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济美兴贤”课程构建

2017-03-09赵红霞陈同非

江苏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制度建设课程体系

赵红霞+陈同非

【摘 要】江苏省南京市凤游寺小学紧抓地域优势,利用凤凰台文化资源,加强学校课程文化建构,形成人文与科学两翼并举的学校课程特色,彰显学校文化追求。学校在反思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从确立核心价值观出发,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从资源建设、教师队伍、配套制度三方面保障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为学校办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44-03

【作者简介】1.赵红霞,南京市风游寺小学(南京,210022)校长,高级教师;2.陈同非,南京市凤游寺小学(南京,210022)教科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南京市凤游寺小学(以下简称“凤小”)树立自觉意识,挖掘凤凰台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文化凤凰台、教育凤凰台、绿色凤凰台、科学凤凰台,加强了学校课程文化建构,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翼并举的学校课程特色,彰显了学校的文化追求。

一、审视:反思课程与教学体系

凤小位于古凤凰台遗址上,学校紧抓地域优势,教育化地开发与挖掘凤凰台文化,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发展资源和创新资源。学校把握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契机,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全面打造人文与科学两翼并举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努力探索小班精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成果辐射较广,成了全市小班化教育改革的亮点,在全国各省市区均有一定影响。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对高位教育发展进行细致的思考,针对学校现有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SWOT分析。就内部条件而言,优势是学校初步形成人文与科学两翼并举的课程体系;骨干教师经历过整个课程开发,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学校长期致力于教学策略的改良,部分教学经验已在长三角地区广泛推广;绝大多数教师经历过小学六年教学的全过程,具备一定的行动研究能力。劣势是研究小班教学十余年,缺乏相对严谨与规整的顶层设计,缺乏高位教育发展的再思考;学校现有课程体系的设计,进阶感不明晰,导致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存在一定随意性。外部条件带来的机会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各校课程视角投向于学生学习力生长;利用学校前期课程研发的经验积淀,聚焦课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充分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存在的威胁是作为老牌小班化示范学校,面临近年来学生数量不断扩大及学校校舍硬件老旧情况,需顶住压力,坚守小班化精品教育理念。另外,学校现有课程与教学研究进入瓶颈阶段,亟待坚守与创新突破。

二、愿景:构建课程与教学图谱

在南京市小班化研究所的悉心指导下,学校从确立核心价值观出发,不断构建与完善原有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一)确立“济美兴贤”核心价值观

学校基于地域历史文化,从凤凰台文化的教育价值出发,提出体现教育哲学追求的“济美兴贤”核心价值观,使之充溢在学校环境、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师生行为之中,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气质,为课程体系的打造奠定基础。

凤凰在民间自古就象征着和美、和谐与吉祥,是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融合原始时代多个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征,集大成之美而成的。它是一种仁鸟,常被用来比喻贤德之人。“济美”是对外在展示的体现,“兴贤”是对内在品质的追求。学校赋予凤凰台更多的教育属性,希望每一位凤小师生都能传承与弘扬凤凰身上的美好贤德之处,从而积累和建构一种师生共同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形成“濟美兴贤”课程与教学图谱

基于“济美兴贤”核心价值观,学校认识到要深刻把握凤凰台文化的民族性、开放性和教育性,赋予凤凰台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发挥其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引领作用。

1.学校优势条件。

凤凰台的历史积淀是凤小人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每一处历史刻痕里都寄托着凤小师生的理想。凤凰栖居,这种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体验,将会逐渐转化为一种常态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在平凡的教与学中创造出精彩的内在需要,使学校成为一所充盈幸福、质量过硬、内涵突出、领跑全国的小班示范校。在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具备很多的优势条件:自然观察家,对凤凰台文化认识、喜爱、发展了敏锐的感知力;空间应用家,善用校园空间及资源,发挥空间领导的效能,使环境处处皆教育;影像设计家,透过影像、图片、语言或微视频,传达凤凰台文化;合作互动家,培养学生、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增进互动及合作学习;互联分享家,通过制作校本网页或网站,将学校特色介绍至全球,拓展国际视野;艺文创作家,以凤凰台文化底蕴,培养具有凤凰品格的凤小学子。

