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真正的绅士
——解读《洛丽塔》中亨伯特性格的自我分裂*

2017-03-09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纳博科洛丽塔少女

王 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谁是真正的绅士
——解读《洛丽塔》中亨伯特性格的自我分裂*

王 芳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洛丽塔》又名《一个鳏夫的自白》,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小说用自白的形式向读者叙述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在自述的字里行间折射出男主人亨伯特自我分裂的性格特征。从亨伯特的反常行为和心理特征方面入手,探究主人翁性格分裂的起因,进而揭示其悲剧结局的根源。

《洛丽塔》;亨伯特;自我分裂;人格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位多产作家,《洛丽塔》是其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上个世纪轰动美国文学界的鸿篇巨著。作品以独特的故事和叙述视角在备受争议的评论中以势不可挡之势登上文学顶峰。它不仅给纳博科夫带来至高无上的文学荣誉,也在文学领域内开启了独一无二的叙述视角[1]。小说以主人公在牢狱内的忏悔自述为主线,吸引读者一步步对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兴趣。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道德与爱情之间,人性与人情之间艰难抉择的无奈与痛楚。本文试图从这种抉择无奈的痛楚中就亨伯特的自我分裂人格进行分析,将这位“绅士”内心所蕴蓄的复杂感情和多重人格为读者一一展现。

《洛丽塔》最早发表于1955年,因小说描写的是继父与继女之间的“不伦之恋”,所以一直被禁,从发表之初就被受争议,甚至被列入世界十大禁读小说之一。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洛丽塔》,经过时间的洗涤,《洛丽塔》的艺术价值终于突放异彩,被多次搬上荧幕,可见该作品对文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力[2]。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构建在纳博科夫虚幻的世界中,但是对读者而言,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作品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思索。亨伯特建构在小说世界中,但是这一虚幻人物生活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几乎相同。亨伯特以爱情的名义做出了超乎理性的癫狂行为最终将他推向人格分裂的境地,因此,也就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洛丽塔》描写了继父亨伯特和继女洛丽塔之间的畸恋爱情悲剧,是一部违背了传统社会道德的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杀人犯亨伯特在监狱内的忏悔,它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他那如痴如醉的超出理性的爱恋。亨伯特出生在法国的上层阶级,由于家族地位的显赫,他从小集万众宠爱于一身,从未经受任何挫折。在十几岁时,他与安娜贝尔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早恋,因为某些原因,他们的第一次性经历遭遇失败,紧接着安娜贝尔死于风寒。意外的死亡,使得年少的亨伯特遭受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年少的亨伯特沉浸在过去美好爱情中无法自拔。永远只记得少年时期安娜贝尔的模样,加上亨伯特敏感的天性最终使其具有“恋童”情结,他对9到12岁的孩童情有独钟,称呼他们为小妖精。他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女显现出来的“那种本性不是人性而是仙性”。他在美国找房子居住的过程中,在一位房东太太的家里遇见了他的“小妖精”——房东太太的女儿洛丽塔,这个年仅12岁的少女身上具备了亨伯特对少女的所有的迷恋。亨伯特为了接近洛丽塔,他和房东太太结了婚,成为洛丽塔的继父。黑兹夫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丈夫与自己结合的秘密,在愤怒与痛苦中夺门而出意外被车撞死。成为孤儿的洛丽塔理所当然的和继父生活,但是,亨伯特内心的爱恋一直折磨着他,所以他带着洛丽塔去到不同的城市开始他们的同居生活。在享受自己畸形爱情的同时,亨伯特时刻感到恐惧与不安,洛丽塔一开始沉浸在物质的享受中无法自拔,到最后憎恶这种居无定所、毫无自由的生活,因此,她借助奎尔帝的帮助逃离了亨伯特。亨伯特在经过疯狂的寻找之后,仍无一丝下落,最终放弃。不料三年之后,洛丽塔向亨伯特寄出一封信,希望亨伯特能给予金钱上的帮助,亨伯特接到信后驱车到洛丽塔的住处与洛丽塔见面。他得知拐走洛丽塔的是奎尔帝,愤怒之余的亨伯特找到奎尔帝,并开枪打死了他,亨伯特自己也被捕入狱,最终在监狱中写下这部忏悔录。

