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加入亚投行原因探析

2017-03-09赵霞刘莲

北方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亚投行中国一带一路

赵霞 刘莲

摘要:亚投行(AIIB)是由中国主导筹建的第一个多边国际金融机构,旨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5年3月17日,在中德首次高级别金融对话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德国宣布愿意以创始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亚投行。德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目前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加入亚投行意义不可小觑。探析德国加入亚投行的原因,有助于深入了解欧洲发达经济体对亚投行的利益关切,以推动双方高效、务实合作,最终促进亚投行的发展。

关键词: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德国;中国;原因;“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1-0099-03

历经八百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在57个成员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国集团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不顾美国的反对,先后宣布加人亚投行。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对德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解释道:“亚洲对德国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作为贸易伙伴。同时,亚洲急需基础设施投资,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地区稳定。德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亚投行是对现有的投资机构的重要补充。我们认为,亚投行将拥有像世界银行一样的高标准。”德国加人亚投行意义仍不容小觑,本文将对德国加入亚投行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中德在这一新平台的合作顺畅、默契,共同促进亚投行的建设与发展。

一、谋求国家经济利益

(一)寻求投资机会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基础设施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10-2020年,亚洲需要总计8万亿美元左右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68%用于新建,32%用于维护和更新现有基础设施,平均每年所需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为7 500亿美元。不容忽视,亚投行还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融资支持。“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能够带动交通、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行业协同发展。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为本国企业及金融机构谋求最好的机会参与亚欧大陆基建投资,进而拉动本国经济增长,无疑是德国加入亚投行的直接动力。亚投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密切欧亚经济联系,不参与其中就会白白错失亚洲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和良机。

(二)扩大贸易出口

基础设施的大联通是自由贸易体系的关键一环。亚投行通过对基础设施提供投融资支持,加强跨区域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提高贸易强度、降低贸易成本;将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域内外国家的经济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新的分工格局和贸易产业链。德国的特殊之处在于“不管作为一个原料买主还是一个制成品卖主,德国有赖于世界市场都是不可避免的。”德国的出口、进口走势近乎一致。可以说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考虑贯穿于德国的对外政策始终,加入亚投行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德国是世界贸易强国。2014年德国进口、出口、外贸盈余数据均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成为世界贸易顺差最大国。但德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除个别年份可以说连年上升、居高不下,2014年进口依存率为31.6%,出口依存率为39%。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德国对欧洲其他国家出口下降,崛起的中国与亚洲市场对德国来说越发重要。德國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自2002年以来中国就成为德国在欧洲之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德国又是世界工业强国。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报告,德国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过去二十年基本未变。2014年制造业占所有经济部门总产值的22.3%,几乎与1994年(23.O%)持平,而欧盟各国的均值为15.3%。制造业总产值中机动车辆及其零部件以17.5%居首,第二位机械制造占15.7%(2012年)。这一比重同样出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分别为17.9%和14.6%。机动车辆、装备制造业出口和跨国基础设施建设是相互促动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则使二者有了可行性。

亚投行将制造业和贸易出口完美融合,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典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重新开始注重实体经济,引导制造业回流,开启再工业化进程,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多个双边或多边场合宣扬“德国经济模式”。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对接将打造出新的国际贸易产业链,形成区域内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加入亚投行,德国将大展所长,助力本国产品和服务对亚太地区的出口,进一步提振本国经济。

(三)争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最新数据表明,人民币于2015年8月紧随美元、欧元、英镑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实际上,近年来德国已在多个场合对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表示支持,在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争夺中也毫不放松。2015年10月默克尔总理第八次访华期间,德方表示支持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两国央行于2014年3月28日就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排签署备忘录,使其成为欧洲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2015年5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就共同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法兰克福成立“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平台的运营机构。在欧洲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争夺中,法兰克福又领先一步。

亚投行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在亚投行中,人民币将成为区域内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今后,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对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需求随着投资和贸易量的扩大还将持续上升,谁掌握着人民币海外结算中心,谁就更能巩固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

二、深化与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近年来,中德高层互访频繁,各领域合作快速发展。2005年中德两国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了“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2010年7月双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双方建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德关系“新时代”。2014年10月,中德政府磋商绘制了两国中长期深化合作的路线图——《中德合作行动纲要》。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九次访华,创下了西方国家政府首脑访华频率的纪录。

