45.

[5]张宝君.云教育:高校德育新平台[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1-1.

[6]彭霞光,等.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2013)[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4.

(责任编辑:陈光磊)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Moral Education among Deaf College Students

JIANG Ke-x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38, China)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moral cognition, deaf students’ moral concept is relatively direct and narrow compared with the hearing people, and their standard of judging things is also one-sided. The paper takes moral cogni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the dilemma of their moral education at the fragment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life, lack of vitality, low moral identity, insufficien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af students and proposes the education modes of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talent cultivation,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care system to reform mor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deaf college students.

dea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moral education predicament; pattern exploration

1673-2103(2017)04-0114-04

2017-03-1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JA140243)

蒋科星(1982-),女,江苏宜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1

A

猜你喜欢

聋人道德德育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