男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具有典型精神分裂特征的人物。亨伯特之所以对洛丽塔迷恋,是因为年少时与安娜贝尔失败的感情经历而产生的病态心理。小说中,支配亨伯特的“本我”是“快乐原则”,从12岁洛丽塔的身上寻找刺激和性欲望的满足,而“超我”体现出的是压抑、克制“本我”中的邪恶念头和强烈冲动,他想要用现实社会道德要求去规范和要求自己,但是他内心的本我过于强大,“自我”的生存状态只能在“超我”与“本我”的夹缝中生存,最终迷失,沉浸在对洛丽塔的爱恋中。此外,亨伯特在强大本我的支撑下摧毁了洛丽塔的人生。

对纳博科夫本人而言,他对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主人翁亨伯特身上具有多重人格,是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典型的精神分析对象。尽管《洛丽塔》在发表之初备受争议,但是这的确是一部将人的精神世界描绘到极致的作品。自我、本我、超我来自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表现出来的是人的种种原始欲望和冲动;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超我”,“超我”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具有道德上的意义,其特点是追求“道德原则”,主要有良知和理想两个部分构成。良知是指不能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理想是指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自我”代表着理性及善良的意志,“自我”寻求的是“本我”冲动的满足,并为“本我”服务,“自我”存在于“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3]。三者的关系简单概述为:“超我”对“自我”起指引的作用,能够对“本我”进行约束和道德限制,“超我”与“本我”是完全对立的,一般而言,“本我”、“超我”、“自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如果一旦失衡,就导致人的行为出现问题。亨伯特的人格分裂可以用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进行分析。

(一)亨伯特身上的“本我”

亨伯特是一个出生在法国上层阶级的绅士,他风度翩翩,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文学创作的工作。但他的内在与外表有着本质的不同,他有着“恋童癖”到怪诞爱情观,他总是对9到12岁的少女有着不可抑制的爱恋。在遇见洛丽塔之前,极力地想要隐藏自己怪诞的恋童癖秘密,但是在遇到洛丽塔后,他的一切生活中都有洛丽塔的身影,他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内心不可抑制的“本我”如此强大,虽然亨伯特做出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但是一遇到洛丽塔,他的挣扎、隐忍变得不堪一击,最终与洛丽塔展开一场乱伦的畸恋。

“本我”的需要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内心的心理。亨伯特的“本我”代表着动物性的内心世界,它的发展不受外在世界的限制,并且无所顾忌。在快乐原则支配下,亨伯特的“本我”选择了9到12岁的少女,由此可以得出,亨伯特“本我”较为强大。所以在不可抑制“本我”思想的驱使下,当他得知是奎尔帝带走了洛丽塔后,他愤怒地枪杀了奎尔帝。

(二)亨伯特身上的“自我”

对主体的童年生活经历的分析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事实依据,几乎所有的精神性疾病都可以追溯到患者主体的童年生活[4]。“自我”存在的主要作用便是在“本我”与“超我”之间起到维持平衡以及适当调节的作用。亨伯特的童年生活经历不同于其他贵族孩童,父亲忙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无暇顾及自己初长成少年的儿子,虽然亨伯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只有安娜贝尔与他才是惺惺相惜,安娜贝尔的死直接导致他成年后形成了异样的爱情心理。中年的亨伯特有着与普通男性不一样的心理和审美观,只有年仅9到12岁的性感少女,才能激起亨伯特的欲望。