中德关系“三级跳”既表达了双方深化合作的意愿,也透露出两国对全球治理的共同理念与期许,即重视多边协商与合作共治。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两国认为,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形势构成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德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对和平和繁荣共同承担着重要责任。随着德国在欧洲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国在德国外交天平上的分量不断加大,两国在地区及国际舞台上协调立场的主动性和需求与日俱增。加入亚投行正是德国对中国“亲、诚、惠、容”周边战略与共建和谐世界的国际战略的支持与呼应、对中国提倡的“多边共治”、“合作共赢”等全球治理理念的认同与肯定。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的持续上升,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取向,德国亦不例外。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又是唯一与中国建立了政府磋商机制的西方大国。默克尔总理第八次访华期间,中德双方都表达了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在会谈中,默克尔也再次重申了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支持。作为创始会员国,德国将帮助提高亚投行的运营水平、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有利于提升亚投行的信誉评级,提升融资能力。

三、谋求欧盟整体利益

金融危机后,中德两国携手应对挑战,同舟共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日益突显,中德关系也几乎成为中欧关系的领跑者,未来中德、中欧在全球治理方面将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的必要和可能。德国加入亚投行既是在统筹考虑欧盟整体利益后作出的慎重选择,也必将对其他欧盟国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首先,作为欧盟“领头羊”,德国肩负着带领欧盟摆脱债务危机泥潭的重任。在欧盟的亚太政策方面,德国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德国人就在谈论,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以参加亚欧会议的亚洲国家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为例,2011年欧盟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占欧盟进口总额的31-3%,出口量占欧盟出口总额的16%。2008~2012年欧盟对这些国家进口增长2.8%,出口却增长了11.0%。亚投行通过基建投资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推动亚洲经济发展,将为域外国家带来广阔市场和投资需求,对欧盟推动出口、增加就业、复苏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化中欧关系也是德国加入亚投行的一大考量。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提出了未来中欧关系发展的远景目标:把中欧两大市场连接起来,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和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德国是欧洲最强的经济体,中国与德国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是深化中国与欧洲联系的发动机,”德国汉堡商会总干事长汉斯-约格·施密特-泰伦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变革,新一轮规则制定权之争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亚投行此时成立,成为欧盟密切欧亚关系、巩固欧盟国际影响力的绝佳契机。德国选择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参与共建影响亚投行的规则标准。德国与法国、意大利在参加亚投行的联合声明中谈到:“渴望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一起来建立该机构,使其具有監管、保障、债务以及采购等方面政策的最高标准和最好实践”。

四、落实外交新战略提高国际影响力

首先长期以来基础设施需求与资金、资源不匹配成为发展中国家持续发展的阻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绊脚石。亚投行聚焦“发展”问题,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其次,亚投行能够推动国际发展合作,补充国际发展融资体系。现行国际发展融资体系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缺乏话语权,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难以满足。正因如此,在完善现行国际发展融资体系方面亚投行大有可为,并将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l临的挑战,推动国际发展合作走向更高水平。

最后,促进国际金融秩序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结构。成立亚投行既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尝试,也是推动国际经济民主化进程、构建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的贡献。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欧洲项目主管安东尼诺·维拉弗兰卡指出,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展潜力来看,亚投行有可能成为新的金融机制的雏形。

但是,现阶段作为一个新生机构,亚投行需要一套透明高效的运作体系以立足,也需要较高的评级以在全球获得低成本融资。德国加入亚投行,期望在共建过程中借助其在国际发展融资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知识和人才,在这个新设立的国际机构中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借力”与“给力”的过程,当然从外交角度,这些最终落脚于提高德国作为大国的影响力上。

五、结语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新的形势面前,中国的选择是,与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⑨德国加入亚投行既有自身的战略考量,也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全球治理理念投了一张信任票。中国作为发起国和推动者,也将和德国等域内外国家一道将亚投行建成透明高效、开放包容的多边发展银行,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及时、可靠的融资服务,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持续、平衡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共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文筠]

猜你喜欢

亚投行中国一带一路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关于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