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7-03-06刘阳张文洁杨帆

商情 2016年46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新常态发展趋势

刘阳+张文洁+杨帆

【摘要】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即将进人“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等综合性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新常态 对外贸易 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即将进人“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等综合性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中国外贸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显著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根据商务部报告分析显示,2001—2015年间,中国的外贸增长幅度大为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为39.9%。2005—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二)对外贸易差额不断扩大

2001—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亿美元增长到3.95万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7.8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98亿美元增长到2.27万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约8.5倍;进口额从2435.53亿美元增长到1.68万亿美元,扩大了近7倍。2009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进出口增长率持续下跌;而另一方面,进出口总额却不断上涨。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下降

在当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近年来,国际间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中国对外贸易得以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根据数据可知,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由2001年的43.85%增长到2007年的70.01%,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低迷使得中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从2008年的59.84%一直下降为2015年的39.95%,但总体而言,中国还是保持着较高的外贸依存度。

二、中国外贸发展趋势研究

(一)外貿发展步入中低速增长时期

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1978—2007三十年间,中国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速为18.7%,2001—2010入世十年间的货物进出口平均增速更是高达21.1%。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调整转型的双重影响,外贸增速显著降低。2012—2014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同比增长率为6.2%、7.6%和3.4%,连续三年外贸增速低于10%,这在中国三十多年外贸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而在中国经济整体进入“新常态”背景下,许多支撑外贸尤其是出口增长的传统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逐渐恶化,开始步入中低速增长时期。

(二)全要素成本优势逐步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释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国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也经历了从单纯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到全要素成本优势的转变。入世使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显著改善,全面提高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使外贸比较优势从单一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为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环境等生产要素在内的全要素成本优势。在全要素成本优势推动下,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日渐巩固。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全要素成本优势渐趋弱化,主要表现为:随着人口红利转折期的到来,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弱化;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步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时期,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三)国际经贸制度环境更加复杂

“新常态”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自身竞争优势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还表现在外部经贸规则的变化上。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经济全球化的阻力与助力并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贸发展陷入低潮期,引发国际社会严重焦虑。这既有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反思,也开启了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热潮。当前,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最强劲的推动力来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FIP)和“服务贸易协定”(TISA)协议谈判,建立起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正在积极应对挑战,主动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2014年底,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的建立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构想得到各国领导人一致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未来中国要建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贸易新规则的出现将极大改变当前世界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的预期增大将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新常态。

三、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发展新策略

随着中国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即使国际市场需求改善,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为确保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还必须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使用、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养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出口企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品牌,培育自主营销渠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发展方式;鼓励出口企业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和手段,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二)充分发挥进口带动作用

要充分重视进口在推动出口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完善进口政策,拓宽进口渠道,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一是要充分发挥中国拥有国内大市场优势的主动权,战略选择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以拉动内需并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鼓励海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推动中国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体系,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能力和定价权,真正实现进口服务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三是要灵活运用贸易政策引导进口,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规模,大力推动进口增长。

(三)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

自从中国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升值,一方面迫于国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方面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紧盯美元的人民币政策,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壓力,大大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中国出口企业无力通过创新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应确保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这不仅会大大增加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将缓解热钱的流入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四)积极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中国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一是加强摩擦预警监控,加快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二是政府要对重点行业、重点出口商品和重点市场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摩擦救济体系。三是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分工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应诉,化解矛盾,避免摩擦。

参考文献:

[1]郑铁桥,张建中.我国出口贸易:新常态转换、宏观影响因素及发展新思路[J].对外经贸,2015,(11).

[2]谌莹,张捷.论我国外贸新常态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5,(4).

[3]姚丽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出口贸易的几个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

[4]戴翔,张二震.中国外贸发展“新常态”:表现、成因及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5,(7).

[5]彭莉,黄国华.中国外贸新常态:中速高效[J].国际经济评论,2015,(3).

[6]谈俊.“新常态”下我国出口领域面临的外部挑战与应对[J].经济学家,2015,(8).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新常态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