亨伯特成年之后,见到身边那些与安娜贝尔年纪相仿的少女时,会情不自禁地激动,但是他仍旧控制自己不为人知的欲望,在道德和良心的约束之下,一直生活在预定的轨道里,没有对周遭的少女做出越轨行为。尽管他将自己的恋爱情结寄托在9到12岁的少女身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结婚成家。他内心虽然潜藏着“恋童癖”,但是极力想要维持一个正常人的形象,他选择和适龄女子结婚试图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徒劳的,但也表明他曾经为矫正自己的心理做出多种尝试。倘若没有遇见洛丽塔,也许亨伯特会遇见另外一个让他痴迷的少女、或是会成为亨伯特一生中永远的秘密,成为他心灵上的一块永远圣地。

但是亨伯特每当在家里看到洛丽塔时,心中的欲念难以排遣。这种难以抑制却又不断撩拨人的欲望,让亨伯特难受不已,但是他能够逼迫自己让“本我”得以平衡,在这种挣扎中他想要平衡内心的“本我”与“自我”,他想要保护面子的“自我”,可又抑制不住“本我”的控制。“自我”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排挤,但是就亨伯特本人而言,他仍旧认识到“自我”在“本我”作用下受到压迫,感觉到自己对洛丽塔的这种欲望愈发不受控制,他开始对这种异常的举动感到不安,“自我”很难维系“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平衡了。

(三)亨伯特身上的“超我”

“超我”在人格结构到构成中属于最上层,是道德中的一种,在完美情况下被支配。“超我”一般站在“本我”到对立面,相对于“本我”而言,“超我”具有相对的侵略性。道德主要是维持在道德感回避的一切禁忌[5]。对亨伯特而言,他的一生苦苦追寻的是与这个社会相符合的爱情观,他违背自己的内心与不相爱的人结婚,甚至为了改变他畸变的爱情观而选择去疗养院,但在遇见洛丽塔后遵守道德原则的“超我”就已经分崩瓦解了,他从夏令营接走洛丽塔后,开始两个人放纵的同居生活,那时的亨伯特的“超我”已经不复存在。

亨伯特之所以走向毁灭,主要是亨伯特的个性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中失去平衡,最终自然不会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亨伯特的“自我”无法协调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也没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他不可抑制的“本我”没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他想竭力保全自己的“自我”,但是他的“超我”力量被压制在 “本我”之下。因而,最终悲剧的酿成是必然的,只有死亡的结局,才能使得一切都归于平静,才能满足对道德伦理的敬畏。

弥留之际,狱中的亨伯特不断忏悔,也意识到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摧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对洛丽塔犯下了滔天大罪。在他生命的最后尽头,他仍旧表达了对洛丽塔的爱,只不过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肉体欲望的满足,而是一种呵护与关爱[6],“务必忠实于你的狄克,不要让别的家伙碰你,不要跟陌生人谈话,我希望你会爱你的孩子。我希望他是个男孩,我希望你的那个丈夫会永远待你好,否则,我的鬼魂就会去找他算账,会像黑烟,会像一个疯狂的巨人,把他撕成碎片”。可以说,亨伯特心中的洛丽塔依旧完美,但是,此时此刻的亨伯特已经将洛丽塔看作自己的女儿,是用父亲般的口吻关怀洛丽塔[7]。可以说,“超我”在最终仍旧回归了人性,但主人公仍旧在当时的社会中不能够被接受,最终只能走向悲剧结局。

亨伯特是一个具有典型精神分裂特征的人物,他的性格是自我分裂的,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两方面。

(一)缺少自主稳定性的身份感——吞没焦虑

人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需要的是一种可靠的自主身份感。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任何相互联系的人都会使个体面临着丧失身份的危险。可以说,此时此刻产生的焦虑便是缺少自主稳定性的身份。对于男主人公而言,他的焦虑主要是来自生活背景和自主性两个方面。在亨伯特自述中,亨伯特交代了他复杂的身份背景,父亲是一个多国混血儿,而作为父亲的儿子,亨伯特就很难对自己的身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虽然出生在浪漫之都巴黎,但人生却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为了远离这种不幸,他移居美国,身在异国他乡,自主的身份更是无从找寻。正是这种身份的迷失,表现出他对自己身份怀有无限的关注与担忧,也正是这种身份的迷失,让他想要去苦苦遵循身份的认同与归宿[8]。可是,亨伯特在新的环境中无法融入,也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说,他内心是纠结、焦虑的,而生活在周围的异乡人则是导致他吞没焦虑的外因。

