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产权与城镇居民幸福感关系浅析

2017-03-06赵云星

中国经贸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房屋产权城镇居民幸福感

赵云星

【摘 要】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加重视自身生活的幸福感。一时间,幸福感的话题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与房价问题,成为人民群众能否获取到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近些年,国家为了及时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生活条件,开始推行各种政策,不断的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如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增加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等等。从这个基础上,本文将着重分析房屋产权与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结合当前的居民住房需求,客观评价房屋产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角度来阐述平衡两者之间关系。

【关键词】房屋产权;城镇居民;幸福感;关系

在我国,人们普遍拥有住房情节,“安居乐业”的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才是获取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渠道,当今房屋是大部分老百姓的重要经济资产所在,所以房屋产权与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有者重要性的关系。此次探讨其与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判断居民幸福感获取的源泉,并且力求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国家采取的实质性有效调控手段,为居民的生活提供可靠且具有资产产权的住房保障,使他们的幸福感指数不断攀升,从而更好的投入于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一、幸福感的基本概述

幸福感也叫做主观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关于此类话题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并且由小空间研究拓展至经济学领域。当前,学术界关于幸福感的定位主要包含着情感论主观幸福感和认知论主观幸福感。情感论主观幸福感通常关注的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的情感反应,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认知论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定制的标准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估,有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满意度、生活状态的满意度等。

二、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收入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绝对收入则是影响更显著的因素之一。绝对收入的增加能够让幸福感攀升,相对收入则和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收入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占有较大比重。在经济因素中,除了收入之外,还存在着失业情况、通货状况等,这些都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经济因素

家庭环境往往能够影响个人的幸福感指数,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庭关系是营造家庭环境的重要辅助,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将会急剧下降。此外,还有环境因素,当居民生活的环境出现问题时,幸福感指数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反之,居民的幸福感会提升,其中还包含着气候、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房屋产权与城镇居民幸福感关系

1.无产权房

当房价增长过快时,很有可能发生财富效应,促使大面积房产拥有者的幸福感攀升,而仅仅拥有小面积房产的群众,可能是刚性改善性住房的需求者,因此当房价过快增长时,相对应的幸福感会有所下降。为了更好的验证此种关系,针对无产权房的样本进行了回访,发现当房价持续上涨时,这部分居民并不存在财富效应。也就是说,居民个人不会因为租住房屋的面积大小,而产生幸福感指数的降低与上升,只会在房价上涨时,其幸福感有所降低。

2.有产权房和有限产权房

通过在社区对有限产权的房产拥有者进行调查了解,房屋产权的大小对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即拥有大产权房的家庭并没有比拥有小产权房的家庭感到更幸福。他们对自己拥有的仅供居住使用的房产,随着房价的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财富效应,具有较稳健的幸福感。当然对拥有非仅供居住的多套房屋产权人,会随着房价的上下波动,财富效应和幸福感明显上下波动。

四、在房屋产权方面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建议

1.政府管理

政府应该发挥服务职能,不断提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保证房价的增长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制定的合理措施保证房价的健康增长,避免房地产出现泡沫化状态,从而严重影响经济的稳步发展。此外,还要保证拥有住房的人对房价的增长提升幸福感,通过健康的房价反映,让无房者可以有能力购房,提高入住率。稳固收入水平,积极缩小收入的贫富差距,通过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确保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感呈现正相关。

2.个人层面

为了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居民个人也应该努力从自身的角度上帮助获取更高的幸福感。需要积极的培养良好姿态,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使自己的收入水平呈现出稳定状态。还应该努力经过打拼,通过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并且为其更加努力。培养良好的求知欲望,发扬活学活用的精神,在不断提升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自身的幸福感。通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从业心态,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的学习工作,为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不断努力。

五、结语

通过分析房屋产权和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获取现状,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指數,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住房情节影响深远,因此需要重视房屋产权的合理规划,只有政府颁布相关合理的政策,才能让无房者通过正确渠道收获自己的住房,让有房者感受到幸福感,给居民源源不断的生活动力,帮助大家树立幸福感的收获信念,通过各方努力的配合,让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感受到幸福,实现幸福感指数的不断攀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居民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使他们更有目的、有方向的安置自己的住房。

参考文献:

[1]张翔,李伦一,柴程森,马双. 住房增加幸福:是投资属性还是居住属性?[J]. 金融研究,2015,10:17-31.

[2]林江,周少君,魏万青. 城市房价、住房产权与主观幸福感[J].财贸经济,2012,05:114-120.

[3]李涛,史宇鹏,陈斌开. 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J]. 经济研究,2011,09:69-82+160.

猜你喜欢

房屋产权城镇居民幸福感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浅析房屋产权的“单独所有”与公证实务
新旧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之对比
离婚诉讼中房产分割的法律研究
第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城镇居民