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HACCP原理对肉及肉制品进行品控的探讨

2017-03-10叶春苗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9期
关键词:肉制品

叶春苗

摘要: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分析影响肉制品品质的各种因素,确定各种因素的控制方法,为制定系统的肉制品品质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HACCP;肉制品;危害分析;品控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9-006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制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肉制品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然而,在高度强调食品安全性的当今,与肉制品品质有关且威胁人类健康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对肉制品品质控制的原动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主要包括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其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到可能的危害因素并分析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进而确定关键控制点。运用HACCP原理分析影响肉制品品质的因素,找出各种因素的控制方法,对制定系统的肉制品品质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肉制品HACCP控制体系概述

HACCP体系包括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控制、关键限值确定、监控措施、纠偏措施、验证程序、记录保持程序。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预防性;以GMP、SSOP为基础;高度专业性;应用于食物链上任何一级单位危害控制;自我发展完善性。

我国的肉制品HACCP控制体系研究与国际同步,但缺乏连续性,导致某些研究无法深入开展,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关于HACCP体系应用于肉制品生产的报道。这些报道将我国的HACCP体系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推向高潮阶段。

2 肉制品品质危害分析

在加工工艺成熟的前提下,从危害分析的角度来讲,影响肉制品品质的因素有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3种。这3种危害可能影响肉制品品质的各个方面。

2.1 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指在食品中存在的、非正常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外来异质所造成的危害。在肉制品中,主要有铁丝、玻璃等,或者是加工过程中混入的设备脱落部件、碎片,再者是加工过程中未剔除的骨头,这些异物在肉制品产品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2.1.1 来源 1) 由肉原料引入。饲养过程中引入的异物,如铁丝、玻璃、陶瓷碎片等,随饲料引入动物体内;2) 加工过程中混入的异物。设备上脱落的金属碎片、钢丝、玻璃、工人的钮扣、首饰、包装材料等;3) 因加工处理不当造成的物理性危害。剔骨时处理不当,致使骨头碎片在肉制品中遗留。

2.1.2 对物理性危害的控制 对于肉制品中的物理性危害,应利用适当仪器、手段进行甄别和筛选。

1) 原料肉中物理危害的控制:建立完整的供货商保证体系;利用金属探测、磁铁吸附清洗、人工修整等方法在生产前对原料肉进行筛选。

2)生产过程中物理危害的控制:经常检修设备、生产器具(如滚揉机、夹层锅等),以确定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对生产场所环境进行控制,清除可能带来危害的物质;加强肉制品加工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卫生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物理性危害。

2.2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所造成的危害,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食品在加工制造、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因受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而引起化学中毒。对肉制品而言,化学性危害主要有原料肉中的兽药残留、辅料中的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的非正常使用。

2.2.1 兽药残留和辅料中农药残留 原料肉中的兽药残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控制点。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是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因动物患有某种疾病而人为注射某些药物引起的残留。这些药物残留进入到食品中会引起消费者抗药性、过敏反应甚至中毒,因此必须加强控制。

首先,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在畜禽从饲养到成为食品的各个环节都加强管理和检验。其次,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料肉和辅料的检疫证明和合格证明,并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再次,用农残速测仪进行抽检或委托权威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不合格的拒收。

2.2.2 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不仅用来保证产品安全与卫生,也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感官及营养品质,主要包括色素、维生素、稳定剂、乳化剂和香精等。為改善肉制品品质和色香味,需要加入一些天然食品添加剂(如香辛料等),这些添加剂可能含有超标的农药残留。另外,一些合成的添加剂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潜在的化学性危害。

对于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但难免有误用和超量使用产生危害的情况发生,因此要严格按食品卫生标准使用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控制措施有: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的相关规定;必须经过食品毒性学安全评价,以证明在使用期限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不能影响肉制品本身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所含杂质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不能将使用添加剂作为掩盖肉制品缺陷或作为伪造手段;不得减少加工措施或降低卫生标准。

2.3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危害指生物本身及其代谢过程的产物,对食品原料、加工过程和产品的污染。这种危害会对食品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肉制品中的生物危害按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细菌性:包括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及其毒素。

2) 真菌性:包括真菌及其毒素。

3) 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包括甲肝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病毒等。

4) 寄生虫病:包括原生动物(如鞭毛虫)和绦虫(如牛、猪绦虫和某些吸虫、线虫)。

5) 昆虫:包括蝇类、蟑螂和螨类。

2.3.1 细菌性危害 细菌性危害是指细菌及其毒素产生的生物学危害。在肉制品加工中,细菌污染来源主要有:原辅材料本身携带;产运销过程中未认真执行工艺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而造成的污染。与肉制品有关的细菌种类有很多,一般将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作为细菌性污染的指标。

细菌性危害是影响肉制品品质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很难控制的因素。细菌污染的渠道很多,因素也很复杂。试验证明,原料肉中的大肠菌群达100万,胡椒、大茴香、肉蔻等辅料总体达几百万,上水体每毫升含有几万至几十万。另外,空气、人手含有大量的细菌、致病菌。

2.3.2 真菌危害 真菌危害主要是霉菌危害,可通过充分加热破坏部分霉菌及毒素。

2.3.3 病毒危害 对病毒危害的控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1) 原料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2) 肉品加工厂对原料肉来源进行控制,选用非疫区经过检疫的肉;3)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确保加工人员健康和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消毒效果; 4) 不同清洁度要求的区域应严格隔离。

2.3.4 寄生虫危害 肉制品中的寄生虫危害主要有绦虫、囊虫、旋毛虫等。控制方法为:1) 严格控制原料肉质量,相关证明必须齐全;2) 加工过程中通过彻底熟化热致死寄生虫。

3 结语

肉制品加工中,原辅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因此要把原辅料作为一个关键控制点,坚决不用不合格的原辅料。肉制品加工中,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中的要求控制关键环节: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信息化工作,保证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建立标识和可追溯体系,完善应急与召回管理程序。

参考文献

[1] 胡萍,婷婷.ACCP在低温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4-16.

[2] 梁敬荣.HACCP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8):66-67.

[3] 李祥勇.福建省熟肉制品质量安全分析及建议[J].福建轻纺,2013(10):33-37.

猜你喜欢

肉制品
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运用分析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部署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肉制品加工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俄罗斯提请 我国海关总署放行其禽肉产品
肉制品食品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消费升级聚焦低温肉制品 双汇发展提前布局筹划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分析
迷迭香提取物在肉制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