亨伯特之所以憎恨奎尔帝,不仅仅在于他夺走了自己的最爱,还因某些方面他们是共性的,这也严重地干扰到他身份的稳定,他因与奎尔帝有同样的怪癖,所以亨伯特无法将自己与奎迪明确区分开来。此外,亨伯特的一生居无定所,因“恋童癖”的癖好,他避免与别人过度的交往。这类看似古怪的行为源自于他内心的焦虑,他害怕自己与他人联系会吞没自己的身份,因此,当陷入身份困境后,他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虽然他害怕与他人的联系会将自己的身份吞没或是失去自我,但是他却又需要其他人在场来帮助自己确定自己的身份。

(二)内心空虚——爆聚焦虑

亨伯特长期的封闭、隐藏自我,会使得他的内心世界越来越空虚,甚至是一团虚无。此时此刻,任何与现实的接触,都会对他造成一定的威胁。亨伯特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不懂得如何适应社会的生活,他对一切文明制度都感到厌烦,长久以来,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对他空虚的内心而言是一种爆聚或是冲击。可以说,这种冲击来自空虚的内省世界,亨伯特经历众多人生挫折之后,内心变得空虚,但对“恋童癖”情有独钟。事实上,亨伯特本人对“恋童癖”的嗜好并不了解,因而,这种对少女的追求仅是他继续生存的唯一精神诉求。一旦这一追求不存在,他的生命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尽头。但是内心强烈的爆聚焦虑始终让他进退两难,一方面,他害怕外界威胁到他自己的内心,一方面却又希望自己虚无的内心被填充。可以说,这一点在亨伯特的身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亨伯特的内心强烈希望找到9到12岁的少女填充自己,因此,他选择与长相小巧的瓦莱利亚结婚,但是瓦莱利亚的离去,让他内心落空,洛丽塔的出现才真正填补了他内心的空虚,但他的爱有年龄限制,而洛丽塔终究会长大,他的梦终究会幻灭,也正是因为梦想的幻灭让亨伯特变得更加地焦躁、不安。

结语

亨伯特性格的多重性以及人格的分裂并非是偶然的现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重原因交织而成的结果。他内心的焦虑,他失衡的人格都使得他内心的苦楚无法排遣,最终他走上一条幻灭重生的不归路。另外,当时科技与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扭曲和异化了人的心理,最终导致亨伯特的悲剧结局。

[1]郭卫民.纳博科夫对存在的洞见及其态度——对《洛丽塔》的文本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9(09):152-154.

[2]邓赟.迷雾中的花朵爱到死亡的殉葬——论《洛丽塔》的爱情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15-16.

[3]梁艳君,郭九林,刘英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解读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90-93.

[4]弗洛伊德著.杨韶钢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张能泉,潘利锋.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32-135.

[6]王建平.超越道德界限的不伦之恋——《洛丽塔》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04):102-105.

[7]宋继红.浅谈《简·爱》、《洛丽塔》中主人公的相似之处[M].大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Vladmir Nabokov.Lolita[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Who is the Real Gentleman——Analysis of Humbert’s Self-division in Lolita

WANG Fang

(International School,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China)

Lolita,also named as The Confessionsof a Widower,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novelswritten by Vladimir Nabokov who was an American postmodern literature master.The novel narrated the story’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by the way of confession reflecting Humbert’s splitting personality.Based on his abnormal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Humbert’s self-division so as to reveal the root of his tragic ending.

Lolita;Humbert;self-division;character

I106.4

:A

1673-2103(2017)01-0066-04

(责任编辑:谭淑娟)

2016-11-1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语科研联合项目立项课题(编号:12WLH22)

王芳(1977-),女,湖南岳阳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纳博科洛丽塔少女
洛丽塔裙
一击即中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