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7-03-07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体温

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

(1.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500;2.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新疆 喀什 844000)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1,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2

(1.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500;2.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 观察滤出白细胞技术应用于输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输血检测的患者86例,据血液提取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采取红细胞常规输血,实验组施行过滤白细胞技术输血,分析两组患者输血期间相关指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滤除后的血小板(31.82±12.45)×109/L、血红蛋白(129.29±13.58)g/L与白细胞(0.10±0.07)×109/L相比对照组计数低(P<0.05);研究组体温升值(0.47±0.57)℃、FIB(2.41±0.35)g/L、PT(12.01±0.46)s、APTT(38.62±4.45)s与TT(18.64±1.83)s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研究组发热2例、蛋白尿1例与过敏1例,研究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相比对照组30.23%(13/43)的概率低(P<0.05)。结论 输血时滤出白细胞技术有益于减少输血者的不良反应,改善各项凝血指标,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值得广泛运用。

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应用

输血治疗是将血液以静脉输注方式对患者进行输入,输血反应是组患者在血液输入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的因不良反应。观察滤出白细胞技术应用于输血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输血检测的患者86例,,据血液提取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5~56岁,平均年龄为(38.75±7.21)岁,输血原因:13例外科手术,12例产科出血,10例外伤失血和8例血液疾病;研究组43例患者,男21例,女22例,年龄在22~55岁,平均年龄为(36.68±6.62)岁,输血原因:15例外科手术,13例产科出血,9例外伤失血和6例血液疾病,两组性别、年龄与输血原因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在同一血站提取血袋,在静脉采集与抗凝液混合保存的血液,在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于-25℃冰冻保存,每袋血容量制备为全血400 ml。对照组采取浓缩红细胞常规输血,行静脉滴注。实验组施行过滤白细胞技术输血,以去白细胞过滤器除去红细胞中白细胞后,进行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两组经血液常规检测患者输血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血液对患者影响[1]。记录两组血液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含量,观察两组患者在输血前后体温差与体征,分析两组患者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计量资料,用百分比(%)形式表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当P<0.05,表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白细胞滤除比较

研究组滤除后的血小板(31.82±12.45)×109/L、血红蛋白(129.29±13.58)g/L与白细胞(0.10±0.07)×109/L;对照组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为(169.13±33.42)×109/L、血红蛋白为(157.97±18.51)g/L与白细胞计数为(7.69±1.37)×109/L。研究组滤除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与白细胞相比对照组计数低,组间差异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输血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体温升值(0.47±0.57)℃、FIB(2.41±0.35)g/L、PT(12.01±0.46)s、APTT(38.62±4.45)s与TT(18.64±1.83)s;对照组体温升值(1.65±0.87)℃、FIB(2.87±0.42)g/L、PT(15.41±1.14)s、APTT(30.21±3.22)s与TT(15.65±1.71)s。观察检测显示,研究组输血后体温升值、FIB、PT、APTT与TT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

2.3 两组输血反应对比

研究组发热2例、蛋白尿1例与过敏1例;对照组发热6例、蛋白尿4例与过敏3例。研究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相比对照组30.23%(13/43)的概率低,差异存在具统计意义(P<0.05)。

3 讨 论

输血在狭义范围内指全血输注,广义上输血的意义是包含全血液在内的,通过制备血液的各种形式的血液输注,造血干细胞输注是特殊的输血的一种[2]。成分血制品主要有由分离全血的成分血液,如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悬液;由单采集取的血小板或血浆;由新鲜血液制取的冰冻制备血浆在低温下沉淀的物质,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3]。其中以血红细胞制品为主,主要细分为五类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除“白膜”红细胞、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与洗涤红细胞[4]。观察检测显示,研究组输血后体温升值、FIB、PT、APTT与TT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输血后发热多为非溶血性的反应发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泛红等体征表现,体温升值强弱与输血计输速度和输入白细胞含量成正比[5]。去白细胞技术正式削减血液中的白细胞,降低炎因素的分泌,输血后患者经血测试,检测值显示未对活性凝血因素造成强烈影响,患者血液凝血检测保持在正常范围值,去白细胞输血有较好的可行性。

血液多保存在低温冰柜中,大量输血会影响对正常体温产生反应,发生心室纤颤,所以在输液时对血液进行加温有利于减少低温反应[6]。血液因为存储过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有一定量细胞因子会产生在白细胞内,同时免疫抗体在血小板或白细胞中出现相互影响的反应作用,因此血液静滴会促使患者血浆抗体与输血原中血液的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血小板生成抗原性的凝集效果,迫使白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出现强烈输血反应[7]。研究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30%(4/43)相比对照组30.23%(13/43)的概率低。分析原因可能是,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或全血在静脉输注时,白细胞导致的免疫反应发生情况减少;输血急性反应减弱;同时滤除后每袋血浆内残留白细胞控制在1×10以下,避免了血液中巨细胞病毒传播的危险性,且降低白细胞中的抵抗性炎症因子分泌[8]。受到时间与环境的因素影响,有关滤出白细胞技术应用于输血的血液保存机制有待临床检验学实验深入验证和研究。

综上所述,输血时滤除白细胞技术提高临床血液输出效果,有益于输血者的不良反应减少,在输血后体温升值低,各项凝血指标得到改善,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有广泛运用与普及价值。

[1] 庄 远,张 婷,魏 超,等.白细胞去除对悬浮红细胞上清中肿瘤相关因子蓄积改变及其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1):217-221.

[2] 杨四梅,范力星,孙晓丽,等.输血传播病原体去除方法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575-578.

[3] 明文娟,赵林园,朱 琳,等.应用去白细胞滤器加洗涤有效利用脂肪血的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392-394.

[4] 古贤清.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8):1626-1626.

[5] 黎 云.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3):31-33.

[6] 赵青春.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9):149-149,152.

[7] 李月琴,梁继文.大剂量常规输血及去白细胞输血的安全性与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73-174.

[8] 秦艳兰,谭少华,莫海英,等.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08-31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57

B

ISSN.2095-8242.2017.31.5988.02

猜你喜欢

白细胞红细胞体温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白细胞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