2.育人目标及关键素养。

学校希望走进凤小的每一个学生不仅汲取知识,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分析与尝试,去参与知识的建构,从中激发情感、培养智慧。孔子是第一个被称之为凤凰的人,学校从他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仁义礼智信”出发,培养学生的关怀感、勇为观、文明心、求知力与诚信度,让他们成为善感爱物、勇为创先、恭敬维和、善思乐享、崇真笃行的凤小人。

3.实践途径。

“济美兴贤”课程与教学体系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落实在学校的课程及教师的课堂中。

(1)课程实施

学校课程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拓展课程三个部分。国家课程的名称是“蝶舞凤凰台”,实施时间为每学年1~2周时间,实施对象是全校学生,执教者是各学科教师;地方课程的名称是“千年百尺凤凰台”,实施时间为每学年4课时,实施对象是3~6年级学生,执教者是综合实践教师;拓展课程的名称是“凤游多元智能活动”,实施时间为每周三14:20~15:30,实施对象是全校学生,执教者是凤游多元智能活动指导教师。

(2)课堂实施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课堂实施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开展研究。教师方面课程项目名称是“小班课堂教学规程”,实施对象是全体教师。它是基于小班教学理念形成的小班教学程序系统中的一组教师行动规则,要求教师真正理解、形成共识、愿意执行、落实于行动,从而优化小班教学;学生方面课程项目名称是学生能力养成手册,实施对象是全体学生。它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小班学习共同体,通过规则制定,为学生搭建学习愿景与实际行动间的桥梁,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品格和习惯,让学生的学习经验结构化,学习意图明确化,学习动力持久化。

三、保障:促成课程与教学实施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从硬件的特色资源建设、软件的教师队伍打造、配套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保障教学的革新。

(一)特色资源建设

1.“千年百尺凤凰台”文化景观。

学校的“千年百尺凤凰台”文化墙,突出呈现了凤凰台文化建设内容、品位和追求。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置身于校园,仿佛时刻在读一本隽永的好书。通过读这本书,学生能够认识古都金陵的悠久历史,品味千年积淀的灿烂文化,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享受人与自然亲近的乐趣,学习自然与人文的丰富课程,养成未来公民的合格素质。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树立“处处是景观”的思想,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基地,使学生对凤凰品格的学习有一个可见可感的实体。

2.“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

“六足园”是学校独特的校内科学探究和创新基地,是学校的户外学习中心。园内精心培育了杜衡、马兜铃、柑橘等植物,并成功保育中华虎凤蝶、丝带凤蝶、玉带凤蝶等南京地区特有的珍贵蝴蝶。学校的户外学习中心为学生研究昆虫、发现蝴蝶生长秘密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的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不同的专题,按照不同的要求、遵循不同的方法,用学习中心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学校在南师大郝京华教授的指导下,把“六足园”命名为“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并围绕“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展开关于“关注环境、珍爱生命”的一系列活动课程。

(二)教师队伍打造

学校从个人规划和团队发展两方面打造教师队伍,一方面,按照“集体动员—反思自定—合作修改—动态生成”的思路完成《凤游寺小学青年教师“十三五”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教师发展目标数字化;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引领、团队发展的思路,打造出继数学“凤翔六人行”团队后的优秀教师团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小班教学研究中具有一定影响。

(三)配套制度建设

1.凝结内力。

学校按照“校级课题—团队课题—个人课题”三级课题管理思路,用项目来引领教师的发展。继续落实与强化《凤游寺小学小班课堂教学规程》,最终实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面向每一个的小班课堂愿景;在主动发展、专家引领的前提下,完成《基于未来学习核心素养学生能力养成手册》的编写;打造属于凤小的课堂,并从概念特征、课堂目标、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评价原则、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此外,学校还针对优秀教师采取奖励倾斜的方式,以鼓励优秀教师的进步。

2.聚集外智。

学校以召开会议的方式将家长、教师、专家三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分别采用家校合作、师徒结对、专家指导的形式来汇集智慧。通过家校合作,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师徒结对,作为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系统工程,以名师的角度强调针对性和专业性,关注青年教师的全程发展;专家指导,成立“凤游寺小学学术顾问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指引学校发展的道路。<\\Ysc01\d\江蘇教育\2016年\2016江苏教育管理\管理12\KT1.TIF>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制